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你贵两毛试试

你贵两毛试试

收录日期:2025-08-07 20:31:25  热度:12℃

半年前,小柯失业了,他原来的那家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为此小柯只得另谋职业。半年时间过去了,虽然小柯每天东奔西走,但还是没有找到工作。

那天,又白白奔波了一天的小柯失望地回到家,疲惫不堪地倒在沙发上。小柯的父亲过来,关切地问他:跑了这么长时间,辛辛苦苦的,也没遇到一家合适的公司?

小柯苦着脸回答:当然有,可是他们给的工资太低,月薪只有千元左右,我没法接受。

小柯的父亲笑笑,有事先干着就行啊,慢慢再从长计议。

小柯态度坚决地说:那可不行,我原来所在的那家公司月薪两千多元,我又不是能力很差的,再找工作怎么着也不能低于这个标准。

小柯的父亲拍拍他的肩膀说:要不你明天和我一起去卖菜吧,反正你也暂时没事,明天就帮我一把吧。

清晨的集市人还不是很多,但各家卖菜的已将各自的菜摊儿摆开。小柯和父亲卖的是刚刚采摘的青菜,鲜嫩碧绿,煞是诱人。他们刚刚把菜摊儿摆开,就有一个顾客停在他们摊儿前问:这么新鲜的青菜,怎么卖呢?

一块二。小柯的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

一块二?顾客皱皱眉,别人都是一块,你为啥比别人高两毛呢?

小柯的父亲笑笑,我们的青菜是市场中最好、最鲜嫩的,当然要比别人的贵些。这名顾客撇撇嘴,头也不回地走了。

也是,小柯家的青菜的确是市场中最好的,叶儿鲜嫩,色泽诱人,难怪小柯父亲要价高了些,看着品相就不一般,惹人喜欢。

随后,接连又有几个顾客过来,满心喜悦地问菜价,但是听了小柯父亲的报价后,这些顾客就都扭头走了。

小柯心里不免犯嘀咕,这么好的青菜,咋就卖不出去呢?眼看邻家那些菜相不如自家的都已顺畅出手,自家好的倒是卖不出去,这为啥呢?小柯不由拉拉父亲,低声说道:要不咱也低点卖吧,高了卖不了可就难办了。

小柯的父亲满脸自信:放心吧,咱家青菜这么好,不愁没人要的。

正说着,又有顾客来到摊儿前问价。小柯看看父亲,父亲依然不改口,一块二。这个顾客有点拗劲,对小柯父亲说:这么好的青菜着实招人喜欢,但就是价钱高了点,要不这样吧,我多买点儿,你价钱稍微少点,行吗?

小柯的父亲态度坚决:我们的菜好,值这个价钱我们才敢这样要,你不要有人要的。那位顾客思忖半天后决定,如果小柯父亲肯降价一点,这菜他就全要了。小柯父亲摇头,少一分也不卖。

那位顾客叹息着摇头:还没见过这么死板的,真不卖就自己留着吧。

眼看时间已近中午,买菜的人越来越少,而且他们的青菜也开始发枯,色泽不再鲜嫩。小柯见状不由得埋怨父亲,要不是要价高且定得那么死,我们的青菜说不定早就卖完了。这些青菜今天要是卖不掉的话,可就全玩完了。

不得已,小柯父亲只好也开始降价,由原来的每斤一块二降到一块。偶尔有顾客过来,问过价后便笑,都啥时候了,还要这么贵。无奈,小柯对父亲说:要不再低点吧。小柯父亲不肯:我们的青菜好,即使到中午,和别家的比起来,我们的青菜也是最好的。

小柯拗不过父亲,只得同意父亲的做法。中午过后,青菜的价格急速下跌,经过一上午的晾晒,小柯家的青菜再无优势可言。傍晚时分,终于有个顾客过来,花了几元钱买走了他们一大堆青菜。

小柯深深不满,嘟囔父亲道:都是你,价钱要得高不说,而且还定得那么死,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这样咱们的菜只有亏本的份儿了。

小柯的父亲叹口气,不无遗憾地说道:是啊,要是早上能抓住时机及时出手就好了。可那时总想着自己的菜好,值那么多钱。这就像你找工作一样,只一味地把自己限定在一个标准线上,不肯降低身价,从而错失一次又一次机会。

小柯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后来,他进入了一家月薪只有900元的公司,从头做起。在新公司里,小柯勤勤恳恳,踏实做事,深得领导赏识。几年之后,不断进取的小柯终于提薪升职,成功为自己谋得一份高薪工作。

猜你喜欢

  • 煮一辈子的汤给爸爸喝

    爸爸有一个星期没有来送汤了。 真搞不懂他,已经退休了,又没事做,只是煮点汤拿过来,路途也不远,最近好像也变成很麻烦的事,总是三四天才能喝到一点汤水。说汤水真的不过分,清清白白的,一看就知道是即煮即成的汤,不是那种下工夫熬几个小时入味的好东西

  • 面对亲人的伤害,我们只能选择宽恕

    二十年前,我父亲遗留给我们母女的房子拆迁了,母亲因为工作忙的关系就叫她的四妹———我的四姨拿着户口本去街道办理有关手续。哪里知道,四姨却偷梁换柱,把户口本上的名字给改了。本来即将有一套新房子的我们,一夜之

  • 长得比我美的弟弟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

  • 这是他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

  • 哪个更重要?

    一次路过一个岗亭,一位骑车闯红灯的女人被交警抓了个正着。交警公事公办,扣车、教育、给她小旗让她抓住一个像她一样的违章行人为止。女人开始求情。我正急着回家呢,”交警不说话。我晚上还要上晚班呢,”交警还是不说话。我的孩子

  • 和风细雨往往比拳头棍棒更加奏效

    男孩自小便是问题少年,在家父亲打,在校老师罚。父亲时常用肉蒲扇”扇他嘴巴,左右开弓,直打得他鼻血飞溅,脸肿得像馒头,才罢手。母亲也不管,只是悄悄流泪。但第二天,他照样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有一次,父亲盛怒之下将他抡起来,扔了出去,

  • 懂得,就不再失去

    接到父亲说继母病危的电话,他正和单位的同事一起在海口度五一长假,订的是第二天上午的回程机票。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马上赶回家。等他回到家的时候,还没进门,就已经听到家里哭声一片。见到他,眼眶红红的父亲边拉着他到继母遗体前跪下边难过地说:你婶

  • 年轻人,你该回家了

    21岁那年,自纽约州立大学毕业已近两年。也许是看多了西部片的缘故,一时间狂热地爱上那漫漫黄沙红色土地,还有印第安人。我充满了好奇,于是放弃了工作。家中经济情况尚好,父亲多年已习惯独自一人,自有他生命的乐趣。自十四岁跟随父亲移民到美国,我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