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什么都不晚

什么都不晚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2:35  热度:8℃

我买了一堆彩色铅笔,作画。我在纸上随意描摹,画猫,画狗,画小草,画小花,态度谦恭认真,像刚学涂鸦的小孩。人见之,大不解,问我什么的都有。“你为什么现在要学画画?画了做什么用呢?”“你是想改行做画家吗?”“是哪里约你的画稿吗?”“你是想给自己的书画插图吗?”……无一例外的,都奔着一定的功利去,仿佛我种下一棵树,就是为了收获一树的果实,否则,就不符世道常规,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年少时,我是那么热衷地喜欢过画画。梦想里,是想拥有一屋子的彩笔,画一屋子的画,在墙上随便贴,却被大人们认为不误正业,他们苦口婆心地劝告,小孩嘛,将来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做人中龙凤,才是最好的奋斗目标。我很听话地,藏起自己的梦想,一日一日,朝着大人们所要求的样子,成长起来。

想想我们一生,几乎都活在世道的常规里。做任何事,走任何路,是早就规定好的,由不得自己做主。我们以世俗的目光来衡量成败,追逐那些所谓的梦想,追得好辛苦。到头来,外表或许很光鲜了,繁花似锦,内里却空空如也,一颗心常常找不到着落处。在前行的路上,我们早把自己弄丢了。

好在还有时间来弥补。我以为,哪怕生命只剩最后一天,都为时不晚。这一天,你完全属于你自己,你可以拾起从前喜欢的笛子,吹上两段,断续不成曲那又有什么关系?你不必在乎他人的眼光,不必在意曲调是否流畅,你只享受着吹响的一刻。

就像现在我拿起画笔,不定画成什么模样,赤橙黄绿,落在纸上,都是我缤纷的喜悦。那些我曾经的年少,那些我隐蔽的梦想,在纸上一一抵达。

只要开始,什么日子都不晚。

猜你喜欢

  • 七彩佛珠

    惊魂宋朝年间,福建建阳有一个读书人叫宋惠文。他知识渊博,文武双全,平时尤其喜欢看一些唐代狄公断案的传奇故事。这年,他决定北上京都赴考。一日傍晚,宋惠文来到福建和浙江的交界处,在路边的一个茶肆里坐下来歇歇脚,顺便问问有没有投宿的地方。那茶肆老

  • 鸳鸯债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生机盎然。苏州城内外的桃花,涂抹着浓淡相宜的胭脂,翩跹着玲珑纤弱的身姿,徒惹游人醉。城里凤鸾街喜气洋洋,几里长的迎亲队伍,笙箫唢呐,敲锣打鼓,好不热闹。队伍前面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是苏家二位公子,后面鸾轿里坐着的正是京城王

  • 绝配口技讨公道

    朝元街上,数盛兴茶馆是最热闹的去处。清朝中期,各家茶馆招揽生意的常用招儿,都是在茶馆里安排个说评书的,唱大鼓戏,拉三弦的。热闹全凭着嘴上的功夫。盛兴茶馆也不例外,那茶馆的陈书声老板供着位拿手的角儿,名叫陆三。这陆三可不但能绘声绘色地说评书,

  • 卖肉童智破抢劫案

    清乾隆年间的一天早上,寿张县苏县令刚吃过早饭,就听县衙外有人击鼓,他匆匆收拾了一下,就急急升堂。堂下已站着两个满身是土、鼻青脸肿的中年男子,这两人是弟兄两个,都是盐商,这次专从浙江押解一车食盐送往东昌府,而收货人正是东昌府知府刘宏。为了赶时

  • 财神

    乾隆年间,江苏江阴有个男子叫阿城,因为娘生病,卖了家里仅有的两间土坯房。娘死后,他便搬到山上一间废弃的破庙里,除了买些咸盐,阿城很少下山,日子过得虽然艰辛,但却也悠闲自在。这年春节一过,阿城就忙着打柴,就要春耕了,得多预备些柴禾。山上灌木多

  • 状元砚

    状元楼本是京城一家不起眼的小酒楼,可十多年来,在这里住过的举子中竟先后中了五位状元、二位探花、四位榜眼,一时间声名大噪。每逢会试,天下的举子蜂拥而至,希望能沾上一点好运气,到时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作为浙江的举子,为了能够住进状元楼,檀香早在

  • 秀才打擂

    可恨恶棍横行,小镇商户遭殃;秀才以卵击石,偏能以柔克刚。自从外号“铁拳王”的恶棍来到弥水镇后,大伙儿就再没有一天安生日子了。每天一大早,铁拳王就耀武扬威地带着徒弟们到集市上收保护费,打人、掀摊子,闹得到处鸡飞狗跳,乌烟瘴气。有几个年轻人打抱

  • 名医巧降风流妻

    陈鹏,安化县的一代“名医”,百年一遇的名医。说是他是一代名医,一点也不过份,在安化这个有着百余万人口的山区大县里,技术比他过“硬”的的确是找不出第二个了。患者们尊重他这个“名医”,倒不是因为他在救治病人方面有什么真招绝技,真正的说起来,他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