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叛逃朝鲜的美国大兵

叛逃朝鲜的美国大兵

收录日期:2025-08-08 00:53:15  热度:8℃

在日本卖饼干,因独特经历家喻户晓

对于生活自由、富足的欧美人来说,“移民”朝鲜实在是一个略显疯狂的决定,但的确有人做出了从美国叛逃朝鲜的选择。

人在喝醉的时候,总会做出各种蠢事或不理智选择,但在所有酒后的疯狂行为中,这一个恐怕是后果最严重的:1965年1月4日晚,美军中士查尔斯·罗伯特·詹金斯“豪饮”了4.5升啤酒,然后悄悄离开了驻扎在三八线边上的步兵连,独自一人穿过雷区,叛逃到了朝鲜。

詹金斯一共在朝鲜待了近40年,近日,在接受《大西洋月刊》记者格雷姆·伍德采访时,他透露称朝鲜让国内的外国人“像动物一样繁殖”,目的是招募他们的混血后代从事间谍活动,但在伍德看来,这样的说法实在耸人听闻。

主体思想朗朗上口

2004年,詹金斯离开了朝鲜,那一年他64岁。美军把他关进了军队监狱,24天后释放并开除。打那之后,詹金斯在妻子的家乡佐渡过了安静的生活。佐渡是濒临日本海的一座小岛,和意大利的厄尔巴岛一样,那里在历史上曾长期是政治异见者的流放地。

当《大西洋月刊》记者伍德到日本拜访詹金斯时,他正被当地的一家历史博物馆雇佣,首要工作是售卖一种浅棕色的日式甜饼干。在礼品店里,长着西方面孔的詹金斯穿着一件和服式的黄色宽松外套,大声向游人兜售盒装饼千。

詹金斯仍保留着发音缓慢的乡下口音英语,这是他在北卡罗来纳的农村度过贫苦童年的“遗产”。詹金斯身材瘦小,长着一对招风耳,许多日本人专门为了看他而蜂拥来到博物馆。詹金斯说自己和美国仍有联系——他刚给一个德克萨斯的律师寄去了一盒饼干,“他说这是他这辈子尝过的最难吃的饼干了。”

许多日本人觉得,詹金斯和曾我瞳的故事是一个当代传奇:两人在奥威尔描绘的社会寻找到爱情,并通过共同的奉献重获自由。当游客进入礼品店时,他们私下指指点点:“这就是詹金斯君。”然后盯着他,直到詹金斯大方地招呼他们过来摆个照相姿势。“照相”是詹金斯会的为数不多的日语之一,在家里,他和妻子用韩语交流。

和日本多数农村地区一样,佐渡岛美丽而空旷,整洁的街道上游走着许多发福的猫。詹金斯和妻子曾我瞳以及两个女儿住在一起,房子不远处的街道就是三十多年前曾我瞳被绑架的地方。关于朝鲜的记忆仍停留在詹金斯的头脑中,如果在他面前提及“主体思想”,詹金斯马上就能用韩语机械地背诵出其原则,目光呆滞,活像一个机器人,这些话语当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强制灌输的。

外国人成生育机器?

在佐渡岛上,詹金斯经常光顾一家披萨店,尽管味道并不正宗,但经历过多年的大米配给,他对任何美国风味都很知足。一位日本记者对詹金斯说,自己带来了许多东京人好奇的问题:金正恩会发动对日本的战争吗?是否还有更多的被绑架者?你还知道哪些朝鲜的秘密?

对于金正恩,詹金斯的了解并不多。“几年前,没有人听说过他,”詹金斯说。当被问及他是如何知道朝鲜军队的内部事务时,詹金斯表示自己曾在一所军事大学工作过,虽然是白皮肤的外国人,但他却获得了高度信任,原因是他明显没有任何希望能逃离此地。“比起对你,我们更信詹金斯,”一次,一位朝鲜将军当着他的面对一位军队访客说。

詹金斯说,他仅有一次曾和金日成共处一室,结果这位朝鲜领导人对他的韩服着装并不喜欢,要求他和其他几个外国人“不许再玷污朝鲜的服饰”。这之后,詹金斯改成了穿西装、打领带上班。

对于被绑架者,詹金斯说他相信有更多被绑架的外国人,而且并不全是日本人。法国驻日本大使曾专门拜访詹金斯,询问是否有法国人被绑架,詹金斯说他曾在朝鲜遇到过一个法国女人,那是他在平壤的电影厂里见过的几个外籍人士之一。“外国人的车上有特殊的牌照,”詹金斯觉得他们不会有移民到朝鲜的动机。

在采访中,詹金斯提到的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是他曾听报道说有一组被俘虏的年轻白人被关在一处“模范农场”中,而朝鲜收容这些西方俘虏的目的是让他们生育:他们会和其他外国女人结婚,生下的孩子会被培养成忠诚的朝鲜人,最终成为海外特工。“如果我仍留在朝鲜,我的女儿就很可能在韩国当间谍。”

伍德觉得,这些内容听起来实在牵强附会,因为这样的间谍培养计划无比邪恶,而且根本不切实际。对此,俄罗斯知名的东亚问题专家、曾在朝鲜留学过一年安德烈·兰科夫也深表怀疑:“人们对朝鲜的一些领域了解得并不多,因而总会有离谱的传言。”当然,詹金斯的妻子被绑架到朝鲜教日语听起来也很不现实,但它确实发生了。

在采访结尾,伍德提出了一个同样有些离谱的问题:就像美国人把詹金斯视为叛徒一样,如今的朝鲜人也把你视作叛国者,你会不会担心朝鲜人找上门来,或者让你重新加入朝鲜国籍,或者直接干掉你?

“对此我是这样想的,”詹金斯说,“我一般在晚上不出门。”

猜你喜欢

  • 爱要“适度浪费”

    只要你妈高兴,浪费也值老妈经常丢东西,金手链接连丢了两条,说再也不买了。可过一段时间,老妈手腕上又多了一条金手链,比之前的还要重很多。我问她:“怎么又买了啊”“你爸非要给我买。”老妈得意地指指老爸,老爸眯着眼仰在沙发上:“你妈就喜欢这东西,

  • 女人的柔弱之美

    我家斜对面有一间修鞋的小店,是一对来自安徽的夫妻开的,刚开始是路边摊,后来因为生意不错,便租了门面开了店。接触久了,我发现小店的女主人不寻常。一次,男主人把顾客的一双价值不菲的皮鞋给喷花了。顾客骂骂咧咧,要求全款赔偿,男主人窝火地说:“要钱

  • 刘志丹卖碗

    一九三五年二月间,刘志丹买了一些碗,用毛驴驮上,伪装卖碗,想去侦察白军的哨位。走到庙间,老乡们要买碗,刘志丹故意不把价钱讲妥,不肯卖。到了张家窑,刘志丹渴了,用三个碗换了一顿水喝。刘志丹问一个老乡:“路上好不好走?老乡说:“你怕什么呢?”刘

  • 相公金昌

    坐落在赊店万成街的“万盛酒馆”,生意出奇的好,人手不够用了,掌柜史家科便让相公金昌招了三个伙计,其中一个叫赵贵的伙计,十六七岁年纪,长得眉清目秀,高大帅气,又聪慧能干,进酒馆不长时间,掌柜的小女儿翠玲就偷偷地爱上了他,发誓非他不嫁。俗话说,

  • 三斩斧

    一、斩斧高人明朝时候,陕西兴平县有一个家资巨万的米商,此人名叫廖德金。廖德金这天正在家中花厅宴请客人肖鲁班。他是想求肖鲁班帮他设计一座比平西王府还要奢华的大宅子,肖鲁班对小气的廖德金一点好感都没有,可是碍着朋友的面子,又不能不来,但是他早已

  • 妙计惩贪官

    乾隆年间,黄山脚下有个商人名叫胡瘦梅。他十五岁就离开徽州老家到扬州做生意,三十年过去了,已经成了扬州城里的首富。那年春天,富翁胡瘦梅丢下生意,从扬州回家看望快要临产的妻子。妻子汪氏腼着个大肚子,给丈夫炒他最爱吃的“辣椒鳖”。胡瘦梅十分感动,

  • 摄魂画

    一民国三年冬季的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博雅斋门前来了一个陌生的客人。此人50多岁,乘一驾骡车,身穿毛锦团蟒纹长袍,宝蓝色马褂,头戴镶红宝石青缎小帽,脑后是一条油亮的长辫,富态而安详。博雅斋主人隋抱朴慌忙迎出店来,见此王爷打扮之人,一下子愣住了。

  • 聪明公爹机智媳

    传说,从前湖北襄阳某农村有个聪明老人叫马金林。他有四个儿子,老大叫马缸,老二叫马桶,老三叫马盆,老四叫马盅。头三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唯有老四还光棍一条。这个有八口人吃饭的大家庭。全靠马金林老人一人操劳支撑。可令他最头疼的是老大老二和老三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