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揭秘:八路军如何处理日本女战俘

揭秘:八路军如何处理日本女战俘

收录日期:2025-08-07 22:47:58  热度:9℃

就在部队清理战利品的时候,突然发现一篷布车厢里畏缩着两个穿和服的日本女人,约20出头,面容蜡黄,目光呆滞,看样俩人都受了伤。

1940年秋天,彭德怀、左权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在一次战役中,太行二分区十旅三十团八路军,俘虏了两个穿和服的日本女人。如何处置?曾引发不少争议。当时有位班长想当场枪毙她们被营特派员制止,冲锋枪上的弹夹被远远地扔了出去。战士康俊玉迅速地从地上找到那个弹夹,擦去尘土,装进了自己携带的挎包,把它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这一保存就是半个多世纪。日前记者来到济南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采访了当年的八路军战士康俊玉,他向记者独家披露了这段逝去的往事。

七月的古城济南,泉水汩汩,群山披绿。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燕子山脚下的济南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拜访了事前约好的八路军老战士康俊玉。

端坐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位有着84岁高龄的老人。老人虽已头发花白,但眼睛炯炯有神,格外健谈。落座后,老人先给记者拿出了一个木盒,然后从木盒里慢慢地取出了一个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冲锋枪弹夹。抚摸着上面的斑斑铁锈,老人对我们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个弹夹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战争年代。

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俘虏了两个日本女人

1940年秋天,彭德怀、左权指挥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康老说,当时他在太行二分区十旅三十团,是一营卫生班班长,那年才刚满19周岁。

为了给日寇以致命打击,我太行、太岳两区部队分别向当时的山西省榆社、辽县等地日寇发起了猛烈进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一直持续了几天几夜。狡猾的日军,为接应榆社、辽县两县守敌,立即从阳泉、昔阳调集部分日军和给养,乘二十多辆汽车,经和顺县沿公路南下。康老讲到这显得有些兴奋,他说,部队获得这一重要情报后,连夜召集干部骨干开会,研究此次战斗方案,准备将敌人一举歼灭。会议最后决定,由一、二营设伏于日军南下必经之路和顺县寒王镇以北九华里处的龚家沟一带,抢占有利地形,实施伪装隐蔽,并由三营负责打援,要干净利落地歼灭这支运输队,坚决切断日军兵力和给养补充。战士们当时的情绪异常高涨,纷纷准备好枪炮弹药,恨不得立即把鬼子消灭掉。

康老向记者讲到这停了一下,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弹夹,接着说,他当时虽是营里卫生班班长,但打仗从不惧怕退缩,也跟着营特派员冲了上去。没想到,一个躺在地上装死的日本鬼子,突然爬起来挥舞着刺刀向他捅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他灵机一闪躲了过去,然后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鬼子的脸上。康老说,看到鬼子被打倒在地,他马上又补了一枪,这次鬼子是真的死了。伏击战打得干净利索,除最前面的两辆汽车逃跑外,其余二十二辆汽车全都成了我军的战利品。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消灭掉日军一个中队一百来号人,还缴获掷弹筒二门、轻机枪两挺、步枪数十支,战果辉煌。可就在部队清理战利品的时候,突然发现一篷布车厢里畏缩着两个穿和服的日本女人,约20出头,面容蜡黄,目光呆滞,看样俩人都受了伤。俩人手里攥着带拉链的帆布袋子,浑身不停地颤抖。这时,战士们都跑了过来。营里的军医对他讲,帆布袋子里面装的可能是金表。同志们都很高兴,这下可好了,缴获了这么多金表,大家有手表戴了。谁知,当我们拉开拉链一看,哪是什么金表,分明是金票。我们这才明白过来,这位军医是四川人,说话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把“金票”说成了“金表”。

这两个日本女人原来是日军管理财务的后勤保障人员。

有位班长想当场枪毙她们被营特派员上前阻拦住了就在战士们缴获战利品的时候,从远处方向传来阵阵激烈的枪炮声,战士们都猜得出来,肯定是打援连队同敌增援部队接上火了。

康老说,不到5分钟,团长传来命令,要求迅速清扫战场,烧毁汽车,转移阵地!就在这危急时刻,一连一班长持着冲锋枪命令两个日本女人赶紧下车。可她俩非但不下,反而相互抱得更紧了。一班长就命令两个战士把她俩拖下车。只见她俩拼命挣扎,死活不肯下来。“再不下来就开枪了!”一班长火了,端起冲锋枪吼道。两个日本女人似乎听懂了一班长的话,绝望地叫着。就在这时,“哒、哒”两发子弹从她俩的头顶掠过,大伙都被惊呆了。

“一班长,你怎么向俘虏开枪?”康老说,当时他厉声喊道。

“谁让她们不下车!”一班长申辩。

“不下车也不能开枪,这是我们八路军的政策。”营特派员见状,迅步走过来制止。

“只许他们杀我们的人,就不允许我们杀他们?今天我就要开枪。”满脸怒气的一班长又提起枪。说时迟,那时快,营特派员一个箭步冲上前,夺下了一班长手中的枪,卸下弹夹,使劲地甩了出去,又把空枪扔给了一班长。

康老说,这时,他和几个战士一跃跳上了车,想把两个失魂落魄的日本女人抬下来,包扎一下伤口,可她俩双手紧紧拽住车护栏架,硬是不下车。战士们都知道,由于语言不通,让这两个日本女人误解了我军。为了克服语言障碍,他走向前,不停地向这两个日本女人做着代表友好的手势,进行肢体语言交流,最后俩人终于心领神会,让担架队的人抬走了。看到这,一班长一赌气弹夹也没捡,气呼呼地走了。康老说,他迅速地从地上找到那个弹夹,擦去尘土,装进了自己携带的挎包,把它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没想到的是,这一保存就是半个多世纪。

康老特意告诉记者,缴获来的两大帆布袋子金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时,由于后勤保障跟不上,战场上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辛。战士们的衣服都裂了很多口子,破烂得不像样子;粮食早就断了,战士们已经几天没吃上饭了,饿了的时候,只能以野菜和树皮充饥。这个时候,有战士提议把这些金票拿到日军占据点换取衣服、粮食等,得到大伙的一致同意。待战役结束回到驻地后,一班的两名战士化装成当地老百姓,拿着隐藏好的这些金票去了日军占据的市场,换回了大量的衣服、粮食及其他战场生活物资,给战士们解决了许多困难。

中国军人的真诚宽待之举深深感动了她们 感动没有国界。

后来,得知那两个日本女人在根据地得到我军的优待,在后方医院里接受着最好的治疗。被遣送回国时,她俩都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连连向八路军鞠躬谢恩。而那位按响了扳机的一班长因违反战场纪律,在全团大会上作了深刻检讨。此事,在部队中影响很大,战士们对“宽待”两字认识得更深了。

康老说,时间不饶人,掐指一算,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但那人、那事、那情景依然铭刻在他的心里。十年前,在一次老战友聚会上,他还向一位当时在二分区任参谋的老乡问起这两个日本女军人的事。老乡对他说,当时由于是八路军第一次抓到两个日军女俘虏,考虑到中日两国之间正处在敌对僵持阶段,在如何处置这两个日本女人的问题上,上级领导非常慎重。彭德怀元帅还专门为此提了要求,对待日本女俘虏,一定要“宽待”,绝不能“虐待”,要用事实告诉她们:中国人是最友好、最和善的,是最讲人道主义的。所以,在救护治疗过程中,两个日本女人均得到了最好的治疗和最好的照顾。康老感慨地说,正是因为有了我党我军宽待俘虏的政策,使得千千万万敌对者成为友人乃至革命志士,为我军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以后的历史岁月里,康老虽然转战南北,搬家数次,但那个旧弹夹一直伴随至今。因为,他知道,那个弹夹不是一个普通的弹夹,它记录着中国军队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待俘虏的良好品质。

在记者的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康老的老伴余志,一个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人,接过话茬对记者说,每每看到这个旧弹夹,老康都要闭上眼睛沉思半天,接着就向儿女讲述弹夹的故事。听得遍数最多的要数小女儿康小梅。老康平时对家人要求很严格,不许任何人碰他的弹夹。但有老战友来家里的时候,老康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与战友一起回忆那段逝去的往事。坐在一旁的康老小女儿康小梅对记者说:“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我父亲在战场上打了七年半,对这段历史他记忆最深,所以每次提起那个旧弹夹,父亲都侃侃而谈,我也常常听得入了迷。从父亲的讲述中,我对抗日战争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八路军对待俘虏的宽大政策为世人所敬佩,日军惨绝人寰的侵略罪行令人愤慨。”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了,可记者的思绪依然沉浸在康老“一个弹夹和两个日本女军人”的故事当中。康老对记者说,这两位日本女军人回到国内后,一定还会常常想起在中国当“俘虏”的那段岁月吧!倘若这两位日本女军人还健在的话,她们一定不会忘记善良淳朴的中国人民,一定会为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尽力!

猜你喜欢

  • 提副科

    王宝峰出任星宝实业公司总经理已近三年了。在他刚来星宝公司的时候,就说技术部黄主任马上就到法定退休年龄了,技术部急需一位副主任。可将近三年过去了,技术部既没产生一个副主任,也未调入一个副主任。有人说,技术部是要害部门,若是从其他部门调入一个副

  • 漂亮的女领班疯了

    社会复杂,江湖凶险,漂亮的女领班疯了。她叫小琴,是镇上回味餐绾的领斑,我上过该餐馆,认识她。她那昔日迷人的面容,得体的衣着,举止文雅的模样,己不复存在。与眼前赃兮兮,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的形态相比,有天壤之别。她为什么会疯?又是怎样发疯的

  • 许我一个未来

    十四岁,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我却突然不愿上学了,并且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以此要挟父母。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村子里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都弃学了,随着各自的亲戚去城市打工,回村的时候,穿红着绿,光鲜亮丽。涉世之初的她们炫耀着外界的精彩与美好,我就这样

  • 熊福章的管理经:让员工当主人

    熊银匠2006年从襄阳进入武汉市场后,短短6年时间,就从一个地方性的银饰小店发展成了拥有4家分公司、300多家连锁店的著名品牌公司。扩张如此迅速,这在中国银饰行业可谓独此一家。那么,草根出身的熊福章到底有何管理秘诀?或许,从熊银匠发家之地&

  • 人情

    那天,一个在日本独资公司工作的好友告诉我,她们公司最出色的技术骨干上周辞职了。据她讲,那个工程师在公司工作3年了,兢兢业业,为人很厚道。当然公司也给了他优厚的薪水回报。可是他为什么辞职了呢?好友说是人情的问题。公司的负责人坐不住了。公司经理

  • 上班第一年

    从校园走入社会,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经之路。走出挡风避雨的象牙塔之后,我们将面临很多未知的新情况。带着一身的学生气,我们开始完成一个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转换过程。无法回避的是,我们的书生气有可能在社会中被撞得头破血流,对很多人来说,

  • 职场上的大与小

    大型企业凭其庞大的规模和完善的发展成为许多人在事业上的最终追求,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走常规路线,他们更钟情于适合自身发展的小型企业。2006年7月,澳大利亚金融评论《AFR BOSS》杂志在网上设计了一份大型企业是否将是你

  • 凶猛的老板是猛药

    朋友要去一个新公司了,临行前忧虑重重,听说新老板比较凶。我说老板哪有不凶的,熟悉了就好了。他说这老板每天早晨要跟下属谈15分钟,名义上是总结头天工作、布置今天任务,实际上是把你劈头盖脸数落一通。以前做那个位置的女同事,晚上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