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如此“自知”的老师

如此“自知”的老师

收录日期:2025-08-07 23:07:41  热度:10℃

一次,在哈佛某教授的课堂上,在读到人必须有自知之明时,他讲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个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的大长脸。“嗨!伟大的林肯总统就有一张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双大撇撇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撇脚!”他想。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

智慧点睛

如此“自知”,还不如“无知”为妙。

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人,千万别忘记了上帝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反躬自省”四个字,它可以映射出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使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

猜你喜欢

  •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这是个为离异女性寻找爱情的节目,女孩是个北京妞,漂亮、自信。她带来的亲友团是她的私人助理。那是个大男孩,准确地说,是她的高中同学。她16岁前在哈尔滨的同学,一个个子不高,样子也普通的男生,知道她离婚了,主动到北京来找她,要求做她的私人助理,

  • 一块沉甸甸的饼干

    那年我五岁。快要过年的光景,爸爸在异地工作还未回来。爷爷领着家人正在忙着办年货。那年月,家里虽然穷,但到年底,总会杀上一头猪,将肉卖掉,留下猪头和整副猪下水一家人享用。我与哥哥跟在爷爷屁股后面帮忙,忙得不亦乐乎。院门处突然响起一阵自行车的铃

  • 儿时伙伴,你好吗?你在哪里?

    “在我们小的时候,时常手挽着手。你摘花儿我折柳,不知道忧愁是什么。”每当听到或唱起这首经典名曲;那存留记忆深深处的匣子,自然而然地随着这欢快明亮的旋律;缓缓打开。时光倒回那童真无邪年代。好像是读小学三年级下学期;上课铃响,班主任带着个白白胖

  • 那人·那树·那情

    那人的父亲盼望着,盼望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儿子终于出生了!那人的父亲就在那天在庭院里种了那树,与那人同岁又同名。从此就结下了那情。那人的皮肤像那树皮般粗糙;那人的身躯像那树干般结实;那人的眉毛像那树叶般浓密。那人的童年玩伴就是那树。阳光下,稚

  • 海马爸爸

    家里只有两个单身汉,我和儿子。每天早上,我先把儿子送到学校,再去公司上班。他总是站在校门口,冲我高高地挥起小手,“海马爸爸,再见!”不知从哪天起,儿子给我起了个外号“海马爸爸”。小家伙才9岁,却人小鬼大,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两年前,前

  • 鞋匠与儿子

    鞋匠是我们小区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观又舒适。鞋匠不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残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几元钱,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特许在小区围墙内经营的唯一小摊。那些收破烂卖盒饭刷皮鞋的外地

  • 追到你回来

    他们是大学的同学,几乎是第一次见面互相间就有了好感,像大多数大学校园里的情侣一样,他们很自然的同居,一起快乐的度过了大学时光。一转眼,他们毕业了,男孩很快找到一份工作。女孩不急着找工作,她每天只想着天南地北地游玩。在男孩眼里女孩就像是个永远

  • 流着眼泪的幸福

    他是个画家,她是个专业模特。在一次聚会上,两人偶然相遇,彼此一见钟情。他很浪漫,懂得用鲜花、饰品,烛光晚餐、月下漫步来打动她的心。更懂得用深情的告白让她迷醉,心甘情愿躺在他铺满玫瑰花瓣的大床上。得到她之后,他很快发现她失去了让他欣赏的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