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胡百万沉浮记

胡百万沉浮记

收录日期:2025-08-08 00:24:59  热度:9℃

胡百万几年前做过大生意,家产过了百万,于是人们就“胡百万”、“胡百万”地喊开了。其实,胡百万挣的钱不止这个数,应该说百万后边加上个零还要多。

话说发财后,胡百万被一些人追捧得昏了头,慢慢人就花了心,到处拈花惹草。随着钱赚得越来越多,胡百万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无所顾忌偷税漏税,指使他人打架斗殴,结果闹出了事蹲了监狱。这下胡百万傻了眼,心里可真叫一个悔啊。在狱中,自己闯荡商海的经历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南方出现了一个热遍半个中国的小商品市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当时的汉正街,只要有卖的商品,就不愁卖不出去,生意火暴得让人看了直眼馋。胡百万叫胡三,当时是一家运输公司的装卸工,每个月的工资最多也不过五六十块钱,日子虽然过得去,但毕竟不宽裕。整天泡在汉正街的胡三,也不管自己有没有经商的经验,三下五除二,加入到做买卖的行列。他在单位请了个长假,卸下自己家里的门板,搭了个小摊位,卖起了日用小商品。

几天下来,胡三还真尝到了甜头。就这么个小摊位,一个月竟挣了好几百块,比自己的工资不知要高多少倍。这下,胡三在丈母娘和亲朋好友面前也觉着有面子了,衣着打扮也讲究了起来,那小日子过得也算是有滋有味了。尝到了甜头,胡三干脆停薪留职,专门干“个体户”。

听说胡三干起了个体户,家里人都以为他是昏了头。不管怎样,胡三还在单位挂名,现在铁饭碗一下变成了泥巴碗,将来有个三长两短,以后怎么生存?大家都为胡三捏了一把汗。胡三不管那一套,他的摊位从门板换成了门面,成了一个地道的商人。

望着自家的门面,想着将来的生活,胡三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为了节约成本,胡三每次进货都亲自采购,生活上也是非常节俭。外出时,能搭便车就不坐班车;乘火车时,能坐硬座就不睡卧铺。他几次押车,因装载货物过多,有一次坐在货车上被摔了下来,差点丢了性命;还有几次外出采购啃干粮喝冷水,弄得生病住院。每当货物到家后,他还要亲自卸车,好几次都累得晕了过去。

就这样,日夜奔波、走南闯北,几年下来,人变得又黑又瘦。胡三的老婆叫刘英,看到老公如此奔波,非常心痛,每当他出差回来,都特意做些他喜欢吃的饭菜。看到满桌的好酒好菜,胡三还批评老婆太浪费了,有了点儿钱就烧得昏了头。于是,他对刘英说:“你是有钱花不出去了?你看看,这一只甲鱼要上百元,得卖多少件衣服才能赚回来啊?”老婆委屈地说:“人家还不是心疼你啊!看看你瘦得都没个人形了,再不补一下能行吗?”胡三批评老婆不会持家,说吃饱穿暖就可以了,还买什么补品,前几年在单位上班的时候,哪想到吃甲鱼啊。

这样的日子前后持续了十多年,胡三的生意规模逐渐大了,在汉正街一带也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他已经不再是前几年做小买卖的“小萝卜头”了,生意路子越来越广,商界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每次进货到厂,人家都是超规格接待:住星级宾馆,用洋酒伺候。一来二去,在客户的忽悠之下,不该去的地方去了,本不应该享受的,他也享受了。整日在汉正街你请过来,我请过去,从此,胡三的另类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门面也越来越不够用,胡三做梦都在想扩大经营范围。一个外号叫黑皮的人是汉正街出了名的人物,心狠手辣,这一带连“地痞”见了他也要点头哈腰。他帮着胡三把隔壁的几间门面强行挖了过来,老店主敢怒不敢言。门面就是摇钱树啊!曾经与老店主合伙做生意的伙计刘奎,看到老店主门面要转让,他不知道这里面水的深浅,就打算把这个门面买下来。这么一搞,就与胡三较上了劲。胡三认为刘奎从中捣乱,刘奎被胡三的手下痛打了一顿。从此双方结下了冤仇。

刘奎与老店主分手后,四处找门面。说来也巧,不久就在胡三店堂的对面租了一个小门面。刘奎不辞劳苦,精心经营,样样东西都比胡三店里的东西便宜。胡三认定刘奎是在跟自己“叫板”,心中愤愤不平。胡三手下一帮人看在眼里,一门心思找机会想报复刘奎。

这一天,刘奎从外地进了一批俏货,样式很新颖,他的店员用小喇叭介绍自己的商品,顾客纷纷涌向刘奎的店铺。这可气坏了胡三,他手下一帮人冲进刘奎的店铺,掀翻了货物,打伤了刘奎,理由是刘奎抢了他的生意,小喇叭的声音吵扰了店员。警察闻讯赶到现场,依法拘留了闹事者。虽说胡三没参与打架,但他是指使者,公安机关让胡三向刘奎赔礼道歉并赔款。从此胡三天天找刘奎的茬儿,刘奎根本做不成生意,只好被迫关了门。

刘奎被挤走了,胡三的势力在这条街上越来越大,欺行霸市,打架斗殴,不管是谁,胆敢跟他较劲,绝没好果子吃。没多长时间,很多商户气不过都离开了。

胡三的生意越做越火,经常夜里带着他的一帮兄弟下馆子、进包房、看演出,整日走东游西,行南闯北。

胡三做生意,也越来越不规矩了,坑蒙拐骗,样样都干。越干胡三越觉得小打小闹不过瘾,他打算干一番大买卖,利用自己长期与供货厂商的关系,轻而易举把价值几百万的货物骗到了手。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胡三万万没有想到,案情很快告破。

此时的胡三真是追悔莫及……

猜你喜欢

  • 老师与学生

    一位老师在考试前讲:“同学们!做人要诚实,考试的时候不能去抄别人的,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性质和偷窃一样。”说完他便开始发考卷。在考试中老师发现有个男生在偷偷的传纸条,他非常生气并把他带到了办公室。刚想要批评他,就听见校长喊他去一下,老师急忙起

  • 卜者任天成

    仼天成是我隔房姑姑的儿子,我的表兄。幼年服了糊涂医生的一剂虎狼药,他的眼睛血红了好几天,此后就接近失明了,看字几乎凑到纸面上。如此视力,也无法做其他事,于是向会者学二胡,镇上又送他去大医院习按摩,学盲文。他读通了盲文四卷雄文。但这些都很难来

  • 布局

    苏黎世班霍夫大街66号的佩克拉德咖啡馆里,在临窗的沙发上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棕发男士。他面色苍白,布满血丝的双眼里流出焦虑地眼神,不时地看看手表又看看窗外。他就是本市有名的画品收藏家弗兰克先生。一个熟悉的身影推门而进。“哦,弗兰克。”进来的男

  • 捕蝉

    “六一” 将至,小外孙每天到学校排练节目,准备在自己的节日里演出。问她演什么时,她在我耳边轻轻说道:”捕蝉!“问她怎么捕,她”噔噔噔“跑到小屋里拿出一把小花扇来,在客厅里表演起来:一会儿转圈,一会儿用扇子扑打几下。看她那认真劲,八成认为那样

  • 回家

    都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那么爸爸前世一定是一个多情的人。因为前世我还有一个情敌,就是我现在的姐姐。作为这个家里年龄最小的成员,往往都是倍受宠爱的。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同。爸爸爱我的方式,就是给我足够的自由,小时候,当别的女孩子在抱怨要回家的

  • 等待那只手

    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票,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很显然,那老头

  • 一吨重的成功

    尼尔·弗格森是英国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尼尔·弗格森取得那么大的成绩,离不开他的勤奋。在罗斯柴尔德家族史研究中,为了写

  • 寓言里的人生哲理

    材的归宿有个爱材的人得到了质地优良的木材,但是他不知道用这木材做什么好,是用它盖房做栋梁?是用它造船去远航?还是用它做家具服务生活?他终于急病了,病越来越重,最后竟然病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人爱材,就用这木材做成棺材,杷主人装在里面一起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