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打麻将死什么

打麻将死什么

收录日期:2025-08-08 07:05:15  热度:9℃

老张以前跟我是朋友,所谓朋友就是具有共同的志趣和爱好,因为我喜欢种花养鱼,老张退休以后觉得闲得无聊,总得找个事儿混着,看见我们家种了不少的花卉,四时鲜花不断,池中养着金鱼锦鲤,悠闲自在的游着,挺好玩,于是就跟我交朋友学种花养鱼。

老张看到花开鱼游那是结果,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也许这个过程是辛劳的,也许这个过程是单调的,也许这个过程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总之不是那么简单。

你比如种花,既要持之以恒浇水、施肥、除草、灭虫,又要根据不同的花卉品种选择不同的土壤,或者酸性土壤,如山茶花,杜鹃或者中性土壤,叶子枚,有的花卉需要长日照,如睡莲,有的花卉则需要遮阳,如龟背竹。

老张哪里管他许多?统一一个标准,结果就开始有的花卉死亡了,他一开始还比较心疼就来请教我某种花卉死亡的原因,我解释了,但是他明白了并不能持之以恒按照我说的要求去做,花卉仍然不断死亡,他对我说:一个破花怎么这么难伺候?总是死,我没兴趣种了。

我无言以对。

后来老张又改为养鱼,我是在院子里修筑的水泥池,属于半自然环境,饲养难度相对小一些,夏天时常喂养一些浮萍,不断往金鱼池加水,黄昏时分浇花,用虹吸管抽出池底鱼屎和其他垃圾,保持水体清洁,金鱼锦鲤就能健康存活。老张是购买的玻璃金鱼缸,放置在客厅里,这样饲养的难度就更大,金鱼锦鲤在没有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霉菌就容易存活,除了平时要保持水体清洁以外,还必须保持水体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盐分,另外尤其重要的是定期紫外线灯杀菌,老张是个粗人,哪里能够如此精细?所以很快鱼也死光了。

一天,老张对我说:我现在改为打麻将了,种花花死,养鱼鱼死,我打麻将我看他死什么?

我想,也是的,麻将是打不死的,因为它没有生命,不是有时候有人叫我打麻将,我说,我打不好。对方说,你打不好,你能把麻将打坏吗?那个塑料块我还真打不坏。我只好什么也不说。

老张打麻将比较疯,一天打三场,早上天刚亮也就是六点多钟就开始了第一场,中午吃个午饭也不睡午觉,紧接着打第二场,晚上再打第三场,一直鏖战到深夜,不想昨天老张打麻将死在麻将桌上。保险公司捡了一个大便宜,刚退休就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常常只能看见那些钱层次的东西,种花死花,养鱼死鱼,打麻将不死麻将死人这种事我们却忽略了,这就是人的浅见。

猜你喜欢

  • 回荡在赤岩洄的鼓声

    自东向西潺潺而来的信江,在铅山县河口古镇东首的凤来村偏北拐了一道弯,同时在此接纳了发源武夷山脉北麓的桐木江。两江交叉处的北岸是九座雄狮状的红石山峰,在九狮山的首座山峰下,形成了一个大旋涡。年复一年的千万年来,旋涡淘空了河底的沙石,形成了一个

  • 康熙智斗贪官

    相传康熙一次南巡,提前启程,没及时通知南方的官员,刚到江南某镇,遇到大雨,皇家浩大游船只能靠岸,两岸随驾的大队人马也到衙门里找地方避雨。康熙贪恋江南美景,看见雨渐渐小了,于是着便装悄悄带几个护卫乘船闲游,来到一个水乡小镇,正好路过岸边一家绣

  • 补天石

    上古时期,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争帝,水神不甘失败,怀恨撞到不周山,把天撞出个窟窿,从此天下大乱,女娲不忍心看见自己创造的人类毁灭,便去天台山补天,用了365001块补天石。女娲补天后,留下了一块补天石,有人说这块补天石依旧在天台山,也有人说女

  • 蝎子

    这是村子一年一度的盛事,家家户户一大早就起来忙着准备大餐,屋里屋外弥漫着炸肉的香气。大人们吆喝着小孩子们赶快出去,生怕他们碍手碍脚,孩子们可不买账,拖拖拉拉的在屋里屋外转悠,要不到“遣散费”绝不出门。太阳刚刚升起,街上便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隆

  • 枣核家信

    晚清年间浙江海宁有一个巧匠擅长微雕,能在枣核上雕刻米粒大小的人物、山水、文字,当地人叹为绝艺,尊称为巧手宋。凭借着高超的手艺,巧手宋家道渐渐殷实,不但娶了媳妇,还陆续生下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光阴似箭,一晃十八年过去了,两个

  • 苇叶船

    清亮亮的大清河,映着蓝蓝的天,那河水好象一匹抖动着的蓝绸子,在一平展展的原野上飘呀飘,一直飘到白云间。水面上常常飘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儿,快得象抛出去的梭,出了弦的箭,一会儿穿行在浪花丛,一会儿飘到云彩里。撑船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她秀秀挺

  • 神猴除盗

    1.绝世神猴清风山绵延近百里,常年云雾缭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以马连成为首的上千盗匪就盘踞于此。官府几次派兵征剿,皆损失惨重,无功而返。常常做梦都要铲除马连成的知府冯忠廷,近来对他们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天,马连成喝醉酒正呼呼大睡,

  • 我是团长

    一场血战,临时要官,理想不再有?两军对垒,不计生死,只是为功名?硬汉的内心也藏着许多故事……1941年春,活动在皖南的新四军某部,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损失惨重。六团团长王猛身负重伤,藏在当地一个老中医家中。数月后,王猛带着当地百十号青年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