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赵合德简介 赵合德为何比姐姐受宠?

赵合德简介 赵合德为何比姐姐受宠?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8:20  热度:11℃

赵飞燕是汉成帝时期宠妃,其名与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并重,称为环肥燕瘦。赵飞燕以瘦闻名,一支掌上舞成为绝技,让汉成帝独宠于她。

世人多识赵飞燕,但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中,赵合德比赵飞燕受宠多了。赵飞燕后来失宠,而赵合德却一直到汉成帝去世,都宠冠后宫。

赵飞燕赵合德生于江南水乡姑苏,其父冯万金是江都王府舍人,精通音乐。两姐妹的出身实际上是一个污点,她母亲为江都王女,嫁给中尉赵曼,但是却与舍人冯万金私通,最终诞下两女。

两姐妹最开始被抛置路边,听天由命。因三日不死,最终被接回了赵府。赵曼早死,两姐妹也因此流落。后被富平侯张放选入府中,充任舞姬,开始卖笑生涯。

汉成帝与张放年纪相当,私交很好,两人经常私下出游。因为赵飞燕生的美丽,汉成帝入富平侯府饮宴的时候,张放特地让赵飞燕出陪。

汉成帝看见赵飞燕第一眼,就为其美色所惑,接入宫中,此后盛宠无双。赵飞燕虽然获帝宠,但出身不高,所以在宫中小心翼翼,过的十分憋屈。

赵飞燕认识到单靠自己一人,难以在宫中生存,所以向汉成帝介绍了自己的妹妹赵合德。同胞姐妹,汉成帝很快就动了心,将赵合德接入宫中。

与姐姐赵飞燕不同,赵合德生的体态丰腴,玉肌滑肤,美艳妩媚。两姐妹都艳色无双,却又各有滋味。汉成帝很快就沉浸在两姐妹的温柔乡。

最终赵氏姐妹联手,斗垮班婕妤、许皇后,最终赵飞燕坐上后位。赵飞燕得偿所愿,成功登顶,但是却迅速失去了汉成帝的宠爱。赵合德则与姐姐相反,汉成帝越发沉浸在赵合德的温柔小意中。

有一次赵合德在寝殿沐浴,汉成帝无意中看见了,此后为其所迷。令人为赵合德修建一富丽宫殿,其中用蓝田玉镶嵌了一个大浴缸,注入豆蔻之汤,另外再用白玉、黄金、配以翠玉、明珠做成一张特大的合欢床,总之怎么奢华怎么来。

赵合德也知道汉成帝喜欢这招,因此在浴中更显娇态,真正是红颜勾人,色令智昏。有诗唱道:宽褪罗衣玉色鲜,兰汤莫遣湿双莲。那能不称檀奴意,自抚凝脂亦可怜。玉骨生凉粉汗轻,冰绡拂拭雪肌明。锁窗严密无窥处,时听香罗醮水声。

赵飞燕得知妹妹以此招留住汉成帝的宠爱,也随后效仿。却真正东施效颦,得到了相反的效果。汉成帝不仅未被迷惑,反而认为赵飞燕如此丑态毕露。

自此之后,赵飞燕撤出这段三角关系中,最终形成了汉成帝与赵合德一对一的局面。

汉成帝政治上的失意,在赵合德这儿得到慰藉,因此称赵合德为温柔乡。他曾说:我当终老是乡,不愿效武帝之求白云乡了。却不想一语成箴。

绥和二年,汉成帝在赵合德床上中风而死。因为死的突然,各部调查,赵合德最后自杀而死。而赵飞燕也没得到好结果,后位被废,下诏看守陵寝,最终也选择了自杀。

猜你喜欢

  • 俩老汉种瓜

    有个瓜农李老汉,他种出来的瓜又大又甜。常常上报纸上电视,很多人找他介绍种瓜的经验。李老汉的邻居王老汉也是个瓜农,可是他种出的瓜又小又涩,常常卖不出去。王老汉看见电视上的李老汉眉飞色舞地在讲解着种瓜经验,他轻蔑的“呸!”了一声说:“真能得瑟,

  • 拔萝卜

    王翩义这年四十多岁了,他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工作,不愁吃不愁喝的,现在孩子也大了,到外边上学去了。就这样平时没事的时候,他那就约着一帮哥们到这附近的山区里自驾游去了。你看在这城市里待惯了,到这山区里,看到什么都新鲜,都想着要,就这样他们在这山里

  • 走进武定府署衙

    吃过午饭,我和朋友们一起,来到了惠民武定府署衙。武定府署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离现在已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为棣州州衙,明洪武六年改棣州为乐安州,明宣德元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后,为纪念以武力平定当时驻惠民的汉王朱高煦的叛乱事件,由乐安

  • 城里的天空

    夏季三伏天,又到了用电高峰。这晚,城内电网不堪重负跳闸停电,随之而来的是沉闷燥热,漆黑一片。林志鸿咒骂着怎么又停电了。他打开窗户,仰望天空,却发现夜空中星光闪烁,美丽极了。他突然回想起童年,三十多年前老家农村还没有通电,每晚的星空都是如此璀

  • 玩海之青岛

    “大家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基地为什么会设在青岛吗?”导游小陈卖了个关子,而后说:“这里面有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小陈的故事是这样的:话说想当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了考察奥运赛场,他就坐着车子四处游走。这一天,老萨的车子在

  • 桃花园记

    青州东北乡,有一个叫桃花园的小村庄,一条弥河从村东流过,村前有一马平川的黑土地,村后有形似冢丘的黄土坡(这里是商朝古墓遗址),许多风水先生都说桃花园依“山”傍水,前襟开阔,是上好的风水宝地。解放前,河水经常泛滥,村前时常被淹,黑土长期屯水变

  • 山歌之乡——木洞

    木洞镇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北部,地处古代巴国境内腹地明月峡出口处的长江南岸。每逢春播、秋收时节,一曲曲高亢粗犷、婉转悠扬的山歌,在明月峡出口处的广阔田间此起彼伏。在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上,木洞山歌就从这里走进人们的视线。木洞

  • 甫进的5分

    这几年小升初,爸妈们不惜花3、4万1年的学费为孩子择校读民办!听我也讲个孩子读书的故事:1977年冬,油房院子。邮递员在院坝中高声喊:“甫进,挂号。成都科技大来的。”那声音就像古时的报子。“嘻喳”盛开的腊梅枝杈上一只喜鹊展翅飞向甫进家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