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白鹭王国”年赚400万

“白鹭王国”年赚400万

收录日期:2025-08-07 11:34:59  热度:9℃

花光家底,要让2000亩荒地变“天湖”

梁焕林回村后,看到当地烂柯山下的一块荒地,就动心了。这里放眼望去十分荒凉,光秃秃的连一棵树都没有。他觉得这样荒废太可惜,于是决定把它打造成一片美丽的原生态湿地。衣锦还乡的他本是乡亲们眼中的佼佼者,可听说了他的想法后,大家都觉得他“简直就是个傻瓜”。

就这样,这片没人要的荒地,梁焕林一口气承包了2000多亩,然后调来挖掘机,开始挖湖养鱼做农庄。令村民吃惊的是,一天仅柴油费就要花掉2000多元,大家觉得他花钱如流水。可这并不是梁焕林唯一的惊人之举,他又在沙埔镇典三村文庆塱,花30多万元租下700多亩鱼塘,与他这块荒地距离不远。为什么又要单独租鱼塘呢?人们迷惑不解。

原来,梁焕林要养一种小时候吃过的很特别的鱼。那是1973年的一个星期天,一个同学拿了一条鱼来学校。他们11个同学吃了一条“文庆鲤”,一人吃一点,那种鲜香简直无法形容。它是水域3000亩的文庆塱独有的品种。因为水质、土壤和食物的不同,它有着独特的口感。那时的文庆鲤平民百姓根本吃不到,全部都是出口。

梁焕林介绍说,文庆鲤素以“身娇肉贵”闻名于世,因鱼侧腰长有闪闪发光的金线,游动时金光闪动,又称“金线文庆鲤”,早在清光绪时期就是贡品,被称为“岭南第一鲤”。70年代初,文庆鲤更是作为国宴名菜款待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和埃塞俄比亚赛拉西皇帝,并作为出口水产品,远销港澳和东南亚等地。所以,回到家乡的第一时间,梁焕林就去寻找记忆中的美味。可是,终于找到颇有神秘色彩的“文庆鲤”时,眼前的一幕却完全出乎梁焕林的预料。他在菜市场看了一上午惊讶地发现,它的价格从一斤12元跌到10元,还是没人要,鱼摊老板一条都没卖出去。珍贵的“文庆鲤”怎么会身价大跌,无人问津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梁焕林后来了解到,村民们都去种水稻和芡实了,鱼塘里很少有人再养文庆鲤。由于产量非常有限,慢慢地,都没有人知道这种鱼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了。再有人卖文庆鲤,大家也认为是冒牌货,根本就不认可。

如何让昔日誉满中外的“岭南第一鲤”重获新生,再次树起这块金字招牌?经过一番考虑,梁焕林专门承包了文庆塱,一边紧锣密鼓挖几千亩“天湖”,一边租鱼塘养殖被人们遗忘的文庆鲤。市场在哪里还不知道,2000多万元的积蓄究竟能让他折腾多久?当时连家人心里都没底。

沙埔镇地区鱼塘很多,但梁焕林用的方法却和别人完全不一样。为了让大名鼎鼎的文庆鲤恢复它应有的品质,他一接手文庆塱,就把大大小小的水面打通,恢复大塘,采用几百年前的老方法养殖。就是在干涸的鱼塘上播种水稻和马蹄仔等,当水稻长到30多公分高结穗时再放水养鱼,鲤鱼吃稻谷、马蹄、芡实等天然食材,这样就不用再喂饲料了。同时利用当地独特的土质和清澈的西江水,让其享受2年的自由生活。

不料这种做法又惹来一片非议。主要是成本太高,一亩地要多花1000多元钱,而且养殖时间要比普通方法长1年。面对周围的议论,梁焕林不生气,但是坚持己见,反对村民提议的饲料喂养。

养“文庆鲤”,意外招来大批白鹭

2003年,梁焕林终于收获了他养殖的第一批文庆鲤,甚至连收鱼都采用最古老的方法。打上来的鱼很漂亮,尾巴是红色的,嘴巴很小,肚子很大,且完全没有泥腥味。为了弄到最新鲜的文庆鲤,隔几天都会有客户亲自来他的鱼塘收。他们之所以愿意跑很远的路到这里来,主要因为鱼很好吃,市场需求逐渐增大,而其他地方并没有这种“原汁原味的文庆鲤”。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这种当年人们爱吃的美味,在梁焕林的手里再次成为新宠。

挖“天湖”和养文庆鲤几乎同时进行的梁焕林,在经过1年多的投入后,大湖才显露雏形,鱼已经到了大批量收获的季节。按说这时的梁焕林可以卖鱼等着回收资金了。就在大家猜测他为文庆鲤定价多少时,一条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

梁焕林竟然花钱登报《请食客免费饱餐7天》,让大家白吃文庆鲤。广州、佛山等地的“吃货”们闻风而动,最多的一天全鱼宴有80多桌。眼看客人越来越多,一天净送2万多元,梁焕林身边的人都胆战心惊,可他却整天都笑得合不拢嘴。7天送出去18万元的鱼,这到底是怎么做买卖的?

原来,梁焕林已向工商局注册了“金线文庆鲤”商标,并邀请当时颇有名气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演员康祈祖作为当言人,他是在造势进行品牌宣传。由于他养的“贡鱼”味道绝佳,第一个月就卖出3000多斤,有10万元的利润。接下来,生意一个月比一个月火!

后来,梁焕林还一口气在珠三角开了20多家加盟店,用免费请吃的营销策略,他的文庆鲤在广东迅速打开了市场。可是还没等他享受胜利的喜悦,“天湖”那边却出问题了!

虽然卖鱼有进账,可还是堵不上造湖工程的巨大花费。再加上在大湖周边种5公里长的人造森林,到2005年,他几乎弹尽粮绝。尽管多年积攒下来的2000多万元在大湖里打了水漂,梁焕林却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为了筹钱,他重拾土方生意。

猜你喜欢

  • 一切高贵灵瑰的信仰

    孟买理工学院的几名新生接受了导师的建议,准备开始一项新课题,为这所名校编撰校友志。凭着校友会提供的一份名单,课题小组负责人费罗兹和伙伴们顺利地找到了二十年来大部分工学士奖学金获得者。这些在大学时期就拥有良好表现的人,此刻大都活跃在班加罗尔高

  • 值得感谢的人

    雨夹雪下了整整一夜。清晨出门,刚走出楼道,就觉得脚下一滑,一个趔趄,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我这才发现,地上已结满了冰疙瘩。我不禁暗暗叫苦。要知道,我所居住的老式大院,可没有什么物业管理与清洁工。满地的冰疙瘩,可能得等到春暖花开时才能化完吧。那

  • 信任的距离最短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带我去看马戏,看见那些在高空中飞来飞去的人抓住对方送过来的秋千,万无一失,我真是佩服极了。“他们不害怕吗?”我问父亲,“他们不害怕,因为他们知道对方靠得住。”最疼爱我的父亲转过头来轻声说。是的,生命中不容出错,彼此都必

  •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人生到底有多少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看人的一生无一例外地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经营好这三天,就经营好了一生。昨天的日子很长,说不清有多少天,但不管有多少天,也不管是受到挫折,还是取得辉煌,都办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将来。比如昨天

  • 致青春之我的大学故事

    上大学时候大一在文艺部任部长一职,手底下干事均为女性,仅我一人为男性,家里人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在校谈恋爱,所以我不敢越雷池一步,也是考虑过一旦有了什么,都是女方来承担这一切,所以我不敢有任何的想法,导致到现在毕业后一直都没有结婚!不知道是对是

  • 大学时候的同学!

    我在郑州东校区上学,荒郊野外地,偏僻而且危险,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丝毫影响不了爱情的萌芽,可惜这一则爱情故事主角不是我!我大一就任学生会文艺部部长,一个男部长,手底下8位干事均为女性,一个濮阳的,一个云南的,一个福建的,一个安阳的,两个郑

  • 我是只爱流泪的蓝鲸

    我出生时,家中已经有三个哥哥,按理说在阳刚之气为主的环境中生活,自会铸就我铁血男儿的性格,可谁知,我却十分爱哭。小时候我会因委屈而抽泣,会因挨罚而号啕,也会用眼泪去弄到一块糖果抑或母亲怜惜的爱抚。年龄渐长,小伙伴们都甩着书包告别“鼻涕虫时代

  • 赵柏闻:中国的“比尔·盖茨”

    在别人眼中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术语,在赵柏闻的眼中却生动无比文学界有韩寒,科学界有柏闻。只有19岁的赵柏闻,高中“肄业”就已经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人类认知能力的基因组学分析”科研项目的团队带头人。1992年,赵柏闻出生在北京,在他身上有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