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难忘的儿歌

难忘的儿歌

收录日期:2025-08-08 06:17:37  热度:8℃

“红萝卜,蜜蜜甜,看倒看倒要过年,娃儿要吃红萝卜,老汉没得钱。”早年,只要我们在唱这首儿歌时,年味就渐渐浓了。

儿歌,是我们当娃儿最初的启蒙课文,最早的精神食粮。当我们还在呀呀学语时,就跟着家婆或妈妈,吟起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代的儿歌童谣了,“丫头丫头,背个背篮,去割草草,来喂牛牛”.“金银花,十二朵,大姨妈,来接我。鸡抱柴狗烧火,鹅公煮饭笑死我。”这些儿歌诙谐风趣,朗朗上口,有益智和愉悦身心的作用,让我们一生一世都难能以忘怀了。

当娃儿爱做游戏,也爱伴随着游戏唱儿歌。比如玩《点点歌》游戏时,一边唱,一边用手指点着脸上相关的部位:“眉毛眉毛眼眼。鼻子嘴巴脸脸,耳朵眉毛眼,鼻子嘴巴脸!”又比如玩过城门,一个年龄最小的最男孩。骑在马马肩上,还有一个年禽最小的女孩,坐在两个大娃儿用双手臂搭成的轿子上,扮成新

郎新娘,穿过其他娃儿排列而成的城门,大家齐声高唱道:“城门城门几丈高,骑马马,坐轿轿,走过城门吃一刀!”同时用手掌向骑马坐轿的孩子颈子上砍去,他们虽然挨了几刀,仍开心地大笑。孩儿们还把城门城门几丈高吟成城门城门鸡蛋糕觉得很有趣。

有的娃儿天生是个“头儿”。一个娃儿肩扛竹竿当成的枪,在前面正步走,后面跟了一串“跟屁虫”,一边唱着:“左、左.左右左,牙膏皮子左(换)洋火。”这首儿歌有着时代的烙印,过去中国工业落后火柴是从西洋传来的。人们把它称做“洋火”,收破烂的常用洋火换取人们家中的废旧物品。又如“老太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扑通扑通跳下河!”如今,把脚缠成三寸金莲的老太婆已是凤毛麟角,难得见到了。再如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娃儿们唱的“丫头丫头快点长,长大嫁到钢铁厂,三天一牙祭,半月一关饷,”反映了当时工农业剪刀差的现象。如今,许多农民已脱贫致富,而不少工人老大哥却下岗待业,这儿歌又该怎么唱了呢?

随着都市高楼大厦的林立,和城郊乡镇的城市化,留给孩儿们游戏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少,加上许多孩子迷恋上网,孩子们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已经难得听到他们稚嫩嫩的儿歌声了,这怎能不引起我们的一丝惆怅!

猜你喜欢

  • 井神现身

    井神现身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庄位于深山之中。村庄的居民们平日过着宁静而安谧的生活,他们过着劳作和共处的日子,与自然和睦相处。然而,一天,村庄里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井神现身了。传说中,井神是村庄的守护神,据说他拥有神奇的力量,可以赐

  • 女娲敲补天窟窿

    女娲敲补天窟窿在远古时代,地球上一片混沌,乌压压的星空覆盖着茫茫大地。这个时候,一个神秘的女娲老神仙出现了。她拥有着无尽的智慧和神奇的力量,她的目标是为了创造出一个美丽和谐的世界。女娲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地的脆弱性,天空之穹为乌云所遮蔽,阳光无

  • 和尚与老者

    在一个古老的寺庙里,住着一位虔诚的和尚。他已经修行多年,心地善良,深得众人的敬爱。而在这个寺庙附近的山中,居住着一位年迈的老者。 这位老者是个隐士,他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与世无争。尽管和尚和老者同住在这片山林之间,但他们从未有

  • 蛇与人

    蛇是自然界中令人着迷的生物之一,它们的形态和行为都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讨论。关于蛇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千年来人们争议最多的话题之一。古代文化中许多神话故事都涉及到蛇与人的因果关系,这些故事不仅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文化记忆中,也让人们对

  • 急性子的人

    急性子的人急性子的人,顾名思义,就是那些性情急躁、容易冲动、难以耐心等待的人。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结果,对于等待抱有非常低的耐心和忍耐力。这种性格的人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会迫不及待地着急起来。急性子的人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求助心理。他们渴

  • 说傻话的孩子

    说傻话的孩子在小村庄里,有一个小男孩,他总是喜欢说一些奇奇怪怪的傻话。他的名字叫小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小明总是充满了创意和幽默。小明总是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和惊喜。他的同学们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总是能说出一些让

  • 鲤鱼跃龙门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的渔村里,有一条普通的鲤鱼,它名叫小鲤鱼。小鲤鱼生活在清澈的溪流中,经常和其他鱼儿一起畅游,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怡人的微风。有一天,小鲤鱼听说了一则传言,传言中有一扇神奇的门,名为“龙门”。据说,任何能够跃过这扇门的鱼

  • “狮子头”的由来

    狮子头,作为中国传统美食之一,源远流长。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在那个时期,有一位功勋卓著的厨师,名叫徐成。徐成善于烹饪,他精心研究食材的搭配和烹调技巧,以其出类拔萃的厨艺,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有一天,乾隆皇帝宴请宾客,希望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