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文官好战

文官好战

收录日期:2025-08-08 02:35:31  热度:11℃
在世界军事历史上,有一个怪现象,喜欢鼓吹战争的居然是一群文人,而真正的将领们反而比较爱好和平。

1870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德国上下都信心百倍,议员们鼓吹好战的论调,希望能称霸欧洲。然而德意志统一的功臣、军事家毛奇,却在德国国会上严厉警告这些奢谈战争的文人政治家,一旦开战将是极大的灾难。他甚至用诅咒的口气说:“那个放火把欧洲付之一炬的人,那个首先把火柴丢进火药桶的人,真是罪该万死!”

我国历史上,文官好战、武将主和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到了清朝,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晚清书生如张謇、文廷式等,都极力主战。

清朝的政治家们就已经发现,中国历朝历代,以南宋为分水岭,之前是武将好战,到南宋以后,却一变而为儒生好战,和武人更换了立场。而且往往在时局危难,需要武人镇定局面的时候,书生却表现得尤其好战,慷慨激昂。

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分析,在宋朝以前,封建王朝的军队都是由专业军人,也就是武将们统率的。在那个时候,文官如果想要插手军事,只有披上铠甲,亲自参军。比如说东汉的班超直接投笔从戎,戍守边塞。

自宋朝起,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皇帝为了避免出现武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局面,把军队的调拨权、战略的决策权都交给了朝廷里的文官。

但这些文官对儒学和道德伦理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具体的战略战术,在战争中更关注的往往是名节,因此往往试图在政策和军事战略上逼迫武将出战。武将们基于实际军事力量的条件而提出的慎重求和的主张却被贬斥为懦弱、卖国。

结果明明应该由武将拿主意的战略战术,被外行文人一搅和,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南宋以后的王朝,在军事上往往受挫,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文人在大敌当前的时候,的确表现出了可歌可泣的勇气,但是他们并不真正懂得军事,如明末史可法守扬州,虽然他是忠臣,但以军事观点看,他当时的部署是完全失败的。

文人何以主战?他们不能从纯军事技术的角度考虑战略,认为军事将领不值得信任,坚信战争中意志比物质重要;多数未经历战争,不理解战争的残酷程度。

法国大革命时期战争刚爆发时,微分几何之父加斯帕·蒙日登上雅各宾俱乐部的讲坛,慷慨激昂地宣布他要看到贵族们的人头落地。实际上他却是十分文弱的书生,甚至不愿意人们当他的面杀一只鸡。

1962年中国与印度发生边境冲突时,虽然印度内部资深的将领普遍不赞成和强大的中国开战,但总理尼赫鲁受到议员们狂热爱国情绪的煽动,并屈服于这种压力而不得不执行“前进政策”。而当印军溃败后,新德里却又一片恐慌,好战的议员们纷纷指责印军将领的无能,先前他们不肯多拨预算给军方,而此后则“几乎想要多少就给多少”。主战的文人在战前指责武人怯懦,战败后又指责武人作战不力。

坐在飞机上扔炸弹的人,心里肯定没有当面用刺刀杀死一个人所受的冲击大。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当远离杀戮现场时,对这种行为就变得麻木起来,伤亡只有数字上的意义了。


猜你喜欢

  • 稻草人

    胖胖熊一会儿画一只猫,一会儿画一只狗,没有心思写作业。妈妈生气地说:你呀,要向稻草人学习。”胖胖熊心里想:哼,稻草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一天,胖胖熊拾了一把稻草,往头顶上一放,他决心要做个稻草人。

  • 好心人

    谢大城,是一个老实的商人,他专门收集各式各样的皮货到市场去卖。那天,谢大城看到刘三爷有一批漂亮的皮货,一口气把所有的都买了下来。第二天,他一大早起来,把皮货整理包好,准备到县城里去,再作一笔生意。走累了,他来到了一个树林,找了一处树荫

  • 盲人的灯

    有一天晚上,一位盲人走路时,总是一手拿着蜡烛,一手拿着拐杖,迎面走来一个人,好奇地问:拐杖是为帮你探路的,可蜡烛对你有什么作用呢?” 盲人回答:蜡烛不是给我用的,是给别人用的,当别人看到我手里的蜡烛时,我就不会被别

  • 鸭子开会

    一群鸭子在河边开会,讨论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会议还没有开始,它们就呷呷呷”地议论不休。 主持会议的鸭子说:请大家安静,我们开会了!” 可是,鸭子们并没有静下来,还是呷呷呷”地叫嚷不止。

  • 小熊车

    一早醒来,托比小熊对妈妈说:妈妈,我不高兴做一只小熊了。我想做一辆汽车。”熊妈妈笑了:是个好注意啊!”托比小熊真的变成了小汽车的形状,胖胖的身体成了车身,四只手掌是四个圆圆的车轮。神气的小熊车叭!叭!”响

  • 会说话的棉花包

    白兔奶奶从商店买回一捆棉花,回到家放下棉花去做饭。等白兔奶奶吃好饭,抱起棉花要去做棉衣的时候,只听见棉花包里发出嘶嘶嘶”的声音。白兔奶奶吓了一跳,棉花包怎么会有声音?是自己耳朵出毛病了?她再仔细听,棉花包又传出嘶嘶嘶&rdquo

  • 路口老亮着的黄灯

    喂医院吗?” 对!”大象院长朝着电话听筒答道。 我肚子疼得厉害,快、快派救护车来” 大象院长问:您是谁?”听筒里没有声音了。您住在哪儿?”还是听不见回答。

  • 宝石哪里去了

    花公鸡捡到一颗亮闪闪的宝石,他用嘴叼着,准备上街去卖掉。 花公鸡走啊走,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他急得团团转。白鹅看着花公鸡着急的样子,走上去说:你骑在我背上,我渡你过河去。” 花公鸡叼着宝石,骑在白鹅背上,白鹅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