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鱼缸里的人生

鱼缸里的人生

收录日期:2025-08-08 07:05:04  热度:7℃

有个年轻人到一家很大的水族馆参观,逛到最后,他看到三个很特别的鱼缸。这三个鱼缸的大小都不一样,最小的鱼缸里养了一只小鲨鱼,中型鱼缸里养了一只中型鲨鱼,大鱼缸里则养了一只大鲨鱼,而且鲨鱼的种类是一样的。年轻人就问水族馆的馆长,是不是先把小鱼养在小鱼缸,等鱼大一点就移到中型鱼缸,再大一点又移到大型鱼缸?馆长说,不是这样的,鱼的大小是由我来决定的。在它们小的时候,我把它放在小鱼缸里,它就长得小小的;把它放在中型鱼缸里,就长成不大不小的样子;把它放在大鱼缸里,它就长得比较大,当然,如果放在大海里,它会变成更大的鲨鱼。也就是说,鱼缸的大小,决定了鲨鱼的大小。

鲨鱼的大小是由鱼缸决定的,但是我们人生的格局却是由自己决定的。有的人就像生活在小鱼缸里的鱼一样,觉得自己能力一般做不了什么事,他们常说的话是,这事和我没关系,我干不了,我不会做,别来找我等,在拒绝、推托的同时,他们也失去了职场中的很多机会。

前两天碰到山东师范大学一位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她说现在有些农村来的大学生受到挫折容易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再努力也赶不上别人,或者自己努力也不如那些有关系的同学找的工作好。有的同学看到别人出去找工作失败,自己干脆就不去找了,认为既然别人成绩好都找不到工作,自己去也是失败。

有的人认为自己没办法改变,自己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觉得自己在大众场合自由表达、热情沟通是不可能的事,人际关系处不好也不愿意突破自己,常常局限在自己设计的狭小的圈子里。固步自封,不相信自己能突破自己。

也有人像中型鱼缸里的鱼一样,觉得自己不错了,生活也很好,工作也很好,不愿意再改变。他们往往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也经历过打拼的艰辛。觉得自己还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水平也还不错,觉得已经可以应付工作的需要,就放弃了再学习和再努力。这样的人是生活中的大多数。社会不断变化,如果自己的变化赶不上外部的变化,就会感觉不适应。

当然也有人像生活在大鱼缸里的鱼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事业,是另一方面的成功人士,甚至开名车、住豪宅,感觉自己是社会精英。我见过很多这种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很固执,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是权威,看不到自己的局限。也有人因为事业,自己失去了很多,比如健康状况不好、孩子教育不好、家庭关系处理不好等,他们很有成就,但是显然美中不足。如果改变一下成功的标准,事业发展、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均衡才算成功的话,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很失败、

也有人像生活在大海里的鱼一样。他们非常开放,视野开阔,喜欢变化和自由,随时能够迎接挑战。这样的人不限制自己,随性,自然,不管是沟通还是做事情,都友好热情、主动自然,工作、生活也处理得游刃有余,不做作,不自大,也不伪装,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行。这种人即使位置很高,也一样保持本色,一样懂得尊重别人,懂得关心下属,亲切对待每一个人。他们富有智慧,工作生活平衡,懂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选择什么样的格局,在于自己。每个人都有能力选择你自己的格局和生活。

猜你喜欢

  • 马可·波罗游中国

    马可·波罗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探险家和商人,在13世纪的时候,他曾经远航到中国游历,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批的欧洲旅行者之一。他的旅程被称为“马可·波罗游中国”。马可·波罗出生在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就被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商人。在他年轻的

  • 李纲坚守东京

    李纲,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为了梦想而坚守在日本的东京市。他的故事是关于勇气、坚持和成长的故事。李纲小时候就对日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对日本文化、语言和历史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当他有机会留学日本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机会。起初,李纲

  • 阿骨打反辽建金

    阿骨打反辽建金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和故事流传至今。其中一个备受人们敬仰的英雄便是阿骨打。阿骨打出身匈奴族,他勇敢无畏,聪明过人,以其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在辽国建立之初,阿骨打作为一个著名的将领,率领着他的部队与辽国展开了

  • 色彩缤纷的画坛

    艺术世界中的画坛,一直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绚烂的色彩,才是画家们表达内心世界的最佳方式。画坛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家们对世界的独特诠释,每一种色彩都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在画坛中,红色是最具有表现力的色彩之一。红色寓意着热情、力量和情感

  • 才华横溢的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被誉为才华横溢的文士。他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苏轼继承了父亲苏洵的文学才华,自幼饱读诗书,深受父亲的熏陶。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家庭环境对他的文学成就起到了很大的

  • 柳永奉旨填词

    中国文学史上,柳永被誉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不仅写得凄美动人,而且在古代词坛上影响深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柳永填词的事情始于一次奉旨的经历。当时,柳永还只是边塞小官,担任驿站的职务。一天,他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要求他亲自前往京城,

  • 司马光编写《通鉴》

    司马光是中国北宋时期的重要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编写的《通鉴》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著作中的巅峰之作。这部历史著作堪称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之作,为后世提供了独特而广泛的历史资料和宝贵的研究工具。司马光被认为是中国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 中国的四大发明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伟大发明。其中,被誉为中国四大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更是对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早在东汉时期,蔡伦通过对泡草纸、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