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救命的戏法

救命的戏法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2:37  热度:10℃

清朝末年,金堂县白庙村村民吴大明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去镇上找瑞生堂的大夫看了,大夫说可以治,但治这种病需要用人参、鹿茸之类的名贵药材,第一笔医药费就要二十两银子。吴大明家里有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地,一年收的庄稼,除去家里的口粮,再除去苛捐杂税,每年只能换来一二两银子。这些年,他们一家省吃俭用,也只积攒了不到十两银子,故而大夫一说价格,吴大明一家都犯了难。

吴大明不想治了,家里人不肯,纷纷出去借钱,结果借了一圈,也只借到了二两银子,离二十两还差得远呢,吴大明一家人的脸上布满了愁容。

这天,有人叩响了吴大明家的门。吴大明的老婆出去借钱了,吴大明拖着病体过去开门。门开了,只见门外站着一个身着绸缎的男子。吴大明问:“公子,你找谁?”那男子说:“叔,您不认识我了,我是庭光呀!”吴大明仔细看了看他,凭着那人左脸上的黑痣,终于认出来了,他正是村西的吴庭光。十年前,他离开白庙村,从此音讯全无。以前的吴庭光,又黄又瘦,身材像根麻秆一样,现在的他又白又胖,身材也发福了,再看他的打扮,吴大明知道他现在是个有钱人了。

吴庭光说:“叔,我听说您病了,特地来看看您。”吴大明忙把吴庭光迎进屋,要给他烧火做饭,却被吴庭光拉住了。

吳庭光说:“叔,您还记得三春结婚时您变的那个戏法吗?”吴大明说:“记得,咋会不记得呢!”

十年前,吴大明的儿子吴三春结婚。按照乡俗,结婚第一天,新郎要在家里置办数桌酒宴以答谢乡邻,于是吴大明一家又是安排乡邻就座,又是给乡邻续水端茶,忙得不亦乐乎。

吴大明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正想歇会儿,却被老婆李氏拉到一旁。李氏低声说:“当家的,银杯子被吴庭光偷去了一只!”原来,按照白庙村的风俗,办喜宴要给宾客们敬酒,而敬酒就一定要用银杯子,穷人家里怎么会有银杯子?那一对银杯子是吴大明去找村里一户有钱人家借的。

吴庭光那会儿刚二十出头,他身世挺可怜的,父母双亡,也没个兄弟姐妹。吴大明知道他生性老实,平素少言寡语,别说是银杯子这么贵重的东西,就是草棒他也不会拿人家一根。吴大明低声问李氏:“你确定是庭光拿了银杯子?”李氏说:“我亲眼看到的,儿子儿媳敬完酒后,把银杯子放在厨房。稍后,我来厨房拿酒,就看到吴庭光正把一只银杯子偷偷往裤腰里藏!”

这时,吴三春过来了,李氏又把事情说了一遍,吴三春年轻气盛,就要去把银杯子要回来。吴大明拉住儿子,说:“慢着,你把银杯子要回来了,庭光的脸往哪里搁?”吴三春说:“我管他呢,他既然做了这样不要脸面的事,我还给他留脸干吗?”吴大明说:“庭光也许是一时糊涂,平时他的为人还是不错的。”吴三春说:“照您这么说,银杯子咱就不要了?”吴大明低头想了一阵,忽然眼睛一亮,说:“就这么办!”

喜宴快结束时,吴大明走进了客厅,说:“各位乡邻,今天是我儿子三春大喜的日子,你们能来捧场祝贺,我很感谢。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想给各位表演一个我最近刚学的戏法助助兴。”吴大明年轻时学过杂耍,会一些戏法,经常在村里各种场合“卖弄”一番,他这么一说,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吴大明拿出一只银杯子,说:“大家看好了,这是一只银杯子,待会我喊个‘一二三’,这只银杯子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信不信?”大伙都说不信,吴大明笑了笑,朝着手里的银杯子吹了一口气,喊了个“一二三”,那银杯子竟然真的不见了。

人群里一阵骚动,吴大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举手示意大家安静,说:“大家一定都在猜,银杯子去哪儿了?现在我就来揭晓答案!”他看着吴庭光,说:“庭光,你摸摸你的腰间!”

吴庭光一时糊涂拿了银杯子,刚才听到吴大明提到银杯子,正胆战心惊呢,现在吴大明要他掏口袋,他忽然间明白了吴大明的良苦用心,忙站起身,从腰间掏出那只银杯子。吴大明走下去将银杯子接过来,高高举起,说:“大家看,这是不是就是刚才那只银杯子?”现场顿时响起一阵啧啧的赞叹声。

回忆到这儿,吴大明问吴庭光:“三春婚宴后的第二天你就不见了踪影,这些年你到哪里去了?”吴庭光说,那时虽然吴大明给他留了脸面,但他还是觉得无法面对吴大明,他就连夜收拾了行李,去投奔千里之外的一个亲戚了。那个亲戚是做茶叶生意的,吴庭光跟着他,从小伙计做起,凭着一股子吃苦耐劳的劲,三年之后,他也另起炉灶,开了一家茶叶店,因为讲诚信,懂经营,他现在已经富甲一方了。

吴庭光说:“这几年我也学了一个戏法,现在表演给您看!”吴庭光从衣袋中取出一张纸,说:“您看这是不是一张白纸?”吴大明看了看,那确实是一张白纸,吴庭光数了个“一二三”,将那张白纸往空中晃了几晃,再把纸递回给吴大明。吴大明一看,白纸变成了一张二百两的银票,他问:“庭光,你这是什么意思?”

吴庭光动情地说:“当年您用一个小‘戏法’留我一张脸,我才有今天。今天,我也用一个‘戏法’回报您!这二百两银子是给您的医药费!”

猜你喜欢

  • 关于励志的名人故事10个

    1、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

  • 李清照简介

    创作风格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着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

  • 你不了解的陈独秀介绍

    在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是以新文化运动的始作俑者、“五四运动总司令”和中共第一任总书记而着称于世的。由于这些光环过于耀眼,淹没了他的其它光芒:清末老资格的暗杀成员、书法大家,以及对中国文字音韵之学有着很深造诣并有多种着述传世的国学大家。老资格

  • 阴丽华简介

    阴丽华(公元4—公元64年),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王朝开国之君刘秀的第二任皇后,春秋时期的一代名相管仲的后裔,汉明帝刘庄的生母。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着称。史载,刘秀还是一个尚未发迹的没落皇族之时,就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曾感叹道:

  • 如何评价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姓杨名广,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在弑父杀兄的疑云中登上帝位。在位时,修驰道、掘长堑,四方巡游,宣扬国威,加强统一;为更有效地控制关东和江南地区,营建东都洛阳;开凿运河,打通南北水路交通,顺应并推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大趋势;

  • 隋炀帝杨广简介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

  • 苏秦的故事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人,着名的纵横家,为“合纵”派的代表人物。但他发迹之前,没有人看得起他,甚至连父母、妻子都轻视他。有一次,苏秦父亲过生日。他哥哥端了一大杯酒去祝寿,父亲高兴地赞叹道:“真是美酒,好甜啊!”等到苏秦端了酒去祝寿,他父亲

  • 吴起的故事:贪功名杀妻

    吴起,春秋时卫国人,后为鲁国大将,是有名的军事家。但他少年时是一个无赖,常常舞刀弄枪,惹是生非。母亲责骂他,他咬破手臂,与他母亲发下誓言:“从今辞母,游历他方,如不为卿相,决不回来。”后来他母亲逝世时,因为吴起尚未当官,他竟然不回家奔丧,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