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收录日期:2025-08-08 02:21:05  热度:10℃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刚从农村考入大学时是班里最差的学生。那时的他操着一口谁也听不懂的普通话,英语发音如同日文,学习成绩也极差,在一群北大才子当中显得尤为突兀。因此几乎没有优等生愿意跟俞敏洪讲话,他只能待在差生的圈子里自怨自艾。

有一天,俞敏洪因为课业成绩不理想而萌发了退学回老家的想法,便躺在宿舍的床上唉声叹气。这时同宿舍一位叫周华的同学刚好回来,看见俞敏洪颓废的样子便给了他一个苹果。那个苹果触发了俞敏洪的谈兴,他鼓起勇气问周华:“你的理想是什么?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我的理想是将来有一辆保时捷汽车。”周华回答说。这个答案让俞敏洪大吃一惊,他突然意识到;如果继续待在自己的圈子里,被所谓的自卑情绪所纠缠,不去接触那些优等生,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最终再也无法跨越。于是,俞敏洪决定放下自尊心去融入优秀者的圈子,从根本上改变自己。

此后的俞敏洪就像变了一个人,他主动承担起了打水与扫地的责任,开始学着和优等生们交朋友。他常常留意大家在读什么书,做什么事,讨论什么话题。看见有同学在背英语教材,他也开始背《新概念英语》,并尝试着写起了诗。在这个过程中,俞敏洪发现自己的思维也变得越来越开阔。

读大学时,俞敏洪染上了肺结核。患病期间,他想起自己最崇拜的班长王强曾说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非常经典,便想借来背诵。于是他熬夜给王强写了一封信,请他帮忙借书。没想到王强收到信后并没有帮忙,而是回了一封长达十几页的信来教育俞敏洪,说他还没达到读《十四行诗集》的境界,要他先去读一些简单的书。

收到信后,俞敏洪不但没生气,反而很感激。因为他从王强的信里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新知识,所以他不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反而满心都是喜悦。

除了王强,俞敏洪读书时还很仰慕团委的徐小平老师,于是经常去找他谈话。徐小平口才极好,讲起话来总是旁征博引,口若悬河,经常把俞敏洪说得目瞪口呆。在徐小平面前,俞敏洪只能做个旁听者,带着自卑仰视对方,但他还是坚持隔三差五去团委听教,并在交流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虽然不断进步,但毕业时俞敏洪还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全班50个同学,其中49人都出了国,只有他不管怎样都拿不到签证。后来他只好独辟蹊径创办了新东方英语培训机构,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将事业做大,很快就拥有了千万身家。

初步取得创业成就之后,俞敏洪决定找几个伙伴和自己一起干,这时他想到了大学里两位最优秀的朋友:王强和徐小平。于是他又带着甘当凤尾的想法飞往国外,成功说服两位朋友回国创业。后来三人齐心协力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了名震新东方的三驾马车,而俞敏洪也由凤尾变成了凤头,成为了大家心目中最具领袖气质的人物。而由他们的故事改编成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也于不久前在国内上映。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俞敏洪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他甘当凤尾的精神密不可分。因为,如果志在做鸡头,那就永远走不出狭隘的小圈子,就难以突破自我;相反,如果勇于做凤尾,就能在与精英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实现生命中的华美蜕变,找机会实现做凤头的梦想。

猜你喜欢

  • 消失了的爱情地图

    今年春天,我到北京出差顺便回了一趟母校。毕业六年,学校里早已没有认识的同学,连最小的师弟师妹们也都毕业了。我一个人在校园里晃悠,从主干道走到教学楼,到图书馆,到体育场……正好是开花的季节,一树一树的火红、明黄、浅紫、淡粉,湖边的柳树和银杏冒

  • 佳偶不是天成

    她对朋友宣布了订婚的消息,10年感情终于尘埃落定。新近的朋友,只知道她的未婚夫是一个极好的男人:他会把工资卡交给她,下班回家还会帮忙洗碗,周末会耐心地陪她去探望父母,每一年都会请假陪她出国游。朋友们问她,究竟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这么好的男人。对

  • 夫妻之间也要感恩

    表姐两口子这段时间战火弥漫,从年前起就开始闹离婚,现在仍然没有消停。亲戚朋友逐个上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表姐态度坚决:这辈子就是死也不和他过了!劝来劝去!从表姐两口子或激愤或平淡的叙述中,我找到了他们的症结所在:他们两口子从结婚那天起,

  • 幸福应该有份拷贝

    已婚女人聚在一起聊天,不管海阔天空聊得多远,最后都会无一例外地归结到自己的小家上,说丈夫说孩子说婆婆。虽然说的对象一样,可听上几次你就会明白,有的女人大部分时间是在抱怨:丈夫不顾家,婆婆小心眼儿,儿子有时也让人烦;而有的女人则相反,说的是丈

  • 爱贵在寻常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公交司机,工资不高,还经常倒班,十分辛苦。可只要在家,他就会做好所有的家务。每次赶上夜班,他都会事先把饭菜做好,放在微波炉里。他的妻子,从结婚后就没有买过一次菜,没有做过一顿饭,最多不过点火热一下。可她依旧心有怨怼,总是跟当

  • 情尽不谈爱恨

    闲来无事,常在单亲论坛里潜水,读到很多和我一样的单身母亲在那里诉说前夫过去的种种不是,抱怨如今的无情与冷漠。面对这些和我同样境遇的女人,我不忍出言责怪,却又情不自禁地想说,何必呢,既然已经分手了,为何还要时时想起那个人,记起那段事?也是出于

  • 婚姻的有效期

    “忠诚直到永远”的誓言,对于高企的离婚率来说,无疑显得苍白无力。永远有多远?那至少应该是百年之后吧!可有谁能真正把爱坚持到永远?那些维系婚姻的,有多少是因为真正的爱?更多的婚姻,似乎是一种将错就错的婚姻,将之维系的是法理的约束、人情的藩篱、

  • 八分爱情维持十分幸福

    我所在的医院里女性居多,常有大龄女同事感慨:“咱得跟郑医生学学,人家主意多正呀!不嫁是不嫁,嫁就嫁个如意郎君,不枉耽搁那许多年。”我微笑不语,不过实话实说,我的确幸福。我曾是众人眼中难嫁的剩女,拖到29岁还没把自己嫁出去,爸妈急得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