小国学网>故事>当人们播种时

当人们播种时

收录日期:2025-08-08 03:46:11  热度:9℃

当人们播种时

当我就读初中高年级时,有个八年级的小流氓一拳打在我的胃上,他不只伤害了我,使我深感愤怒,我也感觉到难以忍耐的困窘与屈辱,我想奋不顾身地以牙还牙!我打算第二天让他尝尝自行车铁链的滋味。

为了某些理由,我把我的计划告诉娜娜,我的祖母——这真是一个大错误,她对我演讲了一个钟头(女人还真能说话)。她的演说真是良药苦口,但我只模糊地记得她告诉我,我不需要让那个人烦扰我。

她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有礼貌地告诉她,我想对她来说这样做没错。我也告诉她,我一直在做好事,但我得到的回报却很“荒谬”(当时我没有用这个字眼)。然而她还是坚持她的立场。她说:“善报终有一天来临,而你做的恶事有一天也会有恶报。”

过了30年,我才了解她话中的智慧。娜娜住在加州拉甘娜山庄的疗养院。每个星期二,我都会去看她,带她出去吃晚餐。我总会看到她穿戴整齐地坐在靠前门的椅子上,我清楚地记得她进疗养院之前的上一次聚餐。我们开车到附近一家家庭式餐馆。我为娜娜点了一道蒸肉,并为自己点了汉堡包。食物送来后我就开始动口,而娜娜却没有吃。她只是盯着盘子中的食物,我把盘子挪开,将她的盘子放在我的面前,并把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又把盘子放回她面前。

当她很虚弱也很艰难地叉了一块肉放在嘴里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泪水很快地模糊了我的眼睛。40年前,当我是一个小男孩时,娜娜也总是把我盘子里的肉切成碎块,好让我吃下它。40年过去了,善有善报。娜娜是对的,我们收获的就是我们播种的东西。“善行终有所回馈。”

那个八年级的小流氓呢?他到九年纪还是小流氓。

【智慧解读】

人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老祖母的唠叨虽然烦人——“演讲一个钟头”可能是常有的事,可她们的经验之谈也绝对是用的,请耐着性子听吧。

猜你喜欢

  • 锈铜鸡

    栓宝家住在距松林小镇五里远的赵家湾,小伙子长得挺周正,要不是家里穷,早娶上媳妇了。这天,老娘让他挖菜窖。栓宝在村前洼地里,扔掉袖口漏出棉花的破袄,只穿一件打了补丁的白色对襟单褂子,抡开镢头,狠劲地刨开了。听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脚下的这片地曾是

  • 两不相欠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城外的一间破茅屋里,住着一户人家,男的叫王兴,女的叫丽娘。小两口男耕女织,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自得其乐。到了第二年丽娘就生下一个儿子,小夫妻俩更加高兴了。转眼儿子快半岁了。一天,丽娘烧熟饭菜,正要抱上儿子去给地里的丈夫

  • 失踪的丽妇

    北宋年间,东昌府城南,住有一户仕宦人家,户主姓周名庆玉。周庆玉的父亲在先朝为枢密副使时,曾屡建功绩。在那时,但凡有功官宦,其子女可以荫袭。这样周庆玉就借助乃父享有的权威优势,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知县,庆玉便领着妻子家人从登州进发,前往赴任。时值

  • 射工

    清朝雍正年间,湖南怀化属下麻阳县有个小镇,镇子不大,却有一个让乡人自豪的古迹,是镇上的一座道观。那座道观名叫朝阳观,曾经是座大观。但明末天下大乱时,朝阳观被乱兵烧毁了大半,后来有个邱姓道士四处化缘集资重修,才算稍稍恢复旧观,但规模小了很多,

  • 失踪的李大山

    李利三年前辞去了钢铁公司的工作,来这个燕山深处的小山村,承包了这片荒山,开了生态养殖农庄。每天夜里,一车一车的猪羊往山外运,让村民们很是眼红。这天一大早,大山的媳妇坐在生态养殖农庄门口,连哭带喊:我们当家的昨天晚上没有回家,一定是你们害了他

  • 巧打更

    这天晌午,更夫葛旺在家补觉,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闯进了屋。他起身一看,原来是街面上的混混王五。五爷,有事?葛旺不爱搭理这路人,但不敢明说。嗯。王五哼哼着说,有点儿事要你帮忙。葛旺想了想,说:我就一打更的,能帮您啥忙?王五回身把门带上,凑到葛旺

  • 阿侬

    清朝末年,江西有徐姓,家中二子,长子少波行商,幼子天霞业儒。哪知光绪三十二年,清廷发布谕旨宣布废除科举,徐天霞十年寒窗成了无用功,当地也没有新学堂,他一时间茫然不知所措。哥哥徐少波回家见弟弟无所事事,而自己的生意正好要人帮忙,就让徐天霞随自

  • 狼患

    清康熙二年的一天,郓城知县冼士炳正在书房打着盹儿,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擂鼓声惊醒。他急忙换上官服,走进县衙,只见一壮年汉子上气不接下气地前来禀报:昨晚野狼下山,伤了好几条性命!冼士炳听后大惊,心想,以往野狼下山是不会伤人的啊,顶多也就是抢一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