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绝世良方

绝世良方

收录日期:2025-08-08 03:36:14  热度:9℃

有这样一位母亲,儿子出生6个月后,医生确诊为脑瘫,劝她放弃抚养,就连当地的计生委也批准了她生二胎的指标。可这位母亲不听劝说,不要第二胎指标,依旧对儿子不离不弃,丝丝缕缕的温情,点点滴滴的心血,全都缠在洒在儿子身上。这一来就是25年,终于创造了人间奇迹,把儿子培养成了一名数学系的研究生。

这位母亲就是安徽省淮北市的杨传芬,现为淮北市二实小的幼儿教师。

1986年的大年初十,杨传芬在一番阵痛中迎来了儿子的新生。出生后的儿子虽然体质弱,做简单的动作很困难,但杨传芬还是希望儿子能够健康成长,日渐魁梧,所以她给儿子取名张魁。谁知,上苍不仁,偏偏让小张魁患上了医学上的不治之症——脑瘫。这让杨传芬措手不及,她的世界里,天顿时塌陷了。可镇静后,她面对家人外人放弃的劝说,一字一顿地表白:“我将他带到这个世界上,生病不是他的错,我又怎么忍心放弃他?”

打那以后,杨传芬每天都给儿子按摩手脚。为训练儿子走路,她每天弯着腰,扶着儿子挪步。渐渐地,张魁能扶着墙站立了,然后,能挪挪脚了,终于,他会走路了!为了让儿子开口说话,杨传芬每天不管干什么都要说给儿子听,让他看口型,一个字一个字学发音。慢慢地,张魁能咿咿呀呀地说话了,杨传芬看到了希望。儿子快3岁时,有一天突然冲着杨传芬喊出了“妈妈”两个字。那一刻,杨传芬满面泪花,所有的辛酸都被这声“妈妈”温暖融化了。

儿子手指不能自如活动,杨传芬便一遍一遍教儿子握笔,一笔一画教他写字,记不清教了多久,儿子终于能写字了。儿子的字歪歪斜斜,书写速度也非常慢,别人十分钟的作业,他要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在杨传芬长期的训练中,儿子写字的速度逐渐加快,这为他长大后顺利通过高考和考研立下了汗马功劳。

流口水、手指弯曲、表情僵硬……虽然张魁学会了走路、说话,但脑瘫儿的一些症状在他身上显现无遗。6岁时,第一次坐进教室,小张魁兴奋地东张西望。可因为他的“异样”,小朋友们拒绝跟他玩,甚至喊他“傻子”。上学一周之后,一贯听话的小张魁哭着不愿去学校了。杨传芬知道儿子所受的委屈后,一把搂住儿子,心酸、心疼……但最终,她给了儿子一个微笑:“宝贝,你根本就不傻,你只是生了病,身体比较弱,等你长大了,就跟其他人一样了。只要你努力,真诚地对待同学,他们就会跟你一起玩了。”

为了让小张魁不自闭,她一直坚持带他出门,哪儿孩子多,就去哪玩。海洋球、蹦蹦床,都是儿子的最爱。每当其他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流着口水、动作怪异的小张魁时,杨传芬总是面带微笑,坦然面对,并耐心地教小张魁怎么玩。渐渐地,小张魁看到异样的眼神时,不再感觉难为情,还经常会给对方一个微笑,妈妈的乐观和坦然影响了他。他养成了乐观、自信、向上的性格,还学会了和别人沟通交流。

从初中开始,杨传芬就有意识地让儿子学做简单的家务。其实,她真的不舍得让儿子干活,但是理智告诉她,必须让儿子学会独立,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她不能跟着他一辈子,他总要一个人去面对生活。

祸不单行,2004年,张魁的父亲在一场意外中去世了。杨传芬心灰意冷,觉得上苍是有意要打压她,她想到了自杀。然而,因为儿子,她硬是撑过来了。此后,每当张魁有了点小成绩,杨传芬总要带他到父亲的墓地,去跟父亲唠唠嗑,让一直都很爱爸爸的儿子感觉到跟爸爸的亲情永远活在人间。同年,张魁考上了安徽建筑工业学院。那天,录取通知书刚拿到手,杨传芬就带着儿子去了墓地,她跟儿子都哭得很伤心。那一刻,十多年的苦,十多年内心的压抑,全部释放。2009年,张魁又以基础数学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安徽大学的研究生。这一次,在丈夫的墓地,杨传芬和儿子都没哭。她说真的很开心,觉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最难的日子已熬过去了。

现在,儿子又将目光投向了博士。杨传芬说,她很庆幸,儿子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需要她呵护的孩子了,有时她都感觉跟不上儿子的脚步了。

一个被认为无药可救的就连医生都劝放弃的孩子,由于杨传芬二十五年如一日的一点一滴的精心呵护与苦苦坚守,奇迹终于出现了,先是考取本科,后是考取研究生,2012年准备考博。在淮北矿业会议中心的大礼堂里,当张魁挺拔地站在观众面前流畅地表达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时,观众含泪热烈鼓掌;当张魁拥抱妈妈的那一刻,更有许多观众热泪飞扬。这些泪,是对张魁健康成长的庆幸,更是对杨传芬的敬佩与礼赞,正是她温暖不尽的母爱,成了儿子奇迹般健康成长的绝世良方。

猜你喜欢

  • 燕子喝水

    自从乌鸦把石子投到瓶子里喝到瓶子里的水之后,小燕子不服气,每天都说责骂乌鸦的话。一天,小燕子终于可以说别的话了,他想喝水了,就出门找水喝。它出门还哼着一首歌:小燕子,穿花衣”直到它渴得无法忍受时,它发现了一个瓶子,瓶子里刚好有一

  • 小熊家的水灾

    一天夜晚,小熊家的电灯坏掉了,得换个电灯。爸爸妈妈出去去买电灯去了,小熊摸黑摸到了蜡烛,开心地如同找到了宝藏似的,一蹦蹦得老高,如同像熊一样大小的兔子跳得一样高。它马上又摸黑摸到了打火机,快速点起了蜡烛。不知怎么的,小熊点的蜡烛倒了,蜡烛芯

  • “最坚强母亲”诞下龙凤胎,亲情永不会停顿

    2014年10月,郭敏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失独母亲”联欢会。在这次聚会上,面对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失独”母亲,郭敏谈起了自己坎坷的过去。她那百转千回的曲折经历,让众多母亲唏嘘不已。郭敏是一位年纪六旬的女人,却在不久前成功生

  • 海归“拒升族”引发职场冤案

    当有些人为了升职挤得头破血流时,却也有另外一些人对职场升迁说NO,他们就是时下颇为时尚的拒升族”——这类人工作能力强、业绩出众,他们勇敢、潇洒地拒绝升职,不想面对升职后那份如影随行的压力,而将家庭和享受生

  • 最倒霉的报复

    二愣是水西村有名的二百五,动不动就骂街,碰上屁点事就掂刀子弄杖和人拼命,所以,村里人见了他都躲着走。前不久,村里换届选举,马焕章当选了村主任。老马办事公正,嫉恶如仇,很有正义感,他一上任,就拿村民们意见最大的二愣开了刀。二愣五年前承包了村里

  • 老柳树

    柳庄的村东有一一棵老柳树,枝繁叶茂,一个人都合抱不过来。这棵柳树的树龄到底有多长,无从考证,反正据村里最老的九十出头的老柳头讲,打他爷爷活着的时候,就有这棵柳树。村里人都说,老柳树是全村的镇村之宝,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根据无从得知,反正柳庄自

  • 选村霸

    村委会灯火通明。支书见人都来齐了,便开口说道:今儿晚上,要大家来,就一件事。晌午到乡里开了个会,布置严打的事。这几天大家也看电视了,从中央到地方,抓得都很紧。乡里给咱村派了个‘村霸’指标,我不要,他们硬派,算是没法。

  • 被买走的沉默

    郑新生四十来岁,原在工厂里上班,后来单位裁人,他因身体不好首当其冲下岗,现在家里的开支全靠妻子赵惠芬。赵惠芬是个社区医院的护士,既能干又贤惠,郑新生很爱他的妻子,下了岗以后,唯恐妻子嫌他没出息而离开他。最近他发现赵惠芬有点不对劲,每天早出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