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幅绣像

一幅绣像

收录日期:2025-08-08 04:47:40  热度:9℃

清朝末年,北京有个叫刘补遗的绣师,人品不怎么样,却做得一手好绣活,什么东西到了他手里,都能绣得栩栩如生。

合该刘补遗发迹。据说,冬至这天,侍候慈禧的宫女从刘补遗的绣店买了一双棉靴,回到宫里,把鞋放下,不一会儿,宫女突然听到几声蝈蝈叫,她一琢磨,不对呀,外头地上的雪有一尺来厚,麻雀都快冻死了,怎么会有蝈蝈呢?又仔细一听,叫声似乎是从桌子上传来的,回头一瞧,嗬,一只碧绿的蝈蝈正趴在茶碗边上喝茶呢!她蹑手蹑脚走到桌子边,猛一扑,蝈蝈却蹦到了床边的棉靴上,她赶紧用手一捂,还真捂到了,慢慢松开手,傻了:这蝈蝈是绣在鞋面儿上的。她马上把这件事当笑话讲给慈禧听,当时慈禧心情好,就让那宫女把靴子拿来看看,只见鞋面儿上一只碧绿的蝈蝈,叼着一颗露水珠儿,“呱答呱答”正喝着哩!慈禧大喜,赞道:“这个绣师称得上‘针神’哪!”

老佛爷金口一开,刘补遗这“针神”的金字招牌马上响彻了北京城,还受到慈禧的接见。这刘补遗的逢迎吹拍之术也是一绝,一来二去的,慈禧竟然封他做了皇家织造局的采买。

这可是个肥差。按那时的规矩,每年苏杭两地的生丝开市时,先由皇家织造局入市采买。刘补遗趁机拼命压低丝价,从中套取差价,牟取暴利。

这年夏天,刘补遗又一次到苏杭采买生丝。这天到了杭州,还未进入市场,就被一群蚕农围住,这些蚕农求他不要再压低丝价,刘补遗哪肯松口,眼看僵持不下,他忽然计上心头,大声说:“都说苏杭刺绣甲天下,你们当中如果有人能在绣功上胜过我,丝价将如你们所愿;如果没人胜得过我,你们就认命吧!”

蚕农打擂

蚕农们没有退路,只得应承下来,并推举一个叫黄玄渊的年轻人和刘补遗打擂。双方当即在织造局门口设了擂台,摆开架势。

第一阵比“快”,限时一刻,以所绣针数多者为胜。只见刘补遗双手翻飞,用彩线在布料上绣了一条彩虹,足足一千针!再看黄玄渊,他也足足绣了一千针,但他绣的是一枝兰花,神韵生动,和刘补遗绣的彩虹一比较,难易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刘补遗倒吸了一口凉气:幸好这一阵只比针数多少,两相持平!

第二阵比“稳”。得在一个时辰内绣出一条金龙,并且得在右腕上放满满一碗茶,飞针走线时若是溅出半滴,便是输了。一个时辰后,两人金龙绣成,腕上的茶水都纹丝未动。不过,黄玄渊绣的乃是五爪金龙,是龙中之王,和刘补遗所绣的四爪龙高下立辨。刘补遗心里又是一惊。

第三阵比“细”。这可是刘补遗的拿手绝活。绣活中,丝线劈得越细,绣出的东西越有神。一般的绣师能把丝线劈成十六份,高手也不过劈成六十四份,但刘补遗能把一根丝线劈成一百二十八份。只见他屏住呼吸,细如发丝的一根丝线硬是被他平分了七次,劈出了一百二十八份。他劈好线,回头再看黄玄渊,竟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刘补遗得意地笑道:“黄家小子,认输了吧?”哪知黄玄渊拿过刘补遗手中分出的一根丝线,迎着光轻轻一晃,又把它分成了两根。

不用说,这一场擂台是黄玄渊赢了,刘补遗提高了生丝收购价格,苏杭两地的蚕农都得了利益。

过了十来天,刘补遗扮作一名商人,带了随从,到黄玄渊住的村子去打听,村里一位大婶告诉他:黄家世代以刺绣为生,非但能劈出极细的丝线,还会一手“变针”的绝活,能让丝线在不同时间现出不同的颜色……

通过针法让丝线在不同的时辰变颜色?天下哪会有这样的事!刘补遗自然不信。但是,另一个消息让他吃惊不小:黄玄渊正在准备一件绣品,打算在慈禧老佛爷五十寿诞时晋献。

如果让慈禧看到更好的绣品,刘补遗就会失宠,荣华富贵必成泡影……

当晚,一把大火将黄家烧成白地……

一年后,慈禧要过五十大寿,刘补遗晋献了一幅一丈二尺的慈禧绣像,一帮媚臣大声叫好,竟议定为慈禧建一座生祠,将这幅绣像挂在祠堂正中。

生祠建好后,慈禧亲自去看了看,在自己那幅绣像前站了不少辰光,不多时,宫中把一个包裹送到刘府,还传出话来:这幅绣像的眼睛缺少灵气,限五日改正,若还是绣不出老佛爷的光彩神韵,当以欺君之罪论处!

刘补遗吓得冷汗直流。原来,这幅绣像其实是黄玄渊所绣,去年他带着随从潜入黄家,杀死黄家人,抢了黄玄渊还未完工的这件绣品,拿回住处细细端详,觉得这件绣品真是巧夺天工,自己万万不及,但绣像上一双眼睛还没来得及绣。这次他用足心思,使出浑身解数,补绣了眼睛。没想到老佛爷眼睛太毒,一下就挑到了眼睛上的毛病。

这幅绣像一只眼睛有鸡蛋那么大,要想绣出眼睛的神采,就得将丝线劈成二百五十六份。但刘补遗最多只能将丝线劈成一百二十八份,当今的法子,是迅速找到一个能把丝线劈成二百五十六份的高手,为自己备好丝线。不然,只怕是躲不过杀身之祸。

一夜之间,皇家织造局的招贤榜文贴遍了京城,紧接着,四天之内,赏金由一万两升到五万两,但没人揭榜,把个刘补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到了第四天傍晚,刘补遗收到一封信,展开一看,信中别无他物,只夹着一束若有若无的东西,正是劈成了二百五十六份的细丝线。

刘补遗忙问:“送信的人呢?”家人回禀说:“送信的是位少妇,她走时留下话,让老爷到织补胡同关家老宅去会面,必须得您一个人去。”

“变针”绝活

刘补遗觉得这事很蹊跷,但信里有他性命攸关的丝线,别说是离刘府不远的关家老宅,就是龙潭虎穴,他也得麻着胆子走一回。

关家老宅是一间小四合院,推开院门,进了正屋,只见黄玄渊端坐正中,双目炯炯有神,直视刘补遗。刘补遗吓得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这时,里屋走出一位浑身缟素的少妇,说:“你不用如此害怕,这只是亡夫的一幅绣像。”

刘补遗吓得面无人色:“你—你是谁?”

少妇说:“我是黄玄渊的未亡人马氏,你去年火烧我全家时,抢走了亡夫没绣完的那幅绣像。我今天专为那幅绣像而来,那是我亡夫毕生心血所聚,他在天之灵,也盼着绣像能重见天日,你若肯在我夫灵前跪一个晚上,我便助你完成那幅绣像。”

刘补遗忽然见到一根救命稻草,哪有不从的,连忙到外面买回香烛冥品,在黄玄渊绣像前跪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一早,马氏开始为那幅绣像点睛,只见她针法繁杂,精奇无匹,半天工夫便绣好了慈禧的眼睛,端的是明眸若水,灵动无比。刘补遗喜不自胜,连忙捧起绣像,送入宫里。慈禧看了,十分满意,命挂在生祠正中。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一大队御前侍卫突然将刘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将刘补遗全家一个个绳捆索绑,扣押在院子里,刘补遗哭着爬上前,向钦差询问情由,这钦差一脚将刘补遗踢翻在地,骂道:“你这个千杀的狗才,竟敢在老佛爷的绣像上做手脚,让那幅绣像的眼睛在晚上冒出绿莹莹的光,如同饿狼一般……”

刘补遗猛然想起一年前听说的“变针”绝活,当时横竖不信,没想到,今天它将自己置于死地。他瘫在地上,口中念叨:“针神……针神……”

与此同时,关家老宅里,马氏在黄玄渊绣像前点上三炷高香,说:“你胜了刘补遗后,为了苏杭蚕农不再受他盘剥,决意压过姓刘的风头,为那老婆子绣了一幅画像,哪知却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现在,我用黄家的‘变针’为你报了仇,你可瞑目了。”

猜你喜欢

  • 冲动的助手

    瑞典发明家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他利用这些发明赢来巨额的财富,又用这些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他不仅是待在实验室里的研究者,还是一个出色的商人。1873年诺贝尔迁居法国,很快就在当地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当时,诺贝尔忙于自己的发明,十分信任朋友

  • 等待潮汐

    巴西极限皮划艇运动员佩德罗和另外两名探险人员,在滚烫的岩浆和浓浓的白烟中,不惧高温和有毒气体威胁,驾皮划艇来到夏威夷岛上的一座火山进行探险。佩德罗和同伴戴着护目镜和耐高温装备,先是到达火山下的海岸边,那里水温高达50摄氏度。稍作停留后,佩德

  • 成败与细节

    苏舜钦是北宋庆历年间当朝宰相杜衍的女婿,平日负责监管各地方行政机构驻京办事处,他和另外十多位在京的高官,一起强力支持岳父和范仲淹等人联手推行的改革,与保守派们作着不懈斗争,并眼看着就要取得胜利。这年中秋,苏舜钦想犒劳一下志同道合的同仁们,顺

  • “巨无霸”这样诞生

    电话的发明让世人惊异不已,继而,对电话机趋之若鹜。贝尔却苦于无法满足市场的强劲需求,迫切需要大公司的支持,生产更多的电话,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他打算把电话发明专利卖给有实力的公司。一天,贝尔来到了当时美国的“巨无霸”——西部联合公司,

  • 为一名顾客坚守

    上世纪50年代,瑞典国内家具市场被制造与零售商卡特尔垄断,他们靠彼此间的订货合同排斥新的竞争对手。英格瓦的家具公司刚开业不久,就经营得举步维艰。支撑了一段时间后,英格瓦打算关门。整理清单时,英格瓦发现了一张半年前的订单。英格瓦的助手说,一名

  • 莫纳汉被解雇之后

    一天,莫纳汉从同事们那里得知自己要被老板解雇。当然,被解雇的并不只他一个,因为经济效益不好,公司面临亏损的局面,不得不解雇一些员工,而他们已经是第二批了。“我想,我应该去找老板谈谈,要知道,这份工作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莫纳汉摊开双手说。同事

  • 绒鸭急中生智

    北极,冰天雪地,一只失群的小狼沿着海岸孤独地行走,它又冷又饿,东张西望寻觅猎物。突然,它发现前面礁石上有一个巢穴,一只绒鸭从巢穴中伸出头来。它加快了脚步,悄悄向巢穴走去。其实,巢穴中的绒鸭也发现了小狼,正在静静地观察小狼的动向。见小狼奔巢穴

  • 高山狼的战术

    乌兹别克斯坦山区有一种高山狼。这种狼白天在山下活动,晚上到山上休息,生性非常凶狠。可是,它们也被当地人称为幸运之狼,因为它们常常在早晨下山的时候,轻而易举地遇上受伤的兔子或野鸡等饱餐一顿。有些人猜测高山狼之所以幸运,应该是这一地区的动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