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鲁班造伞

鲁班造伞

收录日期:2025-08-08 10:59:52  热度:8℃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那时候,人们出门很不方便。夏天,太阳晒得皮肤火辣辣的痛。下雨天,把衣服淋得湿漉漉的。后来,我国有个叫鲁班的木匠,动了好多好多脑筋,发明了伞。这可真不容易呢。下面讲的就是鲁班造伞的故事。

鲁班的爷爷是巧木匠,爸爸也是巧木匠。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他很聪明,又很用心,学了几年,就会造房子了,还会造桥。大晴天,他想,太阳晒着真不好受,得做个东西遮一遮才好;下雨天,他想,大雨淋着真受不了,得做个东西挡一挡才好。后来他想,要能做个东西,又能遮太阳又能挡雨,那才好呢。

鲁班动起脑筋来了,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接着,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造了许多亭子。这样,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来了,躲一躲;太阳晒得难受了,歇一歇,喘口气儿。

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鲁班自已挺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

还得再想办法!鲁班心想: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可是得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呢?为了这个事儿,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鲁班想了许多天,还是没有想出来。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过了一会儿,他们上岸来,一个孩子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

鲁班觉得挺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一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一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细的条条,照着荷叶的式样,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了起来,“这玩意儿挡雨遮太阳,轻轻巧巧。”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的,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了什么事了?”

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说:“你试试这玩意儿,以后大家出门去带着它,就不怕雨淋太阳晒了。”

鲁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说:“不错不错。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拿着这么个玩意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起来,这才好呢.”

“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就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玩意儿改成可以活动的,用着它,就把它撑开;用不着,就把它收拢。这玩意儿是什么呀?就是咱们今天在用的伞。

猜你喜欢

  • 下水管道里的创意

    在德国西部的特罗普市有一个贝尔纳公园,那儿的草坪上摆放着5根下水管道。是公园正在进行施工吗?非也。这里是一家旅馆,下水管道就是这家旅馆的客房。 这5根废弃不用的下水管道,曾经令贝尔纳公园的园长格雷戈尔埃弗斯头疼不已。它们摆放在

  • 平衡的艺术

    相传,周庙里有个器皿叫右坐之器。这个器皿很奇特,水注得太少就倾覆,水注满了也倾覆,水量恰到好处时才平衡。有一天,孔子带弟子到庙里看这个器皿,他让人取来一瓢水试验,果然如此。孔子慨叹说,这同做人一样,满了就要倾倒。 凡事都有个度,古

  • 面子的劫持

    又假如有两份工作,其他方面都一样,但第一份年假2个星期,而同事年假1个星期;第二份工作年假4个星期,而同事8个星期,你选择哪个? 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法兰克在《奢侈病》一书中介绍说:大多数人在第一个问题里选择第一份工作,在第

  • 一个“老女人”的忠告

    珍妮特斯瑞特波特尔生于1946年,是英国知名作家、电视制作人,在《泰晤士报》、《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等媒体上常年开设专栏,数十年来为英国广播公司打造了一系列谈话、真人秀节目。她浓重的伦敦腔和一口外凸的牙齿,常常被喜剧演员拿来戏谑,

  • 名人的自我介绍

    调务实牢记本色,这映现的也是这个人的胸怀。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成功人士,成功之后如何评价自己,是自吹自擂自高自大还是清醒自知宁静淡泊,这映现的更是这个人的品格。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

  • 在最美好的时候离开

    我的祖母说过:人们应该在最美好的时候离开。因为这个认知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不是我的祖母,而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他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峰终定律: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

  • 为人师的最高境界

    尽管已离开教坛数十载,但他仍默默地坚守着心灵阵地。 一位在县城从事法律工作的中年人,费尽周折争取到一个赴澳留学的名额,在办理繁琐的出国手续过程中,有张学历证明表,需要填上学习英语的简历,由当时的任课教师签名。 这人不顾妻子反

  • 在花生和稻草之外

    杨先生应邀来我校讲座,热烈的掌声说尽了学子们对这位画家的无限敬慕之情。 杨先生是个有趣的老者。他讲座的开场白既令人哗然捧腹,又令人泫然垂泪。从那个讲座出来,许多同学都对艺术着了迷。 老先生甫一登台,就尖着嗓子模仿一个孩子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