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老狼碑

老狼碑

收录日期:2025-08-07 22:12:34  热度:9℃

老狼是一只聪明的母狼,在臣牛山上同猎人们周旋了十余年,愣是毫发未损。猎人把所有的本事都使出来了,跟踪、围堵、设陷阱、下药饵、打伏击、放猎犬,然而这一切都对老狼不起作用了。

猎人们十分恼火,认为丢了面子,堂堂猎手竟然对付不了一只老狼。猎人们发誓,一定要活捉这只老狼,研究研究这只老狼是否同别的狼不一样。

一天,猎人偶然捉到了一只狼崽子,有人认定这是老狼的崽子,大家心中暗喜,决定用这只狼崽引老狼上钩。有人认为,这个办法未必有效,因为老狼十分狡猾,它面对很多高级圈套都没有上当,用狼崽引它上钩,它肯定能识破。不过,在没有其他好办法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决定试一下。于是猎人们把狼崽放在一个铁笼子中,把笼子放在一处显眼的地方,猎人在不远处潜伏起来,然后静静地观察动静。狼崽在笼子中不停地叫唤,并使劲用爪子抓铁丝,试图逃走,但一点用也没有。

夜深了,老狼出现了。猎人们一阵惊喜,端起手中的枪。可老狼站在很远处,好像是在观察着铁笼中的狼崽,并不靠近铁笼子。看来,老狼已经识破了猎人设下的圈套,它在寻找救出狼崽的办法。笼中的狼崽看见了远处的老狼,它朝老狼大声地叫着,向老狼求救,老狼终于按捺不住了,它不顾一切地冲向笼子,用它锋利的爪子拼命地撕扯铁笼子,铁笼子终被撕破一个洞口,狼崽飞身逃了出去。老狼转身想逃,突然被猎人设下的铁夹子夹住了后腿。它大声叫着拼命挣扎,只听“咔嚓”一声,老狼的腿断了,它猛地一挣,把断腿从铁夹子中拉了出来,它成为一条瘸腿狼。有人喊了一声:别开枪,活捉它。

于是众人紧紧追赶跑得不快的老狼,只见老狼向一处断崖方向奔去,猎人们心想,断崖方向是死路一条,这老狼真是糊涂了,看来活捉老狼不成问题了。

老狼跑到断崖边上站住了。猎人形成了一个扇形包围圈步步紧逼。老狼忽然转过身来面向众人,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忽然有人说:瞧,老狼是个瞎子。人们定睛一瞧,都惊呆了。只见老狼两眼深陷,眼珠布满白色的东西。天哪!众人唏嘘不已。有人说,我们千方百计追杀的老狼原来如此这般……人们正窃窃私语,忽然看见老狼猛然转身,纵身跳下悬崖,看来它早就做好了准备,它自杀了。猎人们全都目瞪口呆。

后来,猎人们就在老狼跳下去的山崖旁立了一块石碑,刻上“老狼碑”三个大字。老人们常向后辈们讲起这只聪明、仁义、宁死不屈的老狼的故事。后来,这个地方无人猎狼了。

意林札记

一头聪明的老狼最终还是因为对狼崽的爱,被猎人逼上了绝路。正如文中所说,这是一头聪明、仁义、宁死不屈的老狼。狼性若斯,人何以堪。老狼碑同时也是一块人性之碑啊。

猜你喜欢

  • 过了,就是错了

    过了,就是错了,这就是过错。这是至今我看到的关于过错最精辟的注解。凡事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哪怕是再美好、再正确的东西,也会走向它的反面。真理过了,就成了谬误;聪明过了,就成了狡猾;认真过了,就成了刻板。世上一些过错的产生,往往因为过于追求

  • 你的计划里有他吗

    第一次听到“临终医院”这个词,我心里多少有一点怕。那年,我刚考到市二中当老师。到临终医院做义工,是学校历来的传统,是必定要去的。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进病房的情景。一个护工正戴着手套,给一位排便困难的老人掏大便。我下意识地捂住了鼻子,可是满

  • 北漂

    漫天风雪伴着浓浓年味,伴着一列孤寂的列车从北京蜿蜒而来。一位妆容精致的女孩走到乘客中间,轻轻唱起一曲《女人花》,她丰富的肢体语言、微妙的面部表情、夜莺般婉转的唱腔,无不将女人内心的流离落寞演绎得淋漓尽致。乘客们都以为她是卖唱的,一边鼓掌,一

  • 两支银凤钗

    父亲临终前,翕动着干瘪的嘴唇,叮嘱我:“收来的银器,无论多么精美,都要在卖者面前,立刻毁坏。”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溢出眼眶。在清溪镇,提起我的父亲,没有人不知道的。清溪镇伢子们脖子上挂的银项圈、长命锁,大姑娘小媳妇们佩戴的银钗、耳环、手镯,大多

  • 这才是爱情里最重要的事

    一凡是我最难忘的朋友,只是,在她28岁的时候,上天就把她从我们身边带走了。如果你认识她,或许会和我一样喜欢她。她是个既安静又开朗的姑娘,言语恰到好处,有她在,既不会觉得聒噪,也不会感到冷场。她周到地照顾着每个人的情绪,也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

  • 太行山上的人间四月天

    中央巡视团的到来,让春寒料峭的太行山,如春花盛开般温暖热闹起来。时年34岁的大龄剩男左权,那常年紧锁的川字眉,也在不经意间,舒展成平坦而春意盎然的平畴。不能否认,这些天,他忙碌间隙那莫名其妙的失神,午夜梦回时没来由闪现的那张轻颦浅笑的脸,还

  • 欠你一句生日祝福

    当青春期遇到更年期,除了吵架还是吵架,家里弥漫着硝烟味。为一点小事,为了一句话,两个人都会急赤白脸。然后,谁也不搭理谁,你吃你的饭,我睡我的觉。她觉得委屈,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在自己的心中,永远都是把他排在第一位。吃喝用戴,生活学习,事

  • 铺路铺一里,不差最后一畚箕

    八十一岁的公公两年前中风,原本赁居在外的他回家找子女。那时,阿菊刚送走罹癌两年的婆婆不到一年,一口气还没喘够。原本盘算把自己的寡母接来住一阵子,好弥补分离多年的母女亲情。就在这时候,公公中风住院了。两个女儿端出事不关己的样子,只剩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