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大师的天真

大师的天真

收录日期:2025-08-07 23:21:43  热度:9℃

大师的天真

作者:李娟

齐白石早年以卖画为生,为了便于计算,在门上贴着润格:“白石画虾,十元一只。”有一位求画者很有意思,给了白石老人三十五元钱,想看看大师如何作画。结果,白石老人画了三只虾,清润透明,栩栩如生,只是,另外的半只虾藏匿在水草中,只留下一条小小的虾尾巴——妙趣横生,令人莞尔。多么聪明又可爱的老人,这幅画也表达了画外有画的意境。原来“小气”的大画家齐白石,有着一颗未泯的天真的童心。想必求画人捧着这幅画,一定忍不住笑了。

春日里,最喜欢看白石老人笔下的小鸡,几点淡墨,极简极淡,几只毛茸茸的小鸡便活灵活现地滚了一地。有一幅画中,两只小鸡在争夺一条蚯蚓,相互撕扯着,紧紧咬住都不松口。画上题名《他日相呼》,真是一派天趣!两只小鸡分明是两个孩子,为争夺好吃的东西打得热火朝天,谁也不让着谁,可是,不一会儿,两人又和好了,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天真,是艺术创作必需的气质。大师者,皆是怀着一颗天真之心的人,也是用一双孩童般纯净的眼睛看人生、观世界的人。

我的枕畔常放着丰子恺的漫画集,静夜里随手翻阅,有孩子、桃花、溪流、小猫、风筝——只觉酣然拙朴,如月光盈盈入怀。他家中几个孩子如同一群小燕子一般,阿宝、软软、瞻瞻——孩子们是他的课本,也是他的老师,更是他作画时美好的素材。孩子的游戏,孩子的想象、快乐、举止、行为、言语,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在他的笔下完美地保留下了,连同他对世间万物的爱。

《花生米不满足》,画上是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几颗花生米生气了,皱着眉,噘着嘴,嫌妈妈给得太少了不够吃,心里的不满意、不快乐都表现在眼睛眉毛上,寥寥数笔,将孩子的神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丰子恺这样写画儿童画的初衷:“我向来崇敬儿童生活,尤其是那时,我初尝世味,看见当时社会的虚伪骄矜之状,觉得成人都已是失本性,只有孩子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天真是什么?是画家心中对生命的最高审美。

天真,也是成年人遗失在岁月中的一颗珍珠,我们已多少年不再拥有了?没有它,我们还看得见美好、善意、晴空、云朵?

世间最美的情书,也是天真、清澈如童心。比如,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此刻的爱情,绵绵千里如春水流淌,不染尘埃,又如桃花开遍陌上,纯净、无邪、烂漫——

在徽州的小村西递看到一块碑,上面刻着:圣人孩之。一位大家,终生保持一颗儿童般对万物敏感、天真、洁净的赤子之心。他们也是将童年与天真携带一生的人。他们不被俗世的浮华淹没,暮年时放下尘劳和喧嚣,回归生命的本源,也将人生活得通透而豁达,作品越发清澈、透明、雅洁。这样的大师如齐白石、林风眠、丰子恺、沈从文——读他们的作品,也是感受他们留给尘世的一片冰心。

猜你喜欢

  • 无法填满的碗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无法填满的碗一天早上,国王出来散步,遇上了一名乞丐。他问乞丐:你想要什么?”乞丐大笑说:你这样问我,好像你能满足我的愿望似的!”国王感到被冒犯了。他说:我当然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是什么?告诉我。

  • 同样是一斤米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同样是一斤米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譬如同样一斤米

  • 不是问题的问题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不是问题的问题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有一只鹅,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主人养在一个大肚长颈的瓶子里。鹅的身子窝在瓶子里,脖子刚好能伸到瓶口外。每天,主人都来喂这只鹅。鹅在瓶子里养尊处优,很快就长大了。当鹅的身子膨胀

  • 禅师的道理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禅师的道理有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六岁了,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他的小孩。禅师说:你把小孩留在我这里三个月,这三个月你都不可以来看他。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你的

  • 学会让步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学会让步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超,少有敌手。有一次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位老者摆棋阵,并且在招牌上写着: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觉得老人太过狂妄,立刻前去挑战,没有想到老人连出破绽,被左宗棠击

  • 每一秒都是一抹色彩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 每一秒都是一抹色彩有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生活得非常无聊。于是,他就去拜访一位哲人,希望哲人能够给他的未来指明一条道路。哲人问他:你为什么来找我呢?”年轻人回答道:我至今仍一无所有,恳请你给我指

  • 人世多途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人世多途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

  • 博士分羊

    东汉时,京城太学府聚集了一批博学之士,个个精通儒家道义,被封为博士。 有一年年底,皇帝下诏赐给每位博士一只活羊。可当一大群羊被赶进府时,众博士犯起了难,这些大小、肥瘦不一的羊,该怎样分配才公平呢? 没人能做主,只好开会商议。有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