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古代食堂里飞出的成语

古代食堂里飞出的成语

收录日期:2025-08-07 17:21:14  热度:10℃

如今国家的各级政府机关大都有自己的机关食堂,专门负责为公务员提供便捷、价廉的工作餐,这种食堂在古代也是有的,而且发生在其中的故事还成为后来一些成语的典故。

哄堂大笑

古代官员在工作中。都严格按照品级尊卑行事,丝毫不敢逾越礼仪,即使在吃饭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过,如果上司并不摆官架子,那么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所谓“(食)堂之作,不专在饮食,亦有政教之欠端焉”,说的就是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而且是官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进相互了解和化解彼此间芥蒂的场所。

唐代史料《因话录》中就有一篇专述唐代御史台三院食堂会餐的情景,说当时每次吃完饭后,都要有一个“知杂事”的御史(称为“杂端”)站起来点评工作,当他严肃地批评属下在工作上的过错和不足时,食堂内往往气氛紧张,此时若有官员言笑,则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而当他就某事集思广益地听取众人意见,或者与同僚联络感情的时候,食堂的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有时候,杂端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忍不住地“失笑”,底下的官吏也会随之大笑,称为“烘堂”,意思大概是轻快活跃的气氛让整个房间都暖意盎然。后来的成语改为“哄堂大笑”形容满屋子的人都大笑起来,却少了一些快乐的暖意。

溜须拍马

成语“溜须拍马”中的“溜须”也同样跟古代的食堂有关。

据《宋史》记载,丁谓在北宋宋真宗时,为了迎合皇帝心意而大肆营造道观、假报“祥瑞”,劳民伤财。但丁谓却因此被皇帝擢升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当时,正宰相寇准是丁谓的顶头上司,因此丁谓也对他毕恭毕敬,百般讨好。

一次,皇帝召集朝会,中间休息时两人与其他官员一起在食堂用工作餐。席间,寇准在喝汤时弄脏了胡须。丁谓见状,当即站起以衣袖为之揩拂,也就是所谓的“溜其须”。寇准于是笑着批评他说:“你身为参政,是国之重臣,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地为上司做擦拭胡须这种事呢?”意思是说他有失体统。

之后,丁谓巴结讨好的“溜须”之举,便被人们定格为了阿谀献媚的典型。

可见,古代机关食堂不仅是官员们聚餐议政之所,也是一个浓缩了历史传统和文化的妙趣横生的舞台。

猜你喜欢

  • 找生命的出口

    一个老禅师问小和尚,如果你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你应该怎么办? 小和尚思索半晌不能回答。 老禅师微笑道,你可以往旁边去啊! 小和尚恍然大悟。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老禅师所说的困境,内心苍凉。面对生活向我们张开的

  • 善心的味道

    周末,与父亲一同去登山。我们走到了山腰,便坐在凉亭里歇脚,悠闲惬意地欣赏着山间景色。 不远处,一位跛腿的男人,手拄拐杖,拖着蛇皮袋,正向凉亭挪着步子,眼光还四下寻找着什么。一眼就看得出,他是来捡饮料瓶的。 过了一会儿,男人便

  • 那一定很贵

    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等候登机时,有两位穿着得体的女士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开始聊起家常。第一位是个傲慢的加利福尼亚女人,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人。第二位来自南方,她的言行很有风度。 当话题说到她们是否有孩子时,加利福尼亚女人说:当我的第一个孩

  • 备用钥匙该放哪

    新房终于装修好了,开发商一共给了6把房门钥匙,现在的问题是,这6把钥匙,我和妻子每人拿一把以后,剩下的该放在哪里? 一般人当然会选择放在家里,可是放在家里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两人不慎同时把钥匙弄丢了,或者是一人丢了,一人忘在

  • 占卜者

    哈特利坐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拾起脚下一颗小石子。这时,他看到远处有一位乞丐正朝他这边走来。他穿了一件宽大的外套,上面打着各色补丁,其中蓝色和黄褐色的补丁尤为显眼。他手上拿着一根很短的有瘤节的棍子,顶端绑着一只公羊角;他没有穿鞋,覆盖脚和

  • 当你有车和没车的时候

    一个人在公交站牌下焦急地等车,好不容易来了一辆,车上已经挤得满满当当。他仍然使劲往上挤儿,边挤边喊:挪一挪!让一让!他刚挤上去,车就开了。但到了下一站,车又停了,又有好多人往上挤。这个人非常生气:挤死人啦!等下一辆不行吗?同时他还对司机

  • 走弯路才是人生的常态

    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 心里痛苦得过不去,仍然坚持继续走下去,走着走着奇迹就出现了。 佛学院的一名禅师在上课时把一幅中国地图展开问: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偏

  • 沉在水底的豆子

    豆子沉在水底,用心地吸收着水分,为被埋进土壤的那一天积蓄力量。 从小到大,他一直是个很浮躁的人。凡事在他眼中,说得头头是道,轮到付出行动时,他就落后了。 父亲说他是个蹉跎满志、好高骛远的人。他不服气,总是和父亲争论自己十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