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五叉路口的传说

五叉路口的传说

收录日期:2025-08-08 03:34:04  热度:10℃

在我们老家山东嘉祥李楼,把有时闹妖的地方,叫作“紧”;那经常闹妖的地方,则叫作“很紧”。

我们村南不远处的五叉路口,就“很紧”。五叉路口就在我们那里为数不多的一个沙岗子上,沙岗虽然不是很大,只是有个六七米高的光景,五叉路口,就交汇在沙岗子的正上方。

在这五叉路口的一侧,原本有棵大杨树,这杨树两个大人也抱不过来。但这杨树的树身却不高,在一人多高处,便分作三个树杈,许多人一起到这地方时,还时常有调皮的孩子坐到上面去。

有一位从郓城来的说书的盲人先生,不知怎么没算计好时辰,走到五叉路口时,天已下黑。他正走着,突然听到一个人问他:“先生准备到什么地方去?”

说书的先生说:“我们说书唱戏的没个固定的去处,走到什么地方算什么地方。”

这时那人说:“要是你没同别人约好,不行就到我们那里说一场吧。”

先生说:“你是哪个村的?”

那人迟疑了一下说:“我们是大杨庄。”说书的先生听说过李楼不远处有个杨庄,一时也想不起是在李楼的什么方向,就答应了那人。

说来那人倒还义气,与他安排了饭食,指定了场所,他就拉开摊子唱将起来。那说书的先生虽然看不到听众,但他完全能感受到在场的人不少,周围的气氛十分不错。

他感到时候不早了,几次想散场,那些听众都让他再唱一会,再唱一会。由于盛情难却,他还开玩笑说,要是大家愿意听,我就给你们唱个通霄。

直到天到五更时分,一队上山拉石头的人马从五叉路口经过,他们才发现一个盲人怎么跑到大杨树上唱起戏来了……

关于这些事情,我母亲刚过门时,当然全不知道,于是对于这五叉路口“紧”与“不紧”,她也没有这个概念。

有年秋收的时候,我父亲去南四湖给队里捞草去了,只有母亲一人在家。我家分的地瓜正好赶在五叉路口那块地里,母亲嫌拉回来再晒地瓜干太麻烦,看着天色不错,就直接擦在了地里。

由于队里活太忙,不让请假,所有人擦瓜干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母亲从家里拿了个马灯,胡乱吃了两口饭,就一个人在那里忙活了起来。

就在广播停了不长时间(那时每个村里都有高音喇叭),一个女人领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走了过来。要不是她们娘俩个大老远地就故意弄出点声响,当时还真把母亲吓一跳。

那女人主动同母亲打了招呼,她说她们是刘桐梧的,娘俩是在不远处看瓜干,看见就母亲一人在这里忙活,就过来说会话。

她一边同母亲说话,一边帮着把母亲擦好的瓜干在地里撒开,这让母亲省了不少功夫。原本要干一个通宵的活,刚过半夜就干完了,母亲对她们母女很是感激。

到了第二天,母亲想着再遇到她们时,要好好地感谢一下人家。可在五叉路口附近,除我们队里是种的地瓜外,再没有第二家种地瓜的,那就更没有在地里晒地瓜干的了。

时隔不久,母亲遇到一个嫁到了刘桐梧的小时候的伙伴,就向她打听起那个人,母亲记得那女人说她男人的外号叫五叫驴。没想到听母亲一说,她的那个伙伴惊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你说的是五叫驴他媳妇,她死了两年多了!对,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扎着两个小辫子,她娘俩就埋在五叉路口那里。”

起初母亲以为她是在开玩笑,没想到她那伙伴回家后,竟然病了一个多月。母亲从来就没见过五叫驴的媳妇,她给她伙伴描述的那娘俩的情况,与五叫驴他媳妇丝毫不差。

我在外面听到这个故事后,曾专门问过母亲,母亲说是有人帮她干活这么回事,但肯定不是五叫驴他媳妇,世上根本就没什么鬼不鬼的。

只是在我的记忆里,每当清明或是十月一,母亲在给我家的先人上坟时,总是留点草纸在五叉路口烧一烧。

猜你喜欢

  • 棋童国手

    清同治年间的一天,巡抚萨尔图·英翰家的小丫鬟乌鹭正走得腰酸腿软,猛然眼睛一亮:前面小弄口处站着的,不正是她找得死去活来的那个小鬼头江之君吗?她正要上前,忽见这小鬼贴着下围棋的两个闲汉,边看他们下棋,边有眼没眼地打量着一人手里的

  • 价值

    一位疯狂的考古学教授听说在一座山上发现了古文化遗址,不顾所有人的劝告,他带着激动的心情冒着风雪闯进了大山,可他很快在山中迷路了,漫天的大雪更让他寸步难行,他哆嗦着躲进一间岩洞里,等待着风雪过去。 风雪一直不停,不久他就被冻得浑身僵硬,

  • 租房客惊魂

    柳二最近生意不景气,经常一连十多天一笔生意都做不成,这让他很郁闷。他看着屋里摆设的那些玉器,急得直跳脚。说实话,想到老家的老婆孩子,柳二连抢劫的想法都有了。 偏偏隔壁屋的那个小姐生意出奇的火爆,一到夜晚,就有人来到这排平房,叩响第三间屋的门

  • 鱼和水

    水高傲的对鱼说:“我就是你的生命,你的一切,没有我你会瞬间窒息,所有臣服吧!你只能屈服我,我才能供给你滋生的养分。” 鱼说:“水!谢谢你给我生存的养分,可是我不能屈服与你,我不能做你羽翼下的奴隶,因为我更向往蓝天大地,自由自在的呼吸。

  • 跤场风云

    民国三十年,在杭城平海街上,有一家专治跌打损伤的诊所。诊所虽不大,主人何长海的名气却颇大。听人说,他曾师从名家刘百川,年轻时拳术、摔跤名震东南数省。

  • 白天看月亮

    乾隆三十九年暮春的一天,乾隆爷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下,来到避暑山庄的文津阁。这个阁子由一位南方奇士所设计和监修,是为刚刚完成的《四库全书》所建。此阁外观是一个二层楼阁,实际上是三层,按《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

  • 比开粥铺

    在扬州城,最有名的大粮商有两家,城西的永盛行和城东的满仓行。两家平时相互为敌,比着在大街上摆粥铺,但两家的粥铺倒是救了不少吃不上饭的穷人。因为永盛行掌柜姓刘,满仓行掌柜姓马,人称刘善人”和马善人”。

  • 赛马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歇马镇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好让经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这天,县台办给镇政府打来电话,说台胞唐剑雄要来歇马镇投资办企业。这个消息对歇马镇来说是个大喜讯,由于镇长魏世东去市里开会了,镇委书记古田亲自出马,在镇上最好的酒楼设宴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