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六月,离别

六月,离别

收录日期:2025-08-07 12:59:41  热度:7℃

夏风吹,晨风醉,离别,欲泪。

六月,杨柳轻拂时,因我们而上演的一场离别剧渐渐奏响了序曲,拉开了帷幕。

五月二十八日,天气晴朗。今天照毕业相,全班六十余人站得笔直,整整齐齐,露出最美的笑容看着镜头。“咔嚓”一声,凝固了一个三年的集体,无数的美好也在瞬间定格。

六月一日,陆陆续续,有同学请假回家。最多时,教室空出了二十余张座位。有些是逃课,更多的则是回家调整心态。毕竟,高考对于我们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六月二日,所有的科目都成为了高中的最后一节。英语课时,教室里弥漫着悲伤。英语老师可亲近人,平等对待每一个同学,用她的爱让我们在英语世界里慢慢成长。所以,英语老师是我们最敬重的老师。在彼此的祝福中,流露着分别的伤感。三年师恩难忘。老师,祝福您!最真挚的祝福!

进行完2009年高考誓师大会后,学校便会放假三天,让我们休息和调节,以便用轻松心态迎战高考。可以说,今晚是我们在校住宿的最后一晚,在高中的最后一晚。于是,宿舍刚熄灯,男生们便肆无忌惮地开始了疯狂。在各自宿舍窗前扯开喉咙向着漆黑的夜吼叫,如狼般。同时,手也不闲着,抓起暖壶、脸盆使劲地扔出窗外,砸个粉碎,弄得地面一片狼藉。自由了,解放了,三年啊,终于结束了。我们激动得疯狂,疯狂得如同已经收到了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一样。

六月三日,天很热。2009年高考誓师大会举行。去年与上届高三学生参加的高考誓师大会仿佛还在昨天。而现在,一年已过,自己以高三学生的身份举起了右手,握成了拳,喊出了誓言。我们即将上战场,没有硝烟枪火,没有流血死亡,但也是那么的惊心动魄,激烈异常。高考,不是人生的根本,却是一个人成长路上不能缺少的事情。经历了,就会有个精彩的人生回忆,就会有一种收获的成长。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让我们铭刻!

六月七日,晴朗而温暖。上午九点整。高考正式开始!第一场语文。试卷浏览毕,便开始奋笔疾书。考场很安静,唯有滴答的时钟声和笔接触试卷沙沙声。随着做题慢慢进入状态,起初的紧张已消失不见。终于,将全部试题答完,轻舒口气,认认真真检查一遍。然后,等待铃响。此场结束后,并没有与同学核对答案,因为怕自己受到无情打击。数学在下午三点整时开考,而这一场对于我是最为轻松的。咱是数学白痴,一窍不通,所以我是连蒙带撞地完成了试卷,想起来,真是惭愧!

六月八日,文综,上午九点开考。发挥了最高水平。下午三点,最后一场英语开考。用一百二十分的努力认认真真答完了所有题。五点钟,铃响,结束,高考结束。我突然间很轻松,仰头长舒了一口气。为了这一次,我们奋斗了十余年,也承受了许多。此时,我们终于可以欢呼了,尽管还不知成绩,但是结束了,这就是让我们欢呼的最大资本。

六月九日,领取答案。高考刚结束,我们的心灵便要接受一次巨创。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对起了答案。半晌过后,愤然扔书,大大咧咧地说脏话——男生表现;不停抱怨,懊悔,或是抱头哭啼——女生表现。而有些同学则始终不对答案,不是他们有把握达到一本线,而是成绩低得让他们有自知之明。他们不在意答案是否正确,他们关心的是以后找一所学校上,还是找个工作做。此刻,我们要为我们的未来进行选择。我们告别了高中生活,便要自己走以后的路。为了不同的追求,走出不一样的路,一样是灿烂多姿的!

六月十二日,填报志愿。我的成绩很惨!想报考的学校不要我,要我的学校咱却看不上。难啊!有些同学很勤快,在志愿表上填了一大堆,即使知道自己不会被录取。一同学说得好,学校不录取咱,但不能阻止咱填报啊!看着志愿表上报考的学校,不由得感叹,不知道能不能收到一张录取通知书。唉!


猜你喜欢

  • 我也是偶然成为你父亲

    有一阵子我有个理想,想把儿子的言行集结出版,如同孔子的门徒记下来的《论语》,书名就叫做《子曰》,差不多也可以给大人做教材。这个想法萌发是因为一件小事。一个朋友问我儿子今年几岁,他答五岁。朋友逗他,那你爸爸今年几岁?他答也是五岁。朋友问这是为

  • “妈妈,再见”

    那一年我刚刚离婚不久,由于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想离开老家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发展。在单位请了长假,我便带着不满两周岁的儿子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在南方的一个海滨城市,我租下一间非常简陋的房子,暂时住了下来。白天我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便四处奔波找工作

  • 三双筷子

    我考上醫科大学的那年,母亲送我一双筷子——一双脏兮兮的旧筷子。我问母亲:“为什么要送一双筷子给我呢,还这么脏!再说,我在学校食堂不用筷子的,用的是勺子。”母亲说:“我送你的这双筷子,不是给你吃饭用的。”筷子不是吃饭用的?我坐在去省城的长途汽

  • 外公好酒

    外公不喜欢舅舅喝酒,也不希望我沾酒。外公说,舅舅喝上酒后,心病很多,有时候说着说着还会哭起来,他看着怪难受。外公反对的不是喝酒,而是酒风不正,每当他跟我聊起他年轻时喝酒的事,一字一句说得坚定有力。他说他无论喝多少酒,从不会胡说八道,喝大了就

  • 父亲与三轮车

    1我的父亲只有小学二年级的学历,只会蹬三轮车收破烂。我上小学时,我妈在服装厂上班,工资也是少得可怜。那时候,父亲整天喝闷酒,年纪轻轻头发竟一天天地白了。父亲没有什么本事,别的几乎什么也不会做。他长年骑着一辆破三轮车到处收废品,中午回来吃饭时

  • 二八自行车上的流年

    老家要拆迁,父亲丢掉了小院里的很多老物件,唯独对那辆已经锈迹斑斑的二八自行车“下不了狠手”,父亲说:“这自行车还能骑呢,它可为咱家出过不少力。”我和母亲理解地点点头:“就是,自行车还能用,留着吧。”父亲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转身进屋拿抹布,

  • 也有一种外婆,非要好看到老

    1945年,我外婆坐火车赶到上海来敲开外公家的门说:“莫老师,我要嫁给你。”然后他们结婚并天天吵架直到外公去世。他们分房睡觉,万事AA,吵架时惊天动地,每次必提外婆如何在“文化大革命”中冒死把外公救下来,以及外公如何被百乐门的舞女骗走了一个

  • 母亲的花园

    十年前,我的爱人巍巍从企业退休后,想做一点小生意。养花种草是我们共同的喜好,商量再三,我们决定开间花店。花店的生意倒还好,只是搭进去了我全部的业余时间。周末不是进货,就是种花、送花、挖土。更让人头疼的是,每次整理完都要淘汰一些卖相不佳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