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智斩鲁斋郎

智斩鲁斋郎

收录日期:2025-08-08 10:45:54  热度:9℃


北宋时候,许州靠近当时的都城汴梁,是一个热闹去处。

这一天,许州街上,熙熙攘攘,商贩、行人川流不息。突然,从东城门“哗啦啦”跑进一行马队,穿街过巷,哪儿热闹往哪儿闯,吓得小贩、行人纷纷躲避。胆小的店家,远远地看到尘土飞扬,便关起门来。认识的人一声呐喊:“那没毛的大虫鲁斋郎又来了,快躲!”等这一行人在街口银匠李四的铺子门口停下来的时候,街面上几乎光溜溜的,大影也不见一个了。

“张龙,”从那匹最漂亮的马儿上下来的一个官员喊,“咱那扁银壶儿可碰瘪啦,让这店里的人修一修。”说完,在门口那凳上坐了下来,两眼不住往店里扫来扫去,瞧个不停。

店主李四见来的人这么气派,一点不敢怠慢,接了银壶,加倍小心修好了,恭恭敬敬送给张龙。

“好,好,”不等张龙送到手上,门口那官儿已经连声称赞,“张龙,加倍给他钱。”张龙把红纸包好的10两银子递到李四手中,他又挥了挥手:“来人,给这师傅倒酒。”

“这,”李四一手捧着银子,一手端着酒杯,“一点小活计,又赏银子又赐酒,小的可受不起。”说着,欲将银子还给张龙。“怎么着?”坐在门口那位拧起了眉头,“你瞧不起咱?咱鲁斋郎的银子出了手,从来没人敢还给咱的。”

李四见他那么横,也就呐呐地不再敢言语。

可是那叫鲁斋郎的人却不停地打听,你叫什么名字?家中还有谁?李四只得回答,家里还有个妻子,两个孩子。

“对了,”站在一旁的张龙接上话茬,“今天我们大人到你店里来,就是给你说这事儿。你那个老婆,我们大人要了。”

“哪有这话,”李四只当他开玩笑,“我老婆怎会给别人?”

“怎么不会?”张龙提高了嗓子,“刚才你分明接了我家老爷10两银子的定礼。”他指了指还在李四手里的一锭银子,又朝手下的打手说,“你们说,刚才有没有看到他喝定亲酒?”

“看着了!”“不错,他喝了3杯!”打手们嬉皮笑脸地嚷。

李四还想分辩,鲁斋郎可等不及了。他一挥手,门外那群打手,三四个人架住李四,五六个人冲进银匠铺,拖着李四的妻子便往外走。李四挣扎着要冲出门去,被一个打手当胸一拳,痛得弯着腰倒在门槛边上。等他站起身追出门,那一行人已经上了马,远远地传来那官儿的喊声:“我就是鲁斋郎,现在去郑州,你有本事找个大衙门告我去!哈哈……”

几天之后,郑州街头真的来了银匠李四,他怎么舍得下自己的妻子?心想到了郑州,只要找着那鲁斋郎,不怕告不倒他。可是他在郑州人生地不熟的,连东南西北也分不清,到哪里找鲁斋郎去?一急一气,心疼的老毛病犯了,倒在地上直哼哼。

四周立刻拥来许多人,大家七嘴八舌,只是拿不定主意。只听有人喊:“好了,张孔目来了,这人有救了。”人群自动分了开来,走进一位30岁左右的汉子,他问了问李四犯的病,马上叫手下人扶李四到他家去。一路上,那汉子安慰李四:“我那家里有药可医你这心疼病,别急。”

到了张孔目家,李四服了对症的药,病果然好多了,缓过气来以后,李四不住地感谢。

听说他姓李,张孔目的妻子说:“你姓李,我也姓李,要是你不嫌弃,我就认了你这个兄弟。好在你姐夫在郑州还说得着话,有事还可以帮一把。

你看怎样?”

李四纳头便拜,拜了李氏作姐姐,张孔目便问他来郑州干什么。

李四说:“姐夫,兄弟到郑州是来找一个仇人,上衙门去告他的。”

李氏在一旁插话:“你这就找对了,你姐夫在衙门里当着六案孔目。”

“唉,”话未出口,李四先叹了口气,“你兄弟没能耐,有人把你弟媳妇抢了。”

“什么?”张孔目站起来,“有人抢你妻子?谁这么大胆?”

“他在许州抢了人,临走还叫我告他去,”想到这些,李四就瞪圆了双眼,“他说,他叫鲁斋郎。”

听到这个名字,张孔目一下子呆住了,急忙伸手堵住李四的嘴:“别吱声,这人的名字在我这里说还好,在别的地方,丢了性命也不知道为的什么。”

李四给吓住了,李氏却不满地说:“你看,平日你也像一个胳膊上跑得了马的汉子,今天我刚认个兄弟,你却帮不上一点忙。”

“你不清楚,”张孔目低低地说,“鲁斋郎来头太大了,皇上都顺着他。封他官,他嫌小,带着一批人在汴梁四周抢人枪东西,哪个官儿不怕他?别说兄弟你,郑州除了知府家,他看中了哪个姑娘媳妇,说抢就抢,被抢去的也只能吃哑巴亏。兄弟,你还是回许州去吧。”

猜你喜欢

  • 泥人郎中

    揭榜这天,凉州城的衙门口突然贴出一张榜文,说知府陈安凯的夫人得了怪病,遍请名医束手无策,为此陈知府才重金求贤。榜文没贴出多久,就有人揭了榜。不过让围观众人意外的是,揭榜人居然靠卖泥人为生的瘸子马轼。喝了几副马轼开的汤药后,陈夫人就奇迹般地可

  • 凶手粉墨登场

    一幅古画,引发一场离奇命案。素有“高神判”之称的平乐县知府高青书还未来得及彻查,一个接一个的凶手便粉墨登场——(一)第一个凶手是书生夜深人静,明月朗照。平乐府衙内,知府高青书仍在青灯下字斟句酌地阅览案卷。“大人,你还没歇息吧?卑职周文元有要

  • 乾隆宝座会杀人

    引子民国元年,清帝退位,全北京城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著名京城小吃——京一处烧卖铺在今天更是热闹非凡,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看皮货商郭家和孔家到底是谁“财过北斗”,谁能够第一个在京一处当“皇帝”!这京一处早年间是个十分寒酸的小吃铺,后因得乾隆钦赐

  • 朱重八戏封栗子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名叫重八,祖籍是江苏沛县,相传家住朱家龙窝。父亲朱世珍娶了邻村陈家龙窝的姑娘陈氏为妻。元朝末年,朝政昏庸,兵匪为患,加上连年大涝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逼的朱、陈两家相继搬迁。朱家经过几迁,最后迁到濠洲钟离东乡,朱重八就出

  • 说句吉祥话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傻不愣登的,不过,他虽然脑子缺根弦,但干起活来却不比别人少一样。平时他给同村的王员外家打短工,王员外也乐得使唤他。却说这一年除夕,家家都忙,王员外家更忙。傻子早上要忙到听见鸡叫,晚上忙到听见鬼叫。这不,这天,他刚直起腰来

  • 秀才与知县

    清朝嘉庆年间,藁城县来了一个姓蔡的知县,他上任就听说耿村有位姓靳的秀才好打官司,又爱抱打不平,前任知县都怕他,蔡知县年少气盛,又觉得自己,很想见见这个靳秀才,给他点颜色看看。正巧,靳秀才来县衙办事,这天来县衙办事的人很多,师爷早就跟才知县说

  • 治泼皮

    这世上什么东西最干净?答案众说纷纭,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看看聪明伶俐的巧嫂给出的答案吧,是不是心服口服了?从前,有个巧嫂,聪明伶俐,人也长得漂亮,又有几分泼辣,却嫁给了脑袋不太灵光的憨哥。村子里有一个泼皮,叫二赖,心里不服气,一直琢磨着想打巧

  • 扇坠风波绣鞋冤

    明朝年间,四川成都华阳县有个童生,名叫蒋瑜,父母亲在的时候,跟陆家对过亲。后来双亲亡故,连年遭灾,陆家一看苗头不对,不肯把姑娘嫁到这种穷人家去,就一拖再拖。蒋瑜呢,倒也不急,想自己还是读书要紧,只要书包底下翻身,还怕讨不到老婆吗?所以天天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