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难忘那口老井

难忘那口老井

收录日期:2025-08-07 22:28:31  热度:8℃

去堂哥家的路,恰好从家乡老宅房后那口老井的边上通过。记忆里它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个杰作,也是村子里完全靠人工挖掘的第二眼大口井(据老人们讲井深不下30米)。如果按年龄推算从它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它已过不惑之年。

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父亲整日忙于生产队里的农活,家务活很少操持,所以从十四岁开始,这口老井就成了我经常光顾而弃之不掉的地方,因为我是家中的长子,家里一日三餐的用水都是我用两只铁桶从这口井里提回去的。因为年幼,孤身一人去担水时,常常望着那黑洞洞井口打怵,总是担心万一有个闪失或遭遇种种不测。

起初,井的周围没有住户。1977年,一个叫玲儿的女孩,随父母和腿有残疾的哥哥(小儿麻痹症)投靠她的亲属,从遥远的赤峰市巴林左旗搬到村子里落户,成了村子里的常住人口之后。大权独揽的生产队长将井旁边的宅基地批给了玲儿家。玲儿家的到来,让房后这口老井少了些许的孤独和寂静。

玲儿的父母持家有方,勤劳肯干,仅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盖起了三间土坯房。很快,玲儿的父母又在宅基地的四周用泥土垛起了1米高左右院墙,井自然留在了玲儿家院墙的外边。院墙里是玲儿母亲精心设计、规划的小菜园。

春天到了,山杏花开了。身材苗条的玲儿时常穿件花衬衫,在门前的菜园子里帮母亲种菜、拔草,幸福的笑容像花儿荡漾在玲儿的脸上。一阵风儿飘过,传出玲儿甜甜的笑声。

一个阴云密布、雷声震耳的夏日。储水的水缸没水了,急着做饭的母亲,令我快速到房后的大口井去挑水。眼看就要下雨了,我匆匆忙忙提着水桶向房后的大井走去。

站在井边上,慌乱的我还没来得及把井绳系在辘轳上,一阵风儿刮过,两只水桶和井绳就在风儿鼓动下结伴掉进了大口井的井底。顿时,不知所措的我像丢了魂似的站在井口的边上发呆,心里默默地诅咒起可恨的风儿来。

见此情景,聪明伶俐的玲儿快速向我跑来,还没等我说明缘由,她就又转身跑回屋里,将自家的两只水桶和井绳送到我的眼前,诚恳地说:先用我家的,要是下雨了路滑就不好走了。我挑着水刚一进屋,天就下起了瓢泼似大雨。

雨过天晴,我立刻将水桶还给玲儿家。玲儿的热情和好客,让我霎时没了交谈的话题,只是木讷地说出谢谢!两个字,就腼腆地走出玲儿家门,耳后依旧是玲儿那甜甜的笑声。

或许是同龄人极易交往的缘故,玲儿与我便有了日益频繁的往来。春天我与玲儿一起到野外抓蝴蝶,夏季我们一同上山剜野菜、挖药材,旗电影放映队来了我们一块去看露天电影。

两年后,1979年7月我高中毕业后考入师范学校,要到学校报到那天早上,玲儿与母亲一直把我送到候车点。车启动了,玲儿搀扶着母亲,望着车儿远去的背影,站了很久很久仍不肯离去离去

那时的冬天,天气异常的寒冷。到了冬季老宅房后那口老井的周围,因打水得人多,没几天井口就冻成了厚厚的冰包,走上去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师范学校读书第一年的冬天,因爷爷病重,父亲去了老家辽宁的朝阳。

无奈,家里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的肩上。一个太阳即将落山的傍晚,母亲到房后那口老井去挑水,准备走下井台时,脚一滑摔倒了。刚强的母亲忍着剧烈的疼痛,使出浑身的力气要站起来,都以失败而告终。极度痛苦的母亲地无奈地坐在地上呻吟着。这时走出家门准备去姑姑家的玲儿见此情景后,急忙找人帮忙将腿部骨折的母亲送进了医院。

玲儿在母亲住院的十多天里,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般为母亲饮水喂饭、洗衣服。许多年之后,有人提起玲儿在医院伺候母亲那段往事,慈善可亲的母亲就会如数家珍般地夸奖起玲儿来,喋喋不休地告诉人们,玲儿就像是自己的亲姑娘,亲女儿

转眼,我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学生生涯就要结束了。那是最后一个学期开学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玲儿写给我的一封信(寄信当时唯一的沟通方式)。新的内容很短,大致意思玲儿的大姨给她订了婚事,其实是换亲:玲儿将自己嫁给男方,男方将自己的妹妹嫁给玲儿的哥哥。玲儿在信中断断续续告诉我,不愿意嫁到那个鬼地方,但是为了哥哥,只好听后来,母亲告诉我,因为这件事玲儿与她的母亲大闹了一场,一连几日眼睛都哭得红红的。

接到这封信一段时间,心如乱麻的我整日忧心忡忡。或许是心中没有太多安慰玲儿的词汇;或许是对玲儿父母如此绝情而心存憎恶;或许是很久以后,我给玲儿寄了一封早已记不清写些什么内容的回信。

从此以后,就没了与玲儿的音信往来。后来,母亲告诉我,玲儿与那个男人去了吉林长春远的一个郊区,也带走了夏天她在菜园子里经常爱穿的那件花衬衫。

虽然身在异乡,玲儿时刻牵挂着留在哥哥身边年迈以高的母亲。2000年,玲儿再次回娘家探望她的老母亲时。恰逢我的老母亲患脑出血住在医院。

得知母亲患病住院的消息后,玲儿依旧抽出时间到医院探望我的老母亲。病重的母亲虽然有所不知,但玲儿每次见到母亲是依然是那般亲热,那般恭敬。母亲不幸离世那天,玲儿哭成了泪人

一年后,玲儿的母亲也因病离开了人世,也离开了她使用多年的那口老井。

每次回乡,每次从房后那口老井旁边路过,就会看见架在老井上的辘轳依旧是那副饱经风霜的面孔。只是眼中不再有玲儿穿着花衬衫在菜园子里的影子飘来飘去

猜你喜欢

  • 请勿敬烟

    小城街头来了个神秘的乞丐,说他神秘,不过是这个不速之客和别的乞丐有所不同,他的到来给小城平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致——后背总是背着一个“请勿敬烟”的大牌子,走街串巷,沿街乞讨,与他擦肩而过的每个人,都会回头看看他,对他背上的牌子指指点点,充满了疑

  • 钱迷心窍祸加身

    这个问号,就是张爸张妈,在这个案子当中,究竟参与的有多深?张小素已经被拘了,莫文玉觉得没有必要再回避了,到了跟他们该说清楚的时候了。于是,就亮出了自己的警察身份。面对警察,老两口害怕了。莫文玉指着杨欢欢突然问他们:“你们说,她是你们的女儿吗

  • 河蚌女和打柴郎

    在离海边不远的地方住着一户人家,说是一户人家,其实也只有一个人,名叫王小二。王小二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双亡,他一个人种地拾柴做饭,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有一天,王小二又到柴滩上打柴,打着打着,突然眼前一亮,在一片

  • 变本加厉鬼做友

    案情取得了突破,张小素所说的何老师,是真正的“操盘手。”他叫何正伦,46岁,毕业于某大学声乐专业。何正伦毕业后就在圈子了混,混了十多年,也没混出什么名堂。偶然中听到他原来老邻居的女儿杨欢欢,要参加电视歌手大赛,就傍上来了。杨欢欢也想有个人给

  • 关家庄的故事

    一、山庄来恶雕在清代中晚期,豫北太行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叫关家庄。村不大,有几十户人家,以关姓为主,还有胡、马两姓。三姓之间相互连襟,友善相待。村后靠着大山,村旁有条小溪,柿树环绕,枣林成荫,为历代兵匪不扰之地,人们在此过着安逸的生活。然而

  • 吃饭

    一天,祥子正在大街上闲逛,他正为公司业绩和自己的工资发愁,因为老板说了公司效益上不去,工资休想涨一个子儿。祥子正发愁的时候,他见到一个人一声不响得蹲在马路边,祥子有些好奇,走上去拍了一下那人的肩膀,叫了一声“兄弟,你想什么呢?”那人回过头,

  • 当老爷的奴才

    王老爷在任期间,因为人刚毅,坚守节操,不为外物所动。而得到皇帝的重用。他参于政事,一干便是二十多年,到了告退时,得皇帝的恩准,回家颐养天年。王老爷祖居南方某县,一路上,他和随从到处游山玩水,很是惬意。在南下之路上,有一座县城。在县城的东南二

  • 民间故事之北高传奇

    自古末世之象,诸多妖孽祸乱人间,无论大城小村,都未能幸免。话说商汤末年,邢州南部有一村庄名曰北高,人口千人有余,乡村之中,自是比不了城镇,富足者尚属少数,有家业者更是凤毛麟角。时村中有一王姓大户,囤积万贯家财,膝下无儿,四十岁方得一女唤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