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赶驴宰相

赶驴宰相

收录日期:2025-08-08 04:24:32  热度:9℃

王及善有个很拽的老爸,叫王君愕,被封为大将军,跟随李世民征高丽,死了,封为邢国公。所以王及善一生下来就是个小公爵。长大后,太子李弘提拔他当了个左奉裕率的闲官。李弘对杂耍很有兴趣,可是专业杂技演员的表演看多了也腻,就提议让在座的大臣们挨个“掷倒”。“掷倒”估计就是倒立,俗称拿大顶,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有些技术难度。可是太子殿下想看,谁都不敢拂逆。

轮到王及善了,死活不肯拿大顶,反而跟太子李弘很不客气地说:倒立这种活儿是伶人应该做的,不是我们这些国家干部应该做的,我们都大头朝下了,还有脸帮太子您做大事吗?李弘听了也不好意思,忙说:诸位爱卿,都正过来吧。

王及善勇拒太子不肯拿大顶的英雄事迹传到了高宗李治的耳朵里,李治觉得此人有种,下旨赐绢百匹。后来越看王及善越喜欢,就把他叫到身边听差,升为三品。另有一待遇独有:别的大臣若是不召见是不能进李治卧室的,唯独王及善可以佩刀陪在皇上身边。到武则天执政期间,王及善看不惯张易之哥俩,屡次上表要武氏约束着点,弄得武则天很不高兴,说你年纪大了,就不用每天来上班了。王及善很郁闷,跟狄仁杰他们说,有我这样的宰相吗?连天子的面都见不着,说完就上表乞骸骨。不许,相反还让他当了文昌左相。王及善活到八十二岁才死。

新旧唐书中均记载,王及善这人水平不高,不过为官清正,有大臣节。《朝野佥载》中说,王及善做中书令的时候,在国家大事上没什么作为,只是对考勤抓得比较严。他规定手下官员不许骑驴进城上班,长安城的居民时常见到一身穿朝服的白胡子老头追着驴满世界跑,搞得全城的驴子见了他都紧张,搞得长安城风雨如晦驴鸣不已。官员们不敢找驴代步,又怕点卯迟到,只好鸡鸣即起,私下里就叫他“赶驴宰相”。

当时狄仁杰尚未拜相,很瞧不上王及善和豆卢钦望这二位上司。某次听到王及善和豆卢钦望二人当着下属玩虚伪,说“某无材行,滥有此授”,狄仁杰嘴损,就调侃道:二位大人“长行”玩得很地道啊,怎么能说没材行呢?太谦虚了。王及善和豆卢钦望相视苦笑,赶忙说今天天气……哈哈哈……

“长行”是风行唐朝的赌博技法,彼时众多王公大臣玩这个上瘾,“辍饮食、忘寝休、废庆吊”,所以有时皇上上朝见不着人,就知道大臣们都去玩长行了,转身回宫,把妃子们都喊来,说“今天不用上班啦,咱接着玩!”

猜你喜欢

  • 骗子真傻

    周末在家休息,可是电话却不合时宜的响起,我拿起来一看,是个陌生的电话号码,该不是骗子吧?迟疑的接通了电话:喂,谁啊?”你好啊,吃过饭没有啊?在干嘛呀?还记得我是谁啊?”蹩脚的广东普通话,我瞬间反应出来,真的就是个骗子

  • 阿P吹牛

    阿P喜欢附庸风雅,虽不成大器,倒也学得了一些油腔滑调,一天农忙歇息,坐在树底下乘凉的他,拿出一些烟丝,卷成一个大喇叭一样的烟筒,用干裂的眼唇湿湿纸粘上,点上火吸了一口,够劲,但仍有些耐不住寂寞,见旁边一个放牛的小孩在玩,于是跟他瞎扯起来。干

  • 都是好吃惹的祸

    在我们这古老的土家山寨里,这里山大人稀,贫穷落后。文化生活匮乏,大多数人都还很愚昧,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不过有一种对文化生活的追求理想。因而每个土家人的家庭都想把这家的孩子教育成一个有知识学问的人。虽然家里穷,但还不得不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好

  • 小便宜贪不得

    小张和妻子小玉都是爱贪小便宜的话人。这天,小张领了不少薪水,被小李知道后,硬要小张请客吃饭,小张拒绝不了,只好答应了。 小张和小李吃饭时,小张对小李说:这个顿算是我请了,可是你要记住下次你拿薪水,一定要请回我啊!”

  • 贷款

    上世纪90年代银行贷款开始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一些经商、创业的人开始向银行贷款,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贷得到。所以一些贷不到款的人就向银行信贷员行贿,久而久之就成了银行的一个潜规则。 话说大马村有一个勤劳肯干的年轻人叫张武,是开拖拉机的。他想

  • 相亲,歪打正着

    王成,打扮好了吗?”李媒婆有点不耐烦地催促。 好了,这就走。”王成边往外走边打着领带。 随着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媒婆已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李媒婆是附近村庄仅存的一个媒婆,李媒婆眼光独特,能说会道,威望

  • 结婚趣事

    这件结婚往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小山村里。那时候,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二十几户人家,家家都很贫穷。有一家人家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乔玉英已经二十一岁了,可一直还没找到婆家。别人家的闺女一到十八岁就嫁出去了,有的人家甚至女儿还

  • 职权

    一只是狗,一只是猫。 一只在晒太阳,另一只也在晒太阳,只不过狗在主人的大门前,猫在主人的屋门前。 初春的太阳暖和,晒的狗懒洋洋的伏着,猫也懒洋洋的伏着。 一只老鼠贼头贼脑地不知从那突然冒了出来,老鼠瞅了瞅懒洋洋晒太阳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