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顺其自然,不去打扰

顺其自然,不去打扰

收录日期:2025-08-08 05:41:09  热度:8℃

每次回到老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片片越来越繁茂的树林。站在故乡的马路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绿野风吹来两个大大的问号:这绿是怎么变浓的?那树是怎么长野的?

答案很简单:无人打扰。

记得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情形。村前村后,稀稀落落的几根小树苗,鸟儿也少,偶尔能看见几只麻雀应和着南来北去的燕子,驱赶日深夜深的孤寂,用声音相互取暖。当然也有百年大树,不过,只有树桩。大树被人砍去,腾位置做新房,大材做梁,小枝烧火。

那时,村里家家人丁兴旺。欣欣向荣。

花开花谢,村庄像盛开千年的花,终于开始凋零。

村人外流,始于20世纪90年

代初,三股潮流像抽水机

一样把村民源源不断地往外抽。一是读书潮,考上大学留在城里工作;二是经商潮,到外面做点生意,过好日子;三是打工潮,也许缺本钱、少文化,但总有力气的,于是,少年不读书,长大一些,就去城市打工。

人们欢快地背井离乡,身在城里,心恋繁华,不愿复返。

人一走,村就空了。1994年,我高中毕业,当时全村人口多达二三百。而今,做红白喜事,把村里所有常住人口都叫上,还凑不齐三桌,减少了足足十倍。人少,田荒地芜,草树迅速占据,欣欣然,长势喜欢。留守农村的人们烧饭改用煤气灶,村巷内的杂草枯枝便无人问津,显得荒凉清寂。

短短20年,村前村后的树大了密了,草杂了厚了,绿染大地,生机勃勃。

懂林业的人士对我说:“保护森林,其实是很简单。它本不需要人们刻意去保护,自有生长规律。人类对森林的最好保护,就是不要去打扰它。”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唯恐自己的孩子玩掉大好光阴,以至于输掉未来的幸福,往往会以爱的名义,让孩子要这样,不要那样,这个不做,那个不许。其实,每一道指令,都是十足的打扰,每一次打扰都在挤压孩子正常的生长空间。

小编有话说:植物不希望人去打扰,大自然害怕人来打扰,人为万物之灵,和万物相通。成长路上,渴望有一个无人打扰的空间,这是最大的保护、最好的爱。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所有人,甚至对这个世界,有时,不出现,不打扰,给对方留足空间,是最好的爱的方式。我们应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不人为去干涉。丰子恺《自然》:“只要是顺其自然的天性而动,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可以礼赞。”

猜你喜欢

  • 母爱有多重

    你知道母爱有多重吗?朋友问。我摇头。母爱可以称量?朋友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女青年大学毕业后,到一所中学任数学老师,与同校的物理老师喜结连理,幸福地开始了甜蜜的生活。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平添了无尽的欢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们

  • 深夜电话是否惊醒了你

    你是否也接到过这样的电话?那些深夜里的来电,把你猛然惊醒。一个酒醉的男人,踉踉跄跄迷失在午夜街头,趁着酒兴给我打来电话,喋喋不休倾诉衷肠。我打着哈欠,又打了几个喷嚏,睡意朦胧中听他断断续续地诉说,电话里,他突然嚎哭出声……一个老朋友,多年没

  • 爸爸的青春永不老

    很高兴自己生了病出差两个月,下火车第一件事就是往父母家跑。迎接我的却是爸爸那一纸漂亮的书法:即日起,高明与高山断绝父子关系。高明是爸爸,高山是我。妈妈数落爸爸:“闲出毛病了吧?孩子刚下火车,你就不能让他消停一会儿。”爸爸的怒火一下子转向了老

  • 为爱情除尘

    结婚十多年了,日子过得千篇一律,白开水一般没滋没味,一切都成了习惯。每天下班,我习惯在厨房忙碌,老公习惯一言不发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习惯说声“吃饭了”,他习惯漠然地坐到餐桌前吃。想当初,两个人每天都有那么多甜蜜的话,好像这辈子都说不完一样

  • 幸福别忘3人行

    婚后不久,我提出把婆婆接来同住。伟担心我和婆婆处不好。我笑着说,你放心,你爸死得早,婆婆独自把你拉扯大,真不容易,我一定会把她当亲妈一样看待的。伟开心地拥住了我。很快,婆婆来到我们身边。婆婆清爽利落,勤快明理。她每天将屋子收拾得纤尘不染,且

  • 提前融化的雪

    雪终于停了。父亲将盖在煤球上的油布揭去,一个个捧进屋里。母亲翻箱倒柜,她要给明天即将回家的儿子和女友找出崭新的棉被、褥子和夏天就做好的棉鞋。外边的风小了,父亲从檐下到院门口,扫出一条干净的小路。刚进屋,母亲说,擦黑儿我把大炕烧热烤被子,你把

  • 小气丈夫是个宝

    这个世界上,女人小气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人去笑话一个喜欢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的女人。但是,假如这些事情换到一个男人头上,只会叫人觉得他细碎,渺小,缺乏男人汉气概。我的丈夫就是这样的人,这是我结婚几年来的定论。婚前我就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 纸条中的爱

    她的母亲,做了一辈子的农民,所有的收入都是从田地里刨出来的。没有多少钱,所以便舍不得花,除了让她上学,别的便能省就省了。省惯了,便什么都省,活到60岁了,生活里只剩下了一个省字。即使现在的生活好了,她还是省。买东西捡最便宜的,只要省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