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老年理财的五大“雷区”

老年理财的五大“雷区”

收录日期:2025-08-08 03:22:15  热度:10℃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老年是人生理财的重要阶段,安排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晚年幸福,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陷入了理财误区,在多年的理财实践中,我归纳并成功地绕过了五种老年理财“雷区”,从而实现了科学、安全的理财。

雷区一:轻信。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信息不灵,在理财过程中很容易轻信他人上当受骗。生活中,我遇到过多种骗人伎俩:用过期作废和造假的外国货币骗老年人认购的:用废弃、不可兑换的有价证券骗人的:多人串连“组团”演“双簧”骗人等等。去年春,我家附近来了一伙出售“秘鲁币”的人,声称用100元人民币即可购买五张“秘鲁币”,到银行可兑换人民币350元。“秘鲁币”平时极少见到,有些老年人就听信了骗子的谎言,买了好些“秘鲁币”,结果到银行兑换时被告知:这些“秘鲁币”全是假的!还有用假古董来骗老年人“认购”的。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给我敲响了警钟。因此多年来,不管遇到哪种骗术,我都没有轻信, “我的钱我做主”,从而避免了很多“破财”机会。

雷区二:贪利。近年来,社会上以高息为诱人标志的“非法集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老年人因贪图高利而上当受骗,老友刘某听说某企业以高于银行利息三倍的“高价”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时,便背着家人把自己积攒多年的5万元养老金交给了那家企业。结果半年后得知:那家企业玩的是“高息骗股”的把戏,已经席卷集资款“蒸发”了!老刘的5万元养老金全部打了水漂!老刘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差点送了老命。血的教训使我认识到:社会上出现的“高息骗钱”现象,就是抓住了老年人贪利的心理。因此,对于这种非正常的“高息”现象,老年人一定要谨慎,越是“高息”,陷阱的机率就越大!去年5月,有人找到我,声称融资利率高达30%!我当即拒绝了 事隔3个月,那个人果然因涉嫌诈骗而被警方抓了起来。我经常告诫周围的老年朋友: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旦有“馅饼”从天而降,那不是“板砖”便是“陷阱”!

雷区三:担保。生活中,常有老年人因碍于面子而为他人提供经济担保,最后把自己“套”了进去。我的胞弟住在农村,2009年,村干部找到他,想让他用家里的储蓄存单,为村里的几个想发展棚菜生产的贫困户担保,办理银行小额抵押贷款。弟弟碍于村干部的面子,便把家里的3万元存单做了抵押。结果秋天还贷款时,那几家贫困户因不懂技术而赔了钱,根本无力还贷,于是,银行依法冻结了弟弟的存款而用于还贷。弟弟有怨无处诉,有苦无处说,气得大病了一场!这件事让我看清了:老年人不能轻意给别人担保,老年人本来兜里的钱就不多,再冒风险为他人担保,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几年,找我作担保的人和单位很多,我基本都拒绝了,因为我觉得:在“看不准”、 “摸不透”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最安全的理财方式!

雷区四:跟风。同事老张退休后,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6万元钱,进入了“老年理财族”行列。在理财过程中,他是“傻子种地——看邻居”,别人炒股他炒股,别人买基金他买基金,别人买哪种股票他买哪种。一通跟风之后,是一连串的“铩羽而归”。老张心身疲惫,情绪低到了极点。从老张失败的理财经历中我感悟到:老年人理财无论何时都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凭自己多年的生活阅历来把握理财之道,最忌“跟风”。多年来,我始终坚持“我是财主”的原则,不管哪种“风潮”袭来,我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味,用自己的“一定之规”去理财。

雷区五:攀高。凡是投资都有风险,只是风险大小不同罢了。时下,社会上流行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科学,甚至有误导的嫌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根本不存在“无风险高回报”的便宜事。有些老年人偏偏听信这套“理论”,不顾家人阻拦而涉足高风险投资,有的炒股、炒汇,有的涉足房地产,结果是一赔再赔。理财专家指出:老年人的应变能力较差,最好不要选择风险性高的投资方式,可以选择储蓄、国债等有稳定收益的投资。近年来,我选择了几项稳定的投资渠道,虽说收益没有“大起”但也没有“大落”,挣了些“安安稳稳的钱”。现在细细想来,还是觉得“平稳着陆”比较妥贴、放心。

猜你喜欢

  • 不对自己失望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学专家独自一人驾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试验,预备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林德曼博士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身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

  • 信念的力量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

  • 尚书村的秘密

    一个小村子叫尚书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几个孩子能考上大学而闻名遐迩。方圆几十里以内的人们没有不知道尚书村的。周围十几个村,只要是村里有亲戚的,都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到这里。在惊叹尚书村奇迹的同时,人们也都在问,都在思索:是尚书

  • 贵族学校里的拿破仑

    拿破仑出生于穷困的科西嘉没落贵族家庭,他父亲送他进了一个贵族学校。他的同学都很富有,大肆讽刺他的穷苦。拿破仑非常愤怒,却一筹莫展,屈服在威势之下。就这样,他忍受了五年的痛苦。但是每一次嘲笑,每一次欺侮,每一种轻视的态度,都使他增加了决心,他

  • 创业史

    有人为了事业的成功,愿意去死,而有人却为了同样的理由,坚定地活下去。其实这两类态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他们都有一个至死不渝的信仰和信念,他们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完成某种使命,达到自己的目标。著名作家柳青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了完成《创业史》的写作

  • 梨园“三怪”

    据说,清末时梨园中有“三怪”,他们都是因为抱着坚定的信念,勤学苦练后成了才。瞎子双阔,自小学戏,后来因疾失明,从此他更加勤奋学习,苦练基本功,他在台下走路时需人搀扶,可是上台表演却寸步不乱,演技超群,终于成为一名功深艺湛的武生。另一位是跛子

  • 哀莫大于心死

    一位孤独的年轻人倚靠着一棵树晒太阳。他衣衫褴褛,神情委靡,不时有气无力地打着哈欠。一位智者从此经过,好奇地问:“年轻人,如此好的阳光,你不去做你该做的事,懒懒散散地晒太阳,岂不辜负了大好时光?”“唉!”年轻人叹了一口气说,“在这个世界上,除

  • 信念是生命的支柱

    在美国纽约,有一位年轻的警察叫亚瑟尔。在一次追捕行动中,亚瑟尔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三个月后,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个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现已成了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这时,纽约有线电台记者采访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