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不合人情,切勿重用

不合人情,切勿重用

收录日期:2025-08-08 09:37:10  热度:8℃

齐国宰相管仲瘸了,齐桓公问他:“群臣当中谁可以做相国?”

管仲说:“只有君主您最了解您的臣子了。”桓公说:“易牙如何?”管仲回答:“他杀死自己的儿子来顺从国君,不合人情,不可任用。”桓公问:“开方怎样?”管仲回答:“他背弃自己的父母来顺从国君,不合人情,不可亲近。”桓公问:“竖刁呢?”管仲回答:“他阉割自己来顺从国君,不合人情,不可宠信。”管仲死后,齐桓公没有采纳管仲的意见,还是任用了那三个人,于是,这三个人包揽大权。桓公死后,易牙和竖刁借助宫内有权势的人杀死了诸位大夫,立公子无诡为齐国国君。太子昭逃亡到宋国。在这之前,齐桓公病重在床,五位公子却各自结党争夺君位。桓公死后,几个公子互相攻打争战,宫中无人主事,也没有人敢去料理桓公尸体。桓公尸体丢在床上六十七天,尸体腐烂,所生蛆虫都爬出了门外。

齐桓公为什么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错了人。他只看这三个人对他个人的表面态度,而没有客观冷静地考察分析他们的真实品格,没有看破他们的险恶用心。更为严重的是,管仲已经明确地点出了要害,他仍然执迷不悟。管仲之所以不同意重用这三个人,归结起来就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合人情”。用人用人,起码要用正常的人。易牙为了讨好国君,居然可以杀死自己的儿子,可见此人心地之残忍。一个连自己亲身儿子都忍心杀死的人,他会真心忠于国君嗎?他会顾及他人生命吗?他会把国君的生死看在眼里吗?开方为了顺从国君,居然背弃父母,竖刁为了迎合国君,居然可以残害自己的身体。《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毁伤身体本身就是一种不孝的行为,何况是自己残害自己呢?一个不孝父母、不爱自身的人,他会真心去爱国君吗?他会诚心善待他人吗?轻率任用心地残忍、无情无义、阴险狡诈之人,怎能不给自己招来祸患呢?

当今社会,像易牙、竖刁这样为了讨好上司而做出如此残忍之事的人可能没有或者极少了,但是,类似开方那样背弃父母,或者做出种种违背常情之事的,可能仍不少见。比如个别女性宁愿牺牲自身尊严陪床、个别下属宁愿牺牲健康陪酒以换得上司重用的情形也不少见。要想杜绝类似不合人情之事,一方面需要个人提高自身素养,一方面也要依靠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

任用之事非儿戏,不合人情用不得。

猜你喜欢

  • 一个也不能少

    一次,莱比锡监狱的监狱长罗伯特达曼向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巴赫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到监狱为囚犯们表演。莱比锡监狱仅有7名犯人。而且,这次演出没有任何报酬。从柏林到莱比锡,路途遥远,往返需要十几个小时。但巴赫没有计较这些,爽快地答应了。演奏的地点在

  • 给诺贝尔家带小孩的人

    1996年,诺贝尔家族一行三百多名成员,浩浩荡荡,前往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参观。负责接待工作的,是圣彼得堡市的一位副市长。他个子不高,精力充沛,给人一种非常精干的印象。这位副市长还有一个身份:兼任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负责全力推动该市引进外资工作

  • 为了8000双渴望的眼睛

    1942年的一天早上,波兰医生拉佐斯基像往常一样打开了诊所的门,天灰蒙蒙的,街上没有几个人影,眼前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拉佐斯基长叹一口气,自从纳粹占领洛斯瓦朵小村后,这个美丽的小村就面目全非了。家人曾劝他离开,可是拉佐斯基却舍不得纯朴的村民

  • 弗兰克林的白球鞋

    弗兰克林要代表班级去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了,可是他连一双完好的鞋子都没有,他实在无法想象穿着破旧不堪的鞋子站在演讲台上,接受全校师生的瞩目,会是怎样的尴尬。弗兰克林想要让妈妈给自己买一双新鞋子,可一想到妈妈常年帮人洗衣而皲裂的双手,想到弟弟妹

  • 女管家当上国务卿

    1978年,美国吉米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雇佣了一位称心如意的女管家。她不仅做事精明干练,为人也相当忠实可靠。有一次,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由于连续乘飞机到一些国家访问,感到有些疲惫不堪。回到家里之后,他想睡一个好觉

  • 任人唯才的华盛顿

    美国开国元首华盛顿十分爱惜人才,总让身边人举荐能力出众的青年才俊,以增强陆军的战斗力。一次军事会议后,格林将军向华盛顿举荐一个名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人。此人是炮兵连的连长。在几次战役中,这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指挥得当、沉稳老练,有效击退敌人

  • 良知和良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成为美国《星报》的一名战地记者,在战场上,他多次出生入死,深入到战场第一线,采访到许多有价值的新闻。1941年3月,海明威决定亲临中国战场,向全世界报道日寇法西斯的暴行。有人劝他不要去冒这个险,中国战场很残酷,你

  • 狠点没什么不好

    1926年,还在北京大学国文系学习的陆宗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学习的第一天,陆宗达想象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并没有出现,而是黄侃给了自己一本《说文解字》。陆宗达翻开一看,顿时傻了眼,整本书中竟然没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