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宫闱奇案

宫闱奇案

收录日期:2025-08-07 18:54:44  热度:12℃

宫闱奇案

明朝弘治元年,农历九月初五,拂晓时分,一个小太监在与殿相邻的宫墙上发现了一幅奇怪的画,显然是有人趁夜深人静刻在宫墙上的。此画内容奇特,令人触目惊心。画的正方是一个怀抱婴儿的妃子,身旁一个穷凶极恶的太监正试图从她怀里将婴儿抢走,他身后还站着一个颐指气使的女人。画中人究竟是谁?她是在向人昭示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是空穴来风,妖言惑众?年轻的孝宗百思不得其解,便宣召乔光上殿,下旨令他查办此案,及早揭开这个令他寝食不安的谜团。

在发生“墙画”事件的前几天,宫里闹鬼的传闻甚嚣尘上,一个巡夜的老太监信誓旦旦地说曾看见容妃的鬼魂在宫墙下游荡,并且还嗅到她身上散发出的阵阵虞美人的花香。二十年来,容妃之死一直是一桩悬而未决的疑案,宫内盛传她是被亲妹妹萱妃用砒霜毒死的。萱妃何以下此毒手?是嫉妒她的美貌,还是另有宿怨?乔光调查后发现,容妃死的时候,她和萱妃已经被双双打入冷宫,争宠之事乃子虚乌有,唯一的可能是,萱妃是受姐姐牵连才遭废黜,她痛恨姐姐毁掉了她一生的幸福,故而衔怒报复。容妃死去不久,萱妃就疯了,从此这起扑朔迷离的宫廷谋杀案便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事发不久,乔光带着韦庆等人来到冷宫。冷宫里幽禁着十几位被废黜的嫔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萱妃。乔光透过禁室的窗棂,看到一个披头散发,鬼魅一般的女人,她瘦得皮包骨头,这使她的一双眼睛显得又大又突兀。她不动声色盯了乔光一会儿,忽然向他伸出四根手指,喉咙里发出一声人的怪笑。

这时,太监大总管卢植像幽灵般出现了,在他的厉声呵斥下,萱妃战战兢兢地退了回去。乔光对卢植处处插手此案颇感不快,他深知此人阴险狡诈,口蜜腹剑,故而对他处处提防。

这个阴雨绵绵的九月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墙画”事件尚不见眉目,宫里又发生了一起扑朔迷离的凶杀案。被害人是三个在冷宫里干杂役的宫女。

乔光亲自查验了三名被害人的尸体,她们的死状如出一辙,皆被锐器刺穿喉咙,血流如注,惨不忍睹。令人惊诧的是她们的口腔里都没有舌头,经仵作检验,系多年前就被割去的,这个发现让乔光不寒而栗,这是一个巧合还是另有阴谋?重重的疑窦令他愁眉不展。

乔光回到府第,秉烛夜思,隐隐地感到这起命案与神秘的墙画有斩不断的牵连,画上的内容绝非捕风捉影,肯定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闹鬼之说并非空穴来风,容妃会不会就是画中的那个妃子?容妃早年确实有孕,谁料却诞下一个貌似狸猫的怪胎,被视为妖孽当场溺死。事隔不久,容妃就神秘中毒身亡,留下一个千古之谜。至于三名宫女,她们肯定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从而招致杀身之祸。

乔光正在沉思,师爷公孙策匆匆而来,而且带来一个重要讯息,经过翔实的调查,证实那三名被害人就是当年侍奉容妃的宫女,她们无疑是当年容妃被害真相的知情者,不过当年侍奉容妃的宫女共有四名,幸存的那名宫女名叫红莲,已确定还在宫中。乔光心头一震,不好!凶手一定会斩草除根,红莲性命危矣!他立刻唤来韦庆,交给他一块皇上御赐的虎牌,立马进宫,竭尽全力保护红莲的安全。

韦庆尽管行动神速,但还是慢了一步,当他赶到红莲的寝室时,发现她倒在血泊中,已经奄奄一息,而凶手早已逃遁。他凑到红莲身边,见她谜一般的用颤抖的手指了指他的嘴巴,随即又转向敞开的窗户,然后头一歪,断了最后一缕游丝。

韦庆带着疑惑走到窗前,立刻有一股凉风吹在脸上,他灵机一动,莫非红莲暗示他问风?可风能告诉他什么?他仔细搜查室内的可疑之物,结果在一只化妆盒里发现了不少虞美人的花瓣,便带出宫来,连夜向乔大人复命。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乔光对红莲之死做了低调处理。种种迹象表明,红莲无疑就是在宫墙上作画的人,诡秘的容妃还魂事件也是她一手策划,在她的房间找到的这些虞美人花瓣就是有力的佐证。

容妃生前最爱虞美人,红莲让自己装扮的鬼魂身上染上虞美人的花香,目的是向世人昭示鬼魂的身份,墙画中那个被夺去婴儿的妃子很可能就是容妃,站在太监身后那个颐指气使的女人究竟是谁?

据乔光了解,当年能在后宫一呼百应,一手遮天的只有万贵妃,但以此就做出结论未免过于武断,最引人关注的是襁褓中的婴儿,他是否还活在世上?血管里是否流淌着皇族的血液?

乔光正想着,忽然一阵微风穿过窗棂迎面吹来,此刻他想起红莲临死前神秘的哑语,一下茅塞顿开,“风”与“疯”谐音,红莲一定是在向韦庆暗示,要想破解这一谜案,必须问冷宫里的那个疯女人。此时他脑海中浮现出萱妃向他伸出的四个手指,分明是在向他暗示宫中还有第四位知情的宫女。由此看来,萱妃一定是在装疯,案情昭然若揭,但乔光丝毫没感到轻松,他隐隐感到,在这一连串的诡秘事件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重大的阴谋。

午夜时分,萱妃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借着清冷的月光,她惊诧地看见门前站着一个戴着骷髅面具的黑衣人,他手持一把寒光凛凛状如鹰喙般的铁钩,一步步向她逼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矫健的身影飞身而入,随着闪电般的一击,刺客手中的铁钩应声落地,随后他的胸口连中两掌,黑衣人见势不妙,负痛欲逃,早被一双铁钳般的大手锁住喉咙,动弹不得。

这个武艺高强的侠客不是别人,正是韦庆,原来乔光料到凶犯会对萱妃下毒手,故将计就计,派韦庆埋伏于此,一举将刺客擒住。萱妃由于受到强烈的惊吓昏厥过去,随后赶到的乔光立即派人请来御医救治,终转危为安。

乔光连夜提审了那名刺客,刺客交代他是宫里的一个太监,因会些武功被卢植收买利用,后宫的前两起血案都是卢植派他干的。

萱妃在一名女官的搀扶下走了进来,此时她已经恢复了正常,全无半点疯态。乔光目不转睛地望着她的眼睛,意味深长地说:“乔光冒昧地问一句,你可是萱妃?”萱妃不置可否,欲言又止。

乔光一针见血地说:“你不是萱妃,而是容妃。”此言一出,众人无不震惊。

乔光接着说:“真正的萱妃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死去,宫里有位神医,是我的故交,他能通过女人的经脉测出她是否有妊娠经历,刚才在你受惊昏厥之时,我让他检查了你的经脉,证实你有过身孕。你和萱妃是亲姐妹,相貌十分相像,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据我所知,萱妃从没有过身孕,而你却在二十年前为先帝产下一个龙子。”

萱妃闻言,泪水禁不住潸然而下:“乔大人,不瞒您说,我正是容妃,今天遇见乔大人,我多年的冤屈终于可以昭雪了。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二十年前,万贵妃嫉恨我腹中怀上了龙种,暗中定下一条毒计,在我临盆时,她派太监卢植抢走刚刚诞下的男婴,以一块带血的牛肝取而代之,诬蔑我生的是妖孽,皇上听信了万贵妃的谗言,竟将我打入冷宫,妹妹萱妃受到牵连,也步我后尘进了冷宫。万贵妃为了灭口,鸩杀了为我接生的稳婆,还派卢植将知情的四位宫女全部割去舌头。当然她也不会放过我,这一天我正准备吃饭,偏巧妹妹来探望我,她赶上肚饥,就喝下放在饭桌上的一碗粥,立刻腹痛如绞,转眼之间就咽了气。我这才知道粥里被人下了毒,当时我悲愤交加,真想一头撞死算了,但我一想起我和皇上共同孕育的那个孩子,又重新燃起活下去的希望,于是采取了一个大胆的行动,我迅速跟死尸互换了衣裳,从此我的身份就变成了萱妃。虽然我们姊妹俩长得十分相像,但言谈举止有明显的差别,难免被人看穿,我没有别的选择,要想瞒天过海,唯一的办法就是装疯。事发不久,宫里就传出容妃被萱妃毒死的谣言,不用说,这一定是万贵妃一手策划的。妹妹为我背负了二十年的骂名,今朝终于可以平反了。”

这起错综复杂的奇案终于真相大白,乔光悲愤难平,忍不住发出一声长叹。容妃道:“敢问乔大人,我的孩子是否还活在世上?”乔光道:“当年那个男婴卢植夺走之后,转交给万贵妃,万贵妃以生母的名义将他养育成人,他就是当今的圣上。”话音未落,身穿龙袍的孝宗从帷幕后走了出来,母子分别二十年终于相认,双双泪如雨下。

冤案昭雪,卢植被处以极刑,孝宗念万贵妃的养育之恩,没有拿她问罪,但一直到她过世也没有再见她一面,历尽苦难的容妃被晋封为太后,安享晚年。

猜你喜欢

  • 看破“浮云”无“神马”

    北宋的吕蒙正当上参知政事时,才不过四十岁出头。这也就意味着,吕蒙正从考中进士到当上副宰相级的高官,仅仅用了不到12年的时间,堪称火箭速度了。这在自己是件喜事,然而在别人,却难免妒火中烧。有一天,吕蒙正像往常一样走入皇宫,快要上朝时,忽然听到

  • “杯酒释兵权”背后的惨痛代价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儿,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

  • “枪手”古已有之

    “枪手”自唐朝开始出现,直至清末科举考试结束,一千多年来,从来就没有断绝过。可历史上最幸运的“枪手”当数唐朝诗人温庭筠。有人说,温庭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屡试不第,是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温庭筠虽然长相奇丑,但青睐他的青楼楚馆佳人却不

  • 古人的“环保购物袋”

    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战乱跑到成都居住,转年在朋友的帮助下盖了座茅草屋——即闻名遐迩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主角儿。在诗中,杜甫为自己,更为弱势群体呼吁住房问题。其实,根据《云仙杂记》的记载,当时他的生活还算好,每天“以七金买黄儿米半篮

  • 唐朝的“京漂族”

    “京漂族”是指那些长期在京城工作和生活但没有京城户口的流动人口。据报道,如今北京的“京漂族”多达360万人。这个数据仅指在北京居住了半年以上并且办理了暂住证的人数,如果算上短期的和没办暂住证的,估计不少于500万人。“京漂族”算不上新生事物

  • 古代如何治理“公费旅游”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自秦汉时期起,中央政府就建立了相应的沿途接待制度,由各地方官府设立“驿站”,负责过往官员的接待。驿站所需要的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负担。驿站的建立,为公文传递和官员出差提供了方便:一是免费使用车船

  • 古人的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情趣,是一种艺术……是现代生活所离不开的。其实,中国古人早就已经开始运用“幽默”了,中国古代的幽默故事也数不胜数,有些幽默的语言至今还让人觉得别具一格、记忆犹新。晋元帝司马睿,是靠着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才登上皇帝

  • 被骂死的明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必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