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彭玘讨山贼

彭玘讨山贼

收录日期:2025-08-08 01:41:13  热度:9℃

“天目将军”彭玘,原来颍州团练使,东京人氏,累代将门之子,使一口三尖两刃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牤牛山力斩山贼有功,当了颍州团练,名声大震。不然,双鞭呼延灼领兵讨伐水泊梁山,是不会选他当副将。

相传,颍州有座牤牛山,山上娶集着一帮强人,为首的唤做“红缨大王”。红缨大王骑红马,披红甲,头戴红缨盔,因此而得名。

此人武艺高强,善使回马枪绝招,无人能破。为此气焰十分嚣张。

红缨大王心狠手辣,残忍至极。每隔一两天,他都要吃一颗人心,奸污一名良家女子,害得当地百姓纷纷逃离家园。

当时,彭玘的父亲任颍州统制官,几次率兵征讨,由于年老体衰,都没能剪除这一祸患。老将军痛心疾首,建议知府大人悬赏召募颍州团练使,谁能拿得红缨山贼,谁就当此大任。

消息传出,不少志士武豪前来除贼,不是被其所伤,就是大败而回,红缨山贼一时无人能敌。

一天,彭玘从东就来看望老父亲。听说此事后,不由得义愤填膺,这山贼如此残暴狂妄,这还了得!当即就想上山擒贼。

老父亲见儿子有如此胆气,很是高兴,但红缨大王的武艺他已领教过。他担心儿子不是红缨大王的对手,提出要亲自检验一下儿子的功夫。

那年彭玘二十二岁,生得膀阔腰圆,威风凛凛。彭玘从小学艺,拜过不少名师,他到底有多深的功夫,父亲还没领教过。

闻听父亲要试他武艺,彭玘来了颈头,胸脯子一拍说道:“刀枪箭棒,拳脚功夫,来哪样?”

岂料父亲什么也不要看,伸手拿过一把鸡毛掸子,顺手拽下一根羽毛,托在手上,说道:“孩子,如果你一刀能斩断这根鸡毛,就算你真有功夫了。”

彭玘知道。父亲的这招儿十分厉害。刀斩鸡毛,劲大了斩不上,劲小了斩不断,全凭深厚的内功。这才是考验他的真功夫。

彭玘正想让父亲检验一下他的学艺情况,点头说好。父亲口吹羽毛,羽毛飘飘摇摇飞向空中,彭玘拿过那把三尖两刃宝刀,气贯刀刃,挥刀削去,羽毛断为两截!

父亲暗暗喝彩,但他不露声色,引彭玘来到院中,院中香椿树上,一只知了叫得正欢。父亲道:“你一箭能射死它吗?”

彭玘看了眼树上的知了,不以为然地说:“小菜一盘!”说着,进屋拿来了箭,搭箭便射。

这时,父亲说声:“等等。”地上拣起一块砖头,冲树打去。知了受惊,“吱”一声飞向空中。父亲大声说道:“射!”

彭玘也没言语,举箭一瞄,“嗖——”雕翎射出,知了应声而落!

“好!”父亲满脸笑开了花,终于忍不住夸奖了一句儿子。

两番试艺,彭玘显露真功,父亲这才欣然答应了儿子。为了把握性更大些,父亲又给他讲了红缨大王的绝手功夫——回马枪的情况。如果破得了他这一枪,此贼便可拿获。于是,父子二人来到演武场,实地演练起来……

七天之后,彭玘这才上山。为了慎重起见,父亲率兵二百,紧随其后。

这些日子,红缨大王连胜数人,正自得意没有对手,见山下有人讨阵,根本不把讨阵之人看在眼里。喝声:“孩儿们,披挂了!待我斩了此人下酒!”

红缨大王披挂整齐,手提一杆浑铁长枪,足跨赤炭马,冲下马来。

高声喝道:“是你活得不耐烦了?我这两天正愁没有下酒菜呢!”喝罢,拈起手中长枪,直刺彭玘。

彭玘舞刀来迎,怒声喝道:“你这该千刀万剐的恶贼,休出狂言,拿命来!”

二马相交,兵器相撞,山前跑马场上,便厮杀在了一起。二人各使神功,一个刀挥如练,杀得寒光闪闪;一个枪扎如雨,刺得石破天惊,转眼杀过五十回合不分胜败。双方各自擂鼓助威,好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

红缨大王自从战山以来,还没有碰到过如强硬的对手,心里不由得胆怯起来,枪力渐渐不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觉得再战下去决不会捞到什么便宜。虚晃一枪拨马便走,他要用自己的拿手好戏来杀死对手。

彭玘知他是佯败而去,便提防着向前追去。跑不多远,只见红缨大王腿夹马肚,跨下马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飞身而起,光见四蹄跑动,实际不往前行,刚好彭玘追了个马头衔马尾。红缨大王见时机已到,回身杀了个回马枪,挺枪直刺彭玘咽喉。

这一招实在厉害,幸亏他与父亲演练了一招“蹬里藏身”,只见他身子一闪,藏到马肚之侧,躲过了这致命一枪,顺手捅出手中三尖刀——他这两招是连环着演练的,刀尖正好刺在马屁股上。战马负疼,“咴儿”一声暴叫,箭一般往前窜去。

彭玘岂能容他跑脱,身子复位后,摘下身上铁弓。搭箭便射,嗖——一箭正中后心,红缨大王“哎呀”一声,晃了两晃摔下马来,彭玘策马赶上,补上一刀,砍下脑袋!

彭玘为民除害后,百姓们无不笑逐颜开,感恩戴德,彭玘名字一时传遍颍州千家万户。

猜你喜欢

  • 麻雀和蝙蝠

    有一天,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照常给女儿讲故事,讲的是麻雀和蝙蝠比谁捉的虫子多。他说:“麻雀忙啊忙,忙得不可开交。可蝙蝠却安心睡着大觉,一直到天黑才起来捉虫子。”这时,女儿好奇地问:“爸爸,天那么黑,蝙蝠看得见吗?捉的虫子会比麻雀多吗?”“嗯

  • 超过一斤啦,足足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来水没普及,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全是从河里挑水吃。那时家家都有一口大缸,明矾是生活必备品,市场上到处买得到。水装满缸后,敲一小块明矾放进水缸,再用竹杆在水缸里搅上几分钟,很快水里的泥沙、杂质就沉淀到水底,水变得清澈透明起来。

  • 梦游荒郊外

    我生在改革的春风之初,长在改革的一片大浪潮之中。用我舅公的话来说,俺打小就一直都沐浴在这疯狂的年代,以后长大定然也是一个“疯”人。人们也许以前被管制太深了,这一放松竟然抓狂起来。挣钱成了光明正大的好事儿,人人都想着钱,都削尖脑袋向着小康冲去

  • 如法炮制

    小王在建设局工作已经有五个年头了,职位还是个副科长,一直得不到提升。这也不怪他,小王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人际关系也还不错,只是局里一直没有空缺。最近他得到消息说科长要调走了,这下他甭提多高兴了,机会终于来了。早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得

  • 祥林嫂再嫁

    鲁迅先生在旧历年的年的年底又回到了他的家乡鲁镇,虽然是故乡,然而已没有家,鲁迅先生只得暂寓在他的本家鲁四老爷(他称为“四叔”)的宅子里,鲁迅感到惊喜的是,鲁老爷子这次不骂康有为了,骂起“四人帮”来了,两人相谈甚欢,但骂完“四人帮”,鲁四老爷

  • 青林表妹

    为什么都要进入我的梦中,非让回忆拉扯着伤痛。回忆,是一壶青梅煮的酒埋藏了二十来年,现在品味依然酸楚依然上头。青林是我表妹,属相上我俩相差一岁实际她只比我小了五个月,说是表妹其实我和她并没有一点血缘关系。我刚出生不久,亲生父亲就病逝了,迫于生

  • 老成

    (一)故事还要从一个夏天说起。但对于一直住惯了东北的我来说,夏天相当令人心烦的,太阳像火炉一样狠狠地煎烤着大地上的可怜的人们。因为经济不景气,我也光荣的失业了。闲极无聊,坐于窗户边发呆。忽接到小志的电话,心里不禁一阵惊喜。小志是我在大学期间

  • 如此的商标

    儿子的婚期就在明天,当我再次检查准备工作的时候,才猛然发现招待“送客”的餐具还没有准备好。这一发现,把我惊出了一身冷汗,要不然,明天还不知道要出大的漏子呢。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结婚这一天,新娘子家要派家中的两位长者,陪送新娘子一起到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