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叫个鸭子做什么

叫个鸭子做什么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7:41  热度:11℃

有这样一家餐饮企业,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获得600万元的天使投资,估值达5000万元人民币。这家餐饮企业有何独到之处?

毫无疑问,2014年的最后两个月,整个微信朋友圈最欢乐的事情之一就是集体“叫鸭”。而狂欢之中,一家今年5月才开业的烤鸭店被推上风口浪尖。

——当然,此“鸭”非彼“鸭”,烤鸭店的名字就是叫个鸭子。作为年度最让人尖叫的互联网餐企创业者,叫个鸭子的创始人曲博做了什么?

第一招:明星“晒鸭”引爆舆论

第二招:“鸭王美男”定位消费群体

“希望有一天,当我叫个鸭子后,最帅的‘鸭王’会开着他的mini赶来,戴着的谷歌眼镜会录下我收下鸭子时的惊喜表情……”

——这不是网络段子,而是叫个鸭子正为客户做的事情,这个互联网品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80%的客户都是女性。原来,创始人曲博对目标消费群体深度分析后认为,它的埋单者应该是年轻女性,“女性天生敏感,容易被打动,是天然的消费群体”。

为了迎合这一用户定位,叫个鸭子对外卖场景进行改造。首先,外卖小哥往往是英俊帅气的美男子,而且根据“美色”数值高低,选出了“三大鸭王”。他们外出,mini、谷歌眼镜是标配。对于年轻女性,谁又能拒绝随便叫个外卖,却邂逅最帅的“鸭王”这种美事呢?

第三招:“公开叫鸭”扩大影响

“老公去看球了,不如就给老婆叫个鸭子吧。”今年世界杯期间,还有哪句话能比这一句流传更广?毫无疑问,这是叫个鸭子在人气渐盛之时的乘胜追击。

第四招:勾兑“鸭友”稳定战局

死磕细节、提升用户体验是互联网思维的必杀技,叫个鸭子也不例外。

有次,一个客户在电话订鸭时无意中透露自己失恋,接线员主动自掏腰包为这个客户买了只烤鸭。曲博知道以后,对此大为赞赏:“我觉得大家都可以有这种免单的权利,只要是有故事的。”

有了授权,员工的“贴心之举”也就越来越多。有顾客看了叫个鸭子的介绍,就跑去微信平台点餐,支付后却惊讶地发现对方是个山寨货——“叫只鸭子”。

如果你看过叫个鸭子的订餐微信,一定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几乎每位订餐顾客的名字后面都有其口味的备注。

比如,某个顾客喜欢吃凉烤鸭,他们就会在该用户的名字后面标上“偏凉”。当这个用户再次下订单的时候,他们会先征求对方意见,这会让用户感觉自己备受重视:“哇!还记得我喜欢吃凉鸭子。”

然而,深挖走产品显然并不符合曲博的商业路径。在未来,他会在订单较为集中的区域选拔“鸭王”——活跃的核心用户,由他们负责相应的区域订单。这时,叫个鸭子就不仅仅是一家“鸭店”,而是一个社交网络,“就像以前的粉丝俱乐部一样,大家可以经常聚会,甚至可以组织明星见面会”。

猜你喜欢

  • 19岁的薄荷糖粘在心上

    师兄广文小叶和广文,是初识。广文瘦高的个子,清俊的脸,是毓老师的得意门生。小叶那年高考失败,有太多的郁积。只因父母和毓老师是旧识,她才来学画。她横竖当做消遣,反正毓老师温和,由着她胡闹。但是在广文面前,她立刻凝神静气。她希望自己变得很好,很

  • 生活从来没有忘记你

    晓晓做了14年的独生女。弟弟出生时,她已经上初二。父母亲的心里充满了迎接新生儿子的喜悦,完全忘记了还有个正走向青春叛逆期的女儿需要他们的关心,开始在晓晓耳边唠叨说一个女孩子,上个职业学校,有份工作嫁个有钱人就行了。然而,满脑子艺术梦想的晓晓

  • 含着眼泪奔跑的女人

    如果不是面对面的采访,真的难以相信这位朴实无华的中年女性,竟然坐拥亿万身价;亲手创造的财富传奇,竟然与救治患上重症的儿子有关——十六年前,她是山东淄博一个普通的打工妹,嫁给一个大她十几岁的丧偶小老板。儿子出生三个月后

  • 孝心的隐形价值

    读高二时,她东渡日本,在nhk电视台投资拍摄的电影《杨贵妃》中出演女一号,获得了日本电影新秀奖”。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就读期间,她勤学苦练,通过表演无数场话剧,磨砺自己的演技。大学毕业后,她攻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的硕士研究生,

  • 他不是不负责任的爸爸

    1979年的一天,他带着一岁半的女儿上街,女儿被一些纸折的小鸟、飞机吸引住了。他却偷偷地走过马路,对尚在马路那边的女儿说:爸爸在这儿啦,你一个人过来。”看见马路上稳稳当当走着的女儿,他笑了。可人们说:这也太不负责任了。&rdqu

  • 为梦想而生

    离开纽约那天,天色灰蒙蒙的。汽车飞驶在高速公路上,我依依不舍地留恋着路边的建筑。纽约,这个大得几乎能容下世界上所有人种的城市,竟留不下我——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当飞机脱离跑道的那一刻,我知道,今生我注定要为梦想而飘

  • 普利策奖,献给我贫穷的母亲

    留在我脑海中最初的记忆是一个身材高挑、满头金发的妇女拖着沉重的麻袋穿过一望无垠的田地,那个妇女穿着男式马裤,头戴一顶破旧的草帽,不时地回过头来对坐在麻袋上的3岁小男孩笑一笑。这一段记忆完整地概括了母亲当年辛勤的劳作,她便是以这种顽强的方式带

  • 幸福生活:九月末,带着喜悦与忧愁南下

    九月三十日,送儿子回来,我去了汽车站,打听了一些南下的汽车都经过哪里?打听完了,回到家,我坐卧不安,想爸爸,想妈妈,想妈妈和爸爸是不是在田里干活?家里有花生还有黄豆,爸爸妈妈都六十岁了,身体也不好,如何受得了农忙的劳累?可是,这里的我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