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飓风之后

飓风之后

收录日期:2025-08-07 12:59:20  热度:9℃

2007年3月4日大连开发区,正逢元宵佳节,街上热闹非凡,熙熙攘攘,到处都是走亲访友、买东西的人,没有人会想到一场灾难正向他们袭来。

下午4点,几乎是在顷刻间狂风夹杂着雨雪突然降临,几十分钟之内风力就迅速上升到13级,而气温也骤然下降了十几度,路上的雨雪几乎是瞬间就变成了冰面,树木倒地,巨大的广告牌被撕裂,突如其来的飓风让来不及躲避的人们只能是抓到什么就紧抱不放。满街都是人们丢下的物品,人们在纷纷奔逃。有的人抱着树,有的人抱着电线杆子,有的人什么也抱不住的话,就像一片树叶似的,在马路上就给刮走了。风太大了。

此时,大连民族学院学生胡艳东和王贝逛完街刚刚走出商场,眼前的这一幕让她们惊呆了。

正在她们俩惊慌失措的时候,就听见一声巨响,离她们不远处一个巨大的广告牌轰然倒下,两个女孩子被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进了地下商场,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瑟瑟发抖。就在她们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候,突然,她们听到了一个男子的呼喊,离她们不远的地方一扇店门打开了。

“你们进来吧,外边现在是出不去的,躲一会儿也许风小了你们再回去。” 招呼胡艳东的这名男子叫宁研琪,这里是他经营了一年多的小军品店,胡艳东进来时,小店里已经聚集了七八个人了,对于进来避风的每个人,宁研琪都毫不犹豫地把货架上还未出售的衣服拿给这些避难的人穿。

宁研琪安顿好进来躲避的人们后,就把店里的要卖的防弹衣穿上,腰上还系上了登山绳,他要去救助街上的人。从地下商场到外面救人,要上一段台阶,宁研琪和店里的两个小伙子用绳子互相系在一起,迎着猛烈的狂风,一点点向外爬。

在宁研琪的一次次救助下,30多平米的小店很快就聚集了将近60个避难的人。屋里已经塞不进去了,脚抬起来基本没地儿放。人们几乎是拥抱在一起,但井然有序,大家都在心里默默祈祷,飓风能早点过去,平安回家。可就在这时,店内的灯突然一下子熄灭了——停电了。屋里漆黑一片,人们只能听见屋外寒风一阵紧似一阵的呼啸,被刮掉的铁皮和广告牌等东西乱撞着就像雷声一样轰鸣,人们似乎开始感到了绝望,开始有些躁动不安,女孩子在低声哭泣。

看到此情此景,宁研琪安慰大家说他这里很安全。可他的话音还没落,就听见哗啦一声巨响,小店的玻璃门被挤碎了。由于玻璃门的破碎,在外面似乎等候已久的狂风瞬间席卷了军品店。人们还来不及躲避,意外又一次发生了。小店的天棚突然坍塌。在店里避难的60多人一下子又陷入了狂风的肆虐当中。

不能再继续待下去了,宁研琪当机立断,让大家赶紧撤。他系上绳索到外面挨家敲门,他要把避难的人们送到安全的地方。幸好和宁研琪关系很好的餐馆老板同意了,接纳了所有避难的人。避难所找到了,可这么多人怎么过去呢,大家都清楚,在这种恶劣天气下,稍有不慎就会被飓风卷走。

宁研琪找出店里所有的绳索,让每个人系在腰上,他走在前面,60多人手拉着手,牵着绳索,一步一步地向对面的小店移去。就这样,宁研琪把军品店里所有避难的人都安全地转移到了对面的饭店里避风。

到了午夜时分,狂风已有减弱的势头,而此时的宁研琪又返回了小店,翻找出几袋准备回家过节吃的元宵。于是在这样一个夜晚,几十个素不相识的人一起分吃着元宵,体会着一种别样的温暖,度过了一个平生最难忘的元宵节。

胡艳东事后回忆道:“在这样的时候,还能有过节的感觉。我们其实都不喜欢吃元宵,但那天晚上我们每个人都吃了,真的太难忘了。”狂风中的这种情、这种意,让每个人都感到弥足珍贵。

2007年3月5日清晨,风暴潮终于过去了,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被飓风围困了一夜的行人虽毫发无损,但仍是惊魂未定,匆匆向宁研琪告别各自回家了。当被救助的人们都走后,宁研琪这才定下神来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小店,自己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此时的军品店已经是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玻璃门破碎,天棚坍塌,棚顶的水管爆裂,军品店满地是水,货品全都被浸泡在水里了。宁研琪第一反应就是:“完了,全完了,我对不起合伙人。”

宁研琪曾经当了几年兵,退伍后,就在大连开发区打工,由于对军旅生活的留恋,他和好友李勇俊连借带凑合伙开了这家小军品店。看着小店一片狼藉,让宁研琪更心痛的是伤了他的朋友。待朋友来到小店,两个人清点了一下,损失高达6万多元。

宁研琪和李勇俊都没有能力再继续经营小店了,无奈之下,小店关门了。宁研琪默默地承受了所有的一切,没有向周围人说起,他找了一份工作,又当起了打工仔。但他对好友承诺,一定要让小店重新开张。

转眼风暴潮过去了几个月,一天宁研琪突然接到了曾经被他救助过的学生胡艳东的电话,两个人相约在宁研琪原来的小店见面。一见面,胡艳东就交给宁研琪五千元钱,这突如其来的馈赠,让宁研琪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胡艳东和同学在飓风之后的第四天就返回了小店,她们要把宁研琪在风暴潮当天捐赠的衣服还给他。可当胡艳东看到宁研琪的小店一片破败时,大吃一惊。

在胡艳东的眼里,当天救助他们的宁研琪,就是一个救人于危难中的英雄,英雄落难,自己岂能袖手旁观!胡艳东的内心极不平静,无奈自己是个学生,怎么帮助一下宁大哥呢?那天晚上,胡艳东怀着一腔热忱在网上写了一张帖子,“人间自有真情在,望能温暖英雄心”,故事讲述了宁研琪救人的经过和她自己的感受。

令胡艳东没有想到的是帖子发上去不久,就在网上引起了极大反响,被宁研琪救助过的人,甚至陌生人,都纷纷跟帖,一时间宁研琪成了网友们在论坛上讨论的热点。有的网友倡议要为宁研琪捐款。没几天,网友们就捐助了几千元钱,他们派胡艳东送给了宁研琪,但费力查找宁研琪的下落,花了网友们几个月的时间。

网友们的捐助,让宁研琪备受感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小店重新开起来,不辜负大家的厚望,让感动延续下去。2007年年底,在宁研琪的努力和网友们的帮助下,宁研琪重新租下了店面,小军品店要再次开张了,为了纪念那场让人难忘的风暴潮,网友们和宁研琪商量把开业的日子就定为2008年的正月十五。但宁研琪声明决不再接受网友们的捐助了。

开业这天,小店热闹非凡,被宁研琪救助过的人,网友们,还有很多陌生人都纷纷赶来,小店一下子就涌进来四五十人,人人手里都拿着百元钞票,见什么买什么,而且给出高过物品实际价格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钱。原来,网友们考虑到宁研琪不会再接受他们直接的捐助,于是他们就想出了一个特殊的办法:“义买”。有的人似曾相识,有的人素昧平生,但众人的一片诚挚让宁研琪感动万分。

小店重新开张的一星期后,宁研琪给好友李勇俊留了一封信,悄悄地退出了,他把小店留给了李勇俊经营,以弥补他给朋友造成的损失。他说,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站起来!

猜你喜欢

  • 两兄妹

    两兄妹从前有两兄妹,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芳。他们是家里最小的两个孩子,非常亲密。小明是个机灵活泼的男孩,总是带着阳光的笑容;而小芳则是个文静害羞的女孩,总是默默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尽管两个孩子性格迥异,他们却总是形影不离。每天放学回家后,他们

  • 两个士兵

    两个士兵在一个辽阔的战场上,两个士兵并肩站立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勇气,士兵们身上的疲惫和伤痛已经被战火中的烈焰所覆盖,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和平而战斗。这两个士兵背景迥异,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他们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国

  • 吃肉的小孩

    吃肉的小孩从小的时候,小辉就喜欢吃肉。他是一个身体健壮的小男孩,总是有着良好的食欲。每当家人端上一盘美味的肉食,小辉总是能吃个津津有味。小辉的家人都很注重健康饮食,他们认为蔬菜水果是最健康的食物,而少吃肉可以减少对动物的伤害。然而,小辉却始

  • 年轻人和屠夫

    年轻人和屠夫在一个充满了喧嚣与纷扰的都市中,生活着一位年轻人。他名叫李明,是一名大学生。李明并不富裕,但他一直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喜欢在闲暇的时候到公园里写写小说、画画,享受着创作的快乐。然而,李明的家人并不理解他的梦想。他们认为他

  • 狼医生

    狼医生在一个深山中的小村庄里,有一只狼医生。这只狼医生并不是普通的狼,它具有人类的智慧和医疗技能。狼医生每天都会穿梭于村庄之间,给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医疗服务。村庄里的人们都对狼医生感激不尽。他们都知道,这只狼医生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存在,

  • 捕鸟人

    捕鸟人在一个遥远的山村中,有一个著名的捕鸟人。他并非只是捕捉鸟类,而是以保护农田为己任。这个捕鸟人的名字叫李明,他家世代以来都从事这个传统行业。从小,李明就被教导着如何保护庄稼免受小鸟的侵害。李明的技艺非常高超,他能通过观察鸟类的习性,迅速

  • 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他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身材瘦弱,面容普通,完全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特征。然而,他隐藏着一颗冷酷残忍的心,成为了这个城市中最臭名昭著的杀人凶手。他的犯罪手法才能让人发指。无声无息地,他选择了城市中最拥挤的街区。在喧嚣和繁忙的街头,没有人

  • 渔夫

    渔夫从古至今,渔夫一直是海洋深处的孤独战士。他们在清晨的微风中,舀起醉人的晨曦和温柔的海浪,投射在无尽的海面上。海洋无情,而渔夫却带着坚定和温暖的希望,踏入起伏不定的大海。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而勇敢的渔夫,名叫杨千维。他出生在一个靠海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