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尿毒症病房里的爱情故事

尿毒症病房里的爱情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7 23:08:35  热度:11℃

一起住院的李阿姨和王大叔

2014年春天,我因肺感染住院时,隔壁床住了一位姓李的阿姨。

如果不是生了病,李阿姨和王大叔的日子应该很滋润。他们的女儿已经出嫁生子,女婿的仕途稳步攀升,临近退休的年纪,眼看着就是养花种草、含饴弄孙的逍遥快乐了。

可是忽然有一天,腿痛难忍的王大叔去医院一查,发现肌酐高达1200,接踵而来的就是住院、透析,不得已提前办了退休,李阿姨也请了长假照顾。

某天医生查房,来的是返聘回来的老主任。老主任进了病房,看到忙前忙后的李阿姨。他盯著她的眼睛看了半天,只留下一句话,等下你来一趟办公室。

办公室里等待李阿姨的是几张检查单,血常规、肝肾功能、生化检查,看上去像常规体检,可她拿起那几张纸片时,心里飘过了乌云。

山雨欲来风满楼。

做的是加急,一小时就出结果了,出乎意料的是,李阿姨的肌酐也临近1000。也就是说,夫妻俩同时得了尿毒症。

不知道他们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也许他们也曾相爱时说过“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吧,但肯定想不到会是以这样的方式去兑现。甘已经同了,苦也已共了,今生今世,也算得上情深似海了。

两个人一起住进了医院,分属男女不同病房,除了睡觉几乎时刻黏在一起了,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热恋时光。他们同时做瘘(透析通道,即在手臂血管将血管相连),两个人的左手都吊了起来,做事不方便。好在各自都还有一只手,拧毛巾也好,扭瓶盖也罢,两只手相互配合,便不觉得有多困难和痛苦了。

我们遭遇厄运,怕的也许不是吃苦受累,而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不理解。好在,他们境遇相同,彼此感同身受,有了婚姻做底色,理解为支撑。爱情,反而在风雨三十年后焕发出新生,成为匆忙余生里的一份温暖慰藉。

他们的脸上,的确很少见到普通病人的沮丧和失落,王大叔窜进女病房时,总是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给老婆送来一块饼,打来洗脚水,或是在傍晚时买一枝不太新鲜的玫瑰。李阿姨总是低头一笑,两张沧桑的脸上,满满写着的,都是爱情。

当初我也该反对他们在一起的

那个男孩移植后肺感染,情况不太乐观。

我去水房打开水,正好遇到了他的母亲。也许是瞧着我和她的儿子年纪相仿,那位母亲主动问起了我的情况。听完后她长叹一声,说自己的儿子和我同龄,现在还前途未卜。

这样的压抑和失落,在这个楼层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的安慰廉价而无力,正要离开,只听见她低低叹一声:“他媳妇还怀着孩子呢,以后可怎么办?”

我的脚步停了下来,心被故事牵扯着。爱上一个绝症少年,结婚怀孕,不知那是个怎样的女孩。

故事是男孩的母亲说给我听的,从校服到婚纱,从健康到疾病,大写加粗的不离不弃。

两个人是校园情侣,大三时男生发病休学,本打算断绝关系以免拖累姑娘,女孩却执意不肯放手,甚至东奔西走地为他筹款,最终凑足了手术费。

然后,父亲捐了肾,手术顺利完成。两人回了学校,安安稳稳毕了业,女孩的父母却坚决反对两个孩子的结合。

原因很简单,只有一个肾的年轻男孩,难以撑起家庭重担,而且朝不保夕。

可姑娘铁了心要嫁,不惜与父母闹翻,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操持家务、赚钱养家。可就在临盆不到三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又将男孩送进了抢救室……

母亲说到这里就停了,她嗫嚅着说:“早知如此,当初我也该反对他们在一起的。”她擦了一把眼泪,轻轻一笑,便拎着暖壶出去了。

我的眼眶也有些湿润,除了默默祝福也别无他法。

但我相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哪怕吃尽了苦头,姑娘也不会后悔年轻时的义无反顾。

因为爱,从来都不是一件能够清楚计算出成本、收入与亏损的事。

有你在,不怕死,也不怕活着

在医院两次见到杨婆婆和江爷爷这对老夫妻,前后距离不到10天,第一次据说是因为杨婆婆感冒,结果刚出院回家没几天又腹泻,江爷爷二话不说,又带着老伴儿匆匆赶到了医院。

杨婆婆已经病了许多年,四十几岁时,肾病缠上了她,断断续续二十多年,病情恶化换了肾,中间几次感染排异,无数回死里逃生。

她靠在床上,平静地说给我听她的故事,只字不提老伴,但她不时看向他的眼神里,有浓浓的依赖和疼惜,那证明得了两个人之间的爱情。

有趣的是,病人杨婆婆身材发福,江爷爷却瘦成一道闪电。

也难怪,江爷爷忙着打水打饭,输完液便推着老婆下楼溜达。没事的时候,又想着给老婆做按摩。即使夜里睡着了,只要老婆一声咳嗽,他就马上惊醒起身查看。

这样的模范丈夫,真真羡煞人也。

可杨婆婆说,他们年轻时,也是吵吵闹闹过日子的。发病时自己怕拖累了丈夫,拟好了离婚协议书却被江爷爷一把撕碎。他红着眼睛,只说了一句“砸锅卖铁也要把你治好”,便陪着她四处颠沛流离,一脚踏进命运的凶多吉少里。

可日子过着过着,竟然也走到了白头。

“他原本有70多公斤呢,现在……”说话间江爷爷已经端了洗脚水进来,口中说道:“该泡脚了,对血脉畅通有好处。”

病房的灯已经熄了,他们的床边亮起小小的壁灯,昏黄的温馨笼罩住了窃窃私语的两个人。不知怎的有句话浮上我心头,“有你在,不怕死,也不怕活着”。

这样的夫妻,大概一辈子都没说过“我爱你”,但爱情始终流淌在他们身边。他们的爱,看不见摸不着,但始终都在。

别怕,我给你一颗肾就是了

被移植到她体内的那颗肾脏,来自于她的丈夫。得知妻子患病时,丈夫只是握紧了她的手,轻声说一句:“别怕,我给你一颗肾就是了。”

只住了我们两个人的病房静悄悄的,沉寂的夜色遮住了她的面容,我听见她的声音带了一丝哽咽。

她是一名中学教师,丈夫也是,年轻时两人同教一个班级,一来二去的,就擦出了爱情火花,结婚生子,都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而然。

病魔来得突然而迅猛,她在课堂上晕倒,醒来时仿佛下一世已在仓促间开始,所有的欢乐和幸福都被搁浅在前生了。那时她还不算老,唯一的女儿刚刚上初中,生死未卜的凄惶让她完完全全变了模样。

对于丈夫提出的捐肾,开始时她是极力反对的,深知自己已是拖累的她,无法说服自己接受这个男人的生命馈赠。可他铁了心,独自咨询了医生,意外得知夫妻捐献器官效果仅次于亲子捐献。他欣喜若狂,发动了认识的所有人来劝她。

对生命的尊重,对爱情的信仰,将这一个救妻的故事渲染得轰轰烈烈。可是进入手术室前,他只是握了握她的手,轻声说:“我送过你玫瑰花、戒指,再送你一颗肾又有什么大不了?我的命都是你的啊!”

她泣不成声,躺上手术台前,心里想着的是,他的肾脏马上要来到她的体内,从此以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生一世,再不分离。就如同多年前的那天,他掀开了她的头纱,在所有亲朋好友面前许下誓言,“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健康还是疾病,我都爱你、尊重你,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

猜你喜欢

  • 流产的绑架

    小编为大家带来鬼故事:流产的绑架一个弱女子面对两个劫匪的故事,以惊险开始,戏剧性收场。的士东绕西转了个把小时,我渐渐感觉有些不对劲,车上除了司机,后座上还有一个男人。在我上车的时候他有可能是趴着的,我没有看见。很显然,我被劫持了!但很快,我

  • 两个懒汉的故事

    传说在古埃及有一个懒人村,村里的老老少少都特别懒,村里最懒的人叫刘大毛,他有个姑父住在旁边的勤劳村里,有一日他决定去投奔姑父,姑父热情地接待了他,可时间一长,姑父有点讨厌他了。因为这个人实在懒得什么事也不肯干,他姑父忍无可忍了,把他赶出了家

  • 发生在元宵节的历史往事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有关一年一度“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节,历史上曾留下了许多故事。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简文帝就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

  • 门神的来历,门神的民间传说故事

    据说有这么一段传说: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城里有位课卦的先生,名叫袁守诚,专为人算命,据称能知阴阳,断生死。这人的来头倒也不简单,是那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而袁天罡,则是唐朝有名的星相家,曾经发明了流传至今的称骨算命法。有一群在长安

  • 鸣沙山的传说故事

    鸣沙山,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乃楞格尔草原交汇的地方。鸣沙山,顾名思义,就是会发声的沙子堆积成的山,说是山,其实也就是一大堆沙子而已。沙山的四周是广袤的草原,无边无际的湿润和绿色中突兀地屹立着一座寸草不生的沙山,它的魅力就在于会发声和堆

  • 星星峡的传说故事

    由甘肃进入新疆要经过星星峡。星星峡并非峡谷,而是隘口。它是由河西走廊入东疆的必经之处。素有新疆东大门“第一咽喉重镇”之称。星星峡是雄踞于丝绸古道上的险关要隘,四面峰峦叠嶂,一条S形的山路蜿蜒其间,两旁危岩峭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

  • 程颢妙破讹诈案

    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8 年)担任监察御史的洛阳人程颢,在当山西晋城县令时,曾以寥寥数语破了一件讹诈案。当时,有一个姓张的财主得急病死了,棺木埋葬后的第二天一早,有个老头来到他家门口,对着财主唯一的儿子说:“我是你父亲,现在我

  • 驯鸡能手贾昌的故事

    公元780年的一天,长安(今西安)许多市民在骊山脚下等着看一场特技表演。一会儿,一个英俊少年领着一群雄鸡进场了。少年个头不高,头戴花帽,身穿锦袖短褂和绣花长裤,手里拿着用羽毛扎制的短鞭。少年在场中站定,向众人挥手致意。然后挥动短鞭,雄鸡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