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王德锁家的房子要拆迁

王德锁家的房子要拆迁

收录日期:2025-08-08 02:22:12  热度:9℃

王德锁为人精明,是个能人,在四里八乡小有名气。但他也是个爱钻牛角尖很较真又好面子的主儿。

山林村以前很荒穷。这些年,随着开发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村民组土地被征用,村民们开始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他所在山林村泉塘村民组,由于离开发区核心区较远,土地暂时还未被征用。

看着周边村民组的村民住进了花园式新小区,王德锁和大多数村民一样,企盼着他们村民组的土地也能早日被征用。

王德锁消息总是比别人来得快。据说,春节后泉塘村民组将实行整体征迁。他行动也比别人快,在节日期间,趁查违巡逻有所放松之际,未经批准在自家门前突击建成了四间平顶房。现在建专门等待拆迁的低质量平房速度可快了,当年的“深圳速度”也无法与之庇美,而且成本很低,运些空心砖回来码码就成。像这样结构的房子,100平造价不过二三万元,征拆时按标准能补偿七八万元,净赚四五万。这样的好事,对信息灵又精明的王德锁来讲,那能轻易错过。

果然,征拆工作如期进行。

很快,绝大村民都签订了补偿协议,陆陆续续地都搬走了,还有小部分人还在忧虑中,还想再坚持一下,争取有额外收获。据传周边村庄在土地征用时,找理由难讲话后签协议的,通过虚增面积等办法,都变相提高了补偿标准。人们总喜欢八卦,迷恋传说。不管传言是否真假,只要是有利于自己的,往往人们都会信以为真。王德锁可不是仅仅因为这些传言没有签协议,而是他认为他新搭建四间平房是在方案公布前建好的,必须丈量面积、同样标准给予补偿。交涉不下,他不愿签合同,不愿意搬走。

接下来的日子,开发区和当地所在乡镇政府派专门的征拆小组,上门挨家一个一个做工作,逐个突破,逐个达成征拆迁协议,钉子户群体越来越少了。两个月之后,仅剩王德锁一户,他成了名符其实的“钉子户。”征拆小组上门做工作,托王德锁的亲朋好友做工作,他就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次次不欢而散。

王德锁收到了限拆通知书,被告知如再无理取闹,狮子大开口,将依法强制征收。

可王德锁不怕,他多次对上门做工作人员大声说,你们吓唬谁呢?国家有规定,不许强拆,你们有种就来试试!

王德锁或许不知,征拆是可以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的。

这天早晨,王德锁一出门,就看到自家的房屋的墙上,被人刷写了个大的“拆”字,不用问,准是开发区征拆中心干的事。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敢在我家墙上乱写,这可是我的私有财产,我们没有达成一致,你们有什么权力这样做?这王德锁这个气哟,气得牙咬得咯嘣地响。心想,越是这样,我越是不拆,我不签字,你们有我什么办法?他气不过,把“拆”字给抹擦掉了。未曾想,第二天起来,斗大“拆”字又给写上了,再给抹擦掉,第三天“拆”字又给写上了。前两次是用石灰水刷的字,用点清水一擦就没字了,而这次居然是白漆写的,他擦了半天也擦不掉,这也太损了吧!王德锁气得只有骂娘份儿了。

不过,别看王德锁表面上“理直气壮”,但心里还是没底。电视上经常说,一些地方,趁被拆户外出不在家,突击强行拆除了房屋。所以,王德所时刻提高警惕,天天和老婆在家严防死守,柴米油盐都备足了,足不出户,既使迫不得已需要外出买东西,手机电池也是充得足足的带着,保持手机与老婆联系畅通,绝不给征拆小组有可乘之机。王德锁是知道的,现在社会上有个现象:当个人与政府利益冲突时,不管合理不合理,只要敢闹、敢上访,都会或多或少得到利益补偿,是大闹得大钱、小闹有小钱。他却既不闹,也不上访。他认为上访是无能的表现,是丢人显眼,他选择了不挪窝。

通告的限拆期限已到。

王德锁正在家闭目养神,突然听见有人喊,法院执行强拆的来了……

王德锁出来一看,吓坏了。只见警车好几部,还闪着警灯,铲车、推土车紧跟在后,正朝着自家门前开来,气势逼人。

王德锁浑身一紧张,忙转身回家,拿出一瓶早已准备好的农药瓶,走出门外,拧开农药瓶盖,冲着强拆队伍大喊,都给我站住,今天哪个敢靠近,老子就喝下它,死在你们面前。一声断喝,还真管用,拆迁队伍立马停下来了。管事的见此情景,己无主意,忙打电话,请示汇报。领导怕出事,赶紧亲临现场指挥。到场后,见王德锁如此死活不肯让步,也没办法。这个领导是个文弱之人,平时爱好琴棋书画,一贯主张和谐拆迁,不是上面给的压力太大,这次也不会申请法院强制拆迁。现在各个地方因征地拆迁造成过激事件,而被免撤处分的官员太多了。这位领导心想宁可再挨上级领导的训斥,也决不能冒政治风险,闹出人命来。领导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做出了暂停强拆的决定。

王德锁取得胜利。

看着被逼走强拆人马后,王德锁浑身都软了。心想拆迁人员若是硬闯,我真的把农药喝下去吗?这可不是老白干酒呀,农药毒性强烈,喝下二两当场要死人的。为了多要一点钱,若是小命没了,要钱还有什么用?王德锁想着想着不禁五心冒汗、后背抽冷风,后怕不已。

又过了好一段日子,始终没有人找王德锁说拆迁的事,而土地平整却热火朝天。机械作业产生噪音和运输车辆弄的灰尘,王德锁夫妇被挠得日夜不得安宁,受尽了拆磨。不久,整个泉塘村民组的土地全部平整好了,只有王德锁的家还在高处兀立,成为一叶孤岛。

王德锁及妻子天天在家守着,他变得又黑又瘦。征拆小组又没人理他,村民们还时不时地说上几句风凉话,他实在是受不了。是守着,还是同意拆?茶不思、饭不香,睡不好觉,整天感到恍憾。思想斗争了好几天,在老婆劝说下,王德锁终于免强下定了决心,同意拆迁。但怎么把自己意思表达给开发区呢?他又纠结起来。直接告诉开发区?那就会被动,不利于争益,这个不行,此时的他仍抱有一丝幻想;让村里的人转告?他又觉得没面子,过去邻里拿不定主意时都是来求他,这也不行;老婆见他没辙,说要么叫大侄子给传个话,他也是坚决不同意,认为这样太掉价。怎么办呢?又发愁了好几天。好在张德锁智商高,一番苦思幂想,终于有了办法。干脆不在家守着,撤出去不就行了。王德锁叫来他开货车的侄子来帮忙,装了两大车什物,趁着夜色悄悄地转移了,只剩下一张破木床两床被子。当初他老婆也不太赞成突击建那四间房,只因张德锁打的如意算盘一算,比她儿子在外打工一年多的收入还多,也就没有坚决反对。可现在,弄成这样,他老婆当然心中舒畅不了,边搬东西边一个劲地数落着,此时王德锁也只有默不作声的份了。

不知是不是王德锁有意弄出了动静,虽然是晚上运走了家里东西,还是让工地值夜班的人知道了。工地负责人对开发区领导说,“钉子户”同意拆了。何以见得?他撤走了就是同意拆呗。领导听工地人员怎么一说,知道张德锁逐渐想通了,但还没想彻底,告诉工作人员,暂不管他,也不要再刺激他,再凉一凉。

又过了一阵子,仍不见动静。王德锁坐不住了。心想,土地平整早已结束,许多厂房已开始建了,我这几百平米宅基地对开发来说,可能是可有可无的,不然为什么不找我谈条件呢?只要开发区找个熟人跟我通融一下,我肯定会降低条件;再不行,把我搭建的四间平房材料费给补偿了,也就算了。万般无奈,最后还是让侄子传了话。看样子王德锁真是“大彻大悟”了,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开发区领导,感觉时机到了,不能不作回应了,否则,又要闹出什么事来。开发区还是很厚道的,按要求限拆时承诺的补偿标准写进了拆迁合同,只不过那四间突击搭建的平房,仍是定性为违章建筑,按成本价作了补偿。虽开发区多花了一笔额外支出,但张德锁并没有从中多捞取一分钱。张德锁的房子终于拆了。

张德锁懊悔呀!人家过大年,是忙走亲戚,“沏墙”围城码麻将;自己过春节,是忙建房,做的事是码空心砖。原本想趁机赚几个钱,到如今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半年来吃了许多苦,遭了许多罪,还被人讥讽,还损失了大半年的打工收入,真的是得不偿失。他老婆笑他妄称是个精明之人,却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令张德锁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多月后,开发区领导推荐他到一家投资过亿元的大企业上班,当上了仓库保管员,月薪2500元;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给出的推荐理由竟然是:该人比一般人要执着、能坚守、能吃苦耐劳,可以说他很有敬业精神。

猜你喜欢

  • 不以物累

    我认识一位老人,是拆迁失地的农民,他在家门口摆了个修鞋摊。除了修鞋,还配钥匙。附近干这手工活的人少,老人的摊位,便显得格外忙。我第一次找他钉鞋,是夕阳西下时分,他正忙活,头也不抬地说:“明天来,今天该下班了。“修鞋还下班?第一次听说。第二天

  • 不完而美

    劝说朋友,话不必说尽,只要心领神会,便当止住,否则就是啰唆。亲朋小聚,饮不必求醉,只要快意,便当止住,否则就是酗酒。做文章,句子不要太显,诡文而譎谏,寓言以讽喻,点景以生情,意味更见深长。绘画,笔墨不必过周,以拙为巧,以空为灵,含不尽之意于

  • 人生会“比”也是大智慧

    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两位老人的自然情况相差无几,不论是年龄、退休时间、退休待遇,还是家庭人口、经济状况都差不多,可是一位老人整天乐呵呵,而另一位老人却成天愁眉苦脸,两人的生存状态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是他们“比”的心态不同。快乐老人之所

  • 给步入职场的你

    1。正视你的弱点,躲避社会陷阱;2。摆脱校园情结,融入公司团体;3。不要经常被别人利用;4。纵容自己就是毁灭自己;5。量力而行;6。决心是梦想的开始;7。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8。警惕你的“时间窃贼”,学会时间管理;9。不要祈求别

  • 人生不该打草稿

    “随便啦!”面对如山如海的报告,好友挥挥手,表示无奈。那句话,总是挂在他的嘴边。旁人乍见可能会认为是大而化之,不失为开阔的人生气度,但只要与他共事几天,准会因为他的散漫而抓狂。在小学的书法课堂上,我们卖力地在一张张宣纸上,一笔一画地写着,生

  • 别人对你的态度,是你允许的

    许多年前,看到过一个帖子。一个家长在论坛上提问,大致情况是:儿子上五年级,班上有个男生总是欺负他。每天放学回家,儿子的衣服上都是各种钢笔画的图案,十分难洗。和老师说了,老师只是批评批评就过去了。身为母亲,每次看到儿子郁闷的表情,心里都很难过

  • 把别人敷衍的事情做到最好

    大学毕业那年,在几个好友的邀请下,我到了南方一座繁华的城市,开始自己的青春打拼之旅。虽然在这之前,父亲已经为我联系好了一家学校,但不安分的我不想过平静如水的生活,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的理想的生活舞台。我应聘的是一家地产公司,在当地有一定的

  • 宽容,是一种美

    年轻时,我不懂得宽容之美。朋友们都说我太有棱有角了。正是这“棱角”,让我丧失了许多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失去了许多难得的好友。我真正认识到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必须具备宽容的品质,还是由我初恋失败促成的。起因是一次看电影,他晚到了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