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地产大王——李兆基

地产大王——李兆基

收录日期:2025-08-08 04:43:56  热度:9℃

地产大王——李兆基

财富档案

李兆基是香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旗下的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美丽华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等家上市公司,拥有市值超过700亿港元的庞大资产。特别是近几年,李兆基更是异军突起,业务窜升,每年的收入数字惊人,其财富总额已列亚洲首富。1995年在香港被授予“亚洲企业家成就奖”的殊荣,并名列榜首,1997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首富,世界十大富豪之四。

企业类型

房地产业。

成长记录

由一无所有到世界富豪是香港举世知名的特产。李兆基曾经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香港人的梦。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李兆基1997年的资产达150亿美元,是当时亚洲最富有的人,也是世界第四大富翁。但这些年来,由于房地产的不景气,李兆基曾经的辉煌已经有些黯淡了,许许多多的后来者、电子新贵已经在后面追赶着他,当香港其他房地产巨头在繁荣时期就开始进行多样化投资的时候,李兆基一门心思都花在房地产上。现在,房地产倒成为一大负担。他在思索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但不管怎么样,他都是李兆基,那个曾财富档案李兆基是香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旗下的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美丽华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等家上市公司,拥有市值超过700亿港元的庞大资产。特别是近几年,李兆基更是异军突起,业务窜升,每年的收入数字惊人,其财富总额已列亚洲首富。1995年在香港被授予“亚洲企业家成就奖”的殊荣,并名列榜首,1997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首富,世界十大富豪之四。

企业类型

房地产业。

成长记录

由一无所有到世界富豪是香港举世知名的特产。李兆基曾经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香港人的梦。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李兆基1997年的资产达150亿美元,是当时亚洲最富有的人,也是世界第四大富翁。但这些年来,由于房地产的不景气,李兆基曾经的辉煌已经有些黯淡了,许许多多的后来者、电子新贵已经在后面追赶着他,当香港其他房地产巨头在繁荣时期就开始进行多样化投资的时候,李兆基一门心思都花在房地产上。现在,房地产倒成为一大负担。他在思索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但不管怎么样,他都是李兆基,那个曾经带给人们无数惊喜的创业者。

日本投降后,看到儿子将自己的事业打理得如此出色,李介甫也很满意,但顺德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对于李兆基而言,他希望到一个更大的地方去开拓自己的事业。

1948年,李兆基怀揣着1000元钱,独自来到了东方明珠——香港,这个美丽朝气的城市。他有信心以他的金银业看家本领闯天下。

当时的香港中环文咸东街,足足有二三十间金铺银店,专营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等生意,业务性质跟李介甫在顺德的永生银号没有分别。李兆基来到香港之后,开始在那些金铺银店挂单做买卖,凭着自己对黄金的熟稔和市场的把握,李兆基很快就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有了本钱,他又开始做五金生意,搞进出口贸易,钞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钱对他来说,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幼年时对钱的追求,到这时已开始得到报偿,可不知为什么,他对这些生意始终提不起兴趣,面对着流水般涌来的钞票,他的不安心理与日俱增。

后来李兆基回忆当年生活时曾说:“我七八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已耳濡目染,后来在银庄工作,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元券等,都可随着政治的变迁,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令我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于是,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兆基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选择了地产,走上了一条日后为他带来无量前途的实业之路。

房地产王国

二战之后的香港人口激增,工商业日益发达。1954年政府公布:全港经营登记的工厂共有2494家,属下工人11万多,未曾登记的工厂工人,数目逾10万,增幅较去年接近一倍。李兆基并不认为政府建设楼宇的步伐能赶得上民生的迫切需要,他看准时机,准备大干一场。

1958年,李兆基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郭得胜、冯景禧共同组建永业企业公司,开始他们向地产业的进军,有人将此喻为港式“桃园三结义”。的确,他们虽然没有像刘关张3人那样地起誓结义,却也在香港商场上留下了一段好朋友同心协力共创大业的佳话。

3位好友中,郭得胜年龄最长,经验丰富,老谋深算;冯景禧居中,精通财务,擅长证券;李兆基虽然最年轻,却足智多谋,反应敏捷。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桩生意,就是买入沙田酒店,然后再以低价收购一些无人问津而又富有发展潜力的地皮,重建物业出售。他们“分层出售,分期付款”的推销方式颇受市民欢迎,结果效益显著。“永业”初涉地产便一炮打响,站稳了脚跟,郭、李、冯于是声名大震,得到了“三剑侠”的赞誉,而李兆基因为年龄最小,被称为“地产小侠”。

1963年,“三剑侠”在永业企业公司的基础上,又合资创建“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新”字取自冯景禧公司“新禧”的新字,“鸿”字取自郭得胜鸿昌合记的鸿字,“基”字则直接取自李兆基的名字。“新鸿基”的班底,仍然推年长而又德高望重的郭得胜为主席,手疾眼快,做事果断的李兆基则出任第二把手,当了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兼总经理。

此时,“三剑侠”已有5年合作经历,在竞争激烈的地产界也摔打了5年,此次重组新公司,尽管只有300万港元的实际资本,规模不大,却是雄心勃勃,欲与其他地产公司一较高低。当时,一般人开发地产多集中于商业和工业用地,即使兴建住宅楼宇,也多选大型屋村或豪华住区发展,但“新鸿基”却独具慧眼,看准了香港工商业急剧发展及青年一代多愿组建小家庭的趋势,重点发展中小型住宅楼宇。新鸿基公司因此而财源广进,事业兴旺发达。

但三个同样出色的人在一起创业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972年,李兆基辞去新鸿基地产总经理一职,只留任副主席。凭着了大约价值5000万港元的家当,他又与别人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当时,正值股票狂涨,市场被炒得天翻地覆。李兆基不失良机,以每股1.7元的价格将面值1元的永泰建业股票上市,实收股本2532.4万港元,大赚了一笔。

但没过多久,次年3月,狂飚之后的股票市场大崩溃,地产也同时陷入了低潮,李兆基没有像别人赶紧撤退,而是不慌不忙,趁旧楼价格和土地价格大跌,迅速将股票上赚来的钱买进物业,变成实物。这样,就在不少人盲目投资股票,陷入破产境地的时候,聪明的李兆基又大赚一笔。

1975年,李兆基终于开创了自己的王国——恒基兆业有限公司,自任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公司成立之初,并未上市,只是一家资本1.5亿港元、拥有20个地盘的小公司。但李兆基却非常高兴,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企业。

李兆基在地产界,以先声夺人见称。曾有人评论:“长江实业”雄才大略,“新鸿基地产”稳健有的需要。摩尔提出,计算机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高额利润并将获得的资金再投入到下一轮的技术开发中去,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而摩尔的口头禅就是“改变是我们终身的热爱”。

在摩尔定律的指导下,英特尔公司好戏连台,1971年对外公布了世界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宣告了“一个集成电子新纪元已经来临”。1974年,又推出了微处理器8080。“8080”被专家们称赞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微处理器之一,也正是从8088开始,个人电脑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同时增发12亿新股,至此,“永泰”以“恒基发展”的新面目出现,与“恒基地产”并列为“恒基兆业”集团的两大公司,成为李兆基的左膀右臂。

从1972年李兆基自立门户开始,短短20年时间,他就把一个仅有20多个地盘、数千万港元资本的小地产公司发展成一个拥有数百个地盘、币值达600亿港元的庞大的地产王国。从香港九龙到中国内地、大洋彼岸,“恒基兆业”的地盘遍布了整个世界。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不懂外文、只有小学学历却能够点石成金的传奇人物——李兆基。

成功后的思索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平空而来的,李兆基也是这样。少时的经商经历让小兆基从小就聪慧早熟,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和计数力。恒基辖下的地盘、面积、入价,可供发展什么物业,他都了如指掌。并且计数快且准,是地产行里有名的“铁算盘”。如今,李兆基虽已年近70岁,但对恒基兆业的地产项目仍亲力亲为,经常在公司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有时还亲自指导绘图、设计,常常将自己代入为一个用户,设身处地考虑住宅怎样设计才更实用,小至门在哪里开,窗在哪里设,他都有自己的见解。至于哪个区域适合发展什么地产项目,他更以目光准确而享誉香港地产界。

房地产市场一向变化莫测,尤其香港地产几十年来起伏跌宕,但李兆基是见怪不怪,处之泰然。他的需要。摩尔提出,计算机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高额利润并将获得的资金再投入到下一轮的技术开发中去,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而摩尔的口头禅就是“改变是我们终身的热爱”。

在摩尔定律的指导下,英特尔公司好戏连台,1971年对外公布了世界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宣告了“一个集成电子新纪元已经来临”。1974年,又推出了微处理器8080。“8080”被专家们称赞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微处理器之一,也正是从8088开始,个人电脑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同时增发12亿新股,至此,“永泰”以“恒基发展”的新面目出现,与“恒基地产”并列为“恒基兆业”集团的两大公司,成为李兆基的左膀右臂。

从1972年李兆基自立门户开始,短短20年时间,他就把一个仅有20多个地盘、数千万港元资本的小地产公司发展成一个拥有数百个地盘、币值达600亿港元的庞大的地产王国。从香港九龙到中国内地、大洋彼岸,“恒基兆业”的地盘遍布了整个世界。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不懂外文、只有小学学历却能够点石成金的传奇人物——李兆基。

成功后的思索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平空而来的,李兆基也是这样。少时的经商经历让小兆基从小就聪慧早熟,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和计数力。恒基辖下的地盘、面积、入价,可供发展什么物业,他都了如指掌。并且计数快且准,是地产行里有名的“铁算盘”。如今,李兆基虽已年近70岁,但对恒基兆业的地产项目仍亲力亲为,经常在公司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有时还亲自指导绘图、设计,常常将自己代入为一个用户,设身处地考虑住宅怎样设计才更实用,小至门在哪里开,窗在哪里设,他都有自己的见解。至于哪个区域适合发展什么地产项目,他更以目光准确而享誉香港地产界。

房地产市场一向变化莫测,尤其香港地产几十年来起伏跌宕,但李兆基是见怪不怪,处之泰然。他自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风暴及后来世界经济的动荡,香港地产市场一直在走下坡路,近期有分析人士指出,李兆基的公司已经连续4年利润下滑,预计今年还会进一步下降。数据是枯燥的,也是最无情的,截至去年11月份,恒基兆业的股价还不到1996年同期高峰时的86港元的1/3。更可怕的是,据《远东经济评论》估计,李兆基的个人财富已经下降至46亿美元左右。

香港作家梁凤仪这样评价李兆基:过往无论香港地陷山摇,滔天风浪,他不动心、不移志、不外骛、不从俗,总之楼照起,地照买,最终就是名照升,钱照赚。但今天的市场是无比残酷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希望李兆基能够早日拓展自己的市场,将他的“恒基”辉煌继续进行到底。

成功秘诀

富有的家庭背景,从小的商业浸染。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经营战略。

不取不义之财。

猜你喜欢

  • 接受痛苦

    人生中,我们经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痛苦和挫折。有些痛苦来自于失去,失去亲人、朋友或者是失去自己珍视的事物;有些痛苦来自于失败,无论是事业上还是个人生活中的失败;还有一些痛苦则来自于疾病、伤害或者其他不可控制的因素。痛苦是我们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 三张饼四个人的平均分配法

    三张饼四个人的平均分配法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有四个好朋友,他们的名字是小明、小华、小杰和小丽。他们喜欢在一起玩耍,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困扰。有一天,他们决定尝试一种挑战,那就是如何将仅有的三张饼平均分配给每个人。这三张饼看起来非常美味,散发着

  • 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

    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修养,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深奥的词汇。它不仅指的是一个人的修养水平,更是一个人内心的修养。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修养是一个人的第二身份。”这句话是何等的深刻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修养。修养并不仅仅是指外在的举止和礼仪,更

  • 爱赢得一切

    爱赢得一切一直以来,人们对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渴望。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整个社会中,爱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爱是两个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纽带。当两个人真心相爱时,他们会为对方付出一切。他们愿

  • 当卑微转身

    当卑微转身小时候,沙尔是村子里最卑微的孩子之一。他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一名辛勤工作的农民,母亲则精心照料着家务和孩子们的需求。尽管生活艰辛,沙尔从小就有着一颗坚强的心,他不断努力学习,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每天清晨,沙尔起得比其他孩子

  • 99一族

    99一族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有一群特殊的人们,他们被称作“99一族”。他们的名字源自于他们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的工作习惯。他们是浪漫经济时代的产物,他们的追求超越了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将工作本身当作一种追求和生活方式。99

  • 人生不需要太多的行李

    人生不需要太多的行李人生如同一次旅行,我们都是旅人,背上行李,踏上不同的征程。然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是否能够反思一下,我们真的需要背负太多东西吗?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性地将物质和财富等同于幸福。于是,我们拼命奋斗,不断追逐着更多的金钱

  • 爱之链

    爱之链人们常说,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连接人们的心灵。就如同一条无形的链,它紧紧地将我们相互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这些情感纽带都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亲情,是最早也是最为牢固的一种爱之链。它始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