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情到最后,是唯怕人间雪满头

爱情到最后,是唯怕人间雪满头

收录日期:2025-08-08 00:44:11  热度:11℃

1

外婆曾经养过两只鹦鹉。它俩是一对儿,从别人家飞出来的,呆呆愣愣的,像失心疯似的停在我家晾衣架上。

外婆用绑了线的细竹子撑起斗笠,在斗笠下放上碎玉米粒,拉着线的另一端躲在门后。等到两只鸟都进斗笠底下觅食的时候,将线一拉,两只鸟就成了瓮中之鳖。

两只鸟很恩爱,每日都能见它们互相整理翠羽。

外婆偏说它们是金刚鹦鹉,但我找遍了整本观鸟手册都没有找到绿油油的金刚。

有一天,外婆忘记关笼门,公鸟偷偷飞出去了。

我们都猜公鸟过不了几天就会回来。它识得母鸟的声音,曾经“越狱”过几次都安然无恙地飞回来,照样能中“竹子撑斗笠”的老招数。

可是这一次,它没有如约回来。

那天半夜,外婆听到门外有凄厉的鸟叫声,披衣出门都没看到鸟的影子。过了几天才发现,靠近笼子的地方,不知道被什么人摆了一根白色的塑料水管。把水管移开的时候,里面掉出了一只羽毛杂乱、早已僵冷的鸟的身体。

母鸟一直很怯生,那几天却变得异常亢奋。刚换完新的鸟食,它就把头扎在食盆里一顿猛吃。每天叽叽喳喳叫唤个没完,引来附近一群各式各样的公鸟。它来者不拒,活脱脱是个鸟中潘金莲,弄得我家门口好像飞禽市场。

正当我以为母鸟即将展开“鸟生第二春”时,它在一个凉夜里,静悄悄地死了。

清理笼子的时候,外婆说:“它應该比谁都想活啊,可就是活不了。”

我那时候还小,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人世间最深的凄凉。2

直到今天我家再也没养过金刚鹦鹉,这是外婆决定的。

每当她提起当年的那两只鹦鹉连声叹气时,外公一如往常地在一旁笑话她。

外公当年是家境富庶的大家少爷。我曾经随着家人祭祖路过祖屋,大格局的西洋楼,细致的雕花铁窗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气派。若从外公那一辈算起,我也能算半个“家道中落”了。

但无奈外公是个半生被悬挂在时代潮尖上的人。刚从同济大学毕业,就遇到了缺衣断食的年代。那时他的父辈早已没落,一家人大江南北四下分离。

刹那间,柴米油盐成了比知识更为难得的物事。他出身大户,大手大脚惯了,块头大,吃得多,粮票油票的定量只够他二日饱腹十日饥。

就在那时,被饿到浮肿的外公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国营杂货店工作的外婆。

初次见面,她甩着两条乌青的大辫子嗤笑他:有知识算什么本事?先吃盐把肿消了再说。

其实,在那个人人缺衣短食的年代,要弄点吃的谈何容易?大辫子姑娘却自有办法,她把自己的盐全省下来给他,每天关店前都把店里卖剩下的空盐袋子泡在水里,泡出满满一缸盐水自己吃。

后来人们都说外婆是大脚文盲高攀了高才生。

可是外公说,他忘不了那个画面——甩着大辫子的姑娘满脸红扑扑,一路小跑过来,往他手里塞了袋盐。

外婆爱吃大鱼大肉,后来日子过好了,变本加厉,仿佛要把年轻时少吃的那些都补回来。小时候我吃饭掉了一块肉,她都一筷子伸过来敲在我的碗沿。

就是这样爱吃大盐大油的外婆,这几年突然开始清淡饮食,每天晚上都要固定看一档养生节目,比年轻人追剧还要认真。

每次菜一上桌,外公立刻皱眉:“太淡!”外婆气得想骂他:“不知道自己血压高得吓人吗,死老头子……”

那个“死”字还未出口,就觉得忌讳,赶紧闭口不言。

外婆的牙齿提早退休了,外公就取笑她是没牙老太。

笑过之后,外公又偷偷地把我拉到角落里,摸着自己渐高的发际线,说外婆牙齿不好,让我不要总抱怨外婆的菜煮得太烂。

老两口年轻时恩恩爱爱却没有什么共同爱好,到老了倒是培养起了共同爱好——喜欢看别人老当益壮的案例。尤其喜欢听长寿村的新闻,桌上整天摆着一摞养生手册,日日共读。

到了一个年纪,再去看两位老人。他们都好像是在和命运完成一场互搏,看谁能够先跑到终点。

3

我家是旧式的福建家庭,男主外,女主内。

60岁之前的外公是修电路的宅男,从未碰过油盐酱醋和锅碗瓢盆,认不清大葱和韭菜。每天坐在老爷凳上一声令下,外婆就端菜上桌。

直到有一天,外婆开始假借腿脚不便,让外公上超市买菜。描述不清超市的位置,外婆就大手一挥画了张路线示意图,一看就是处心积虑的偷懒。

第一天,外公买了还有一周就要过期的脱脂牛奶,被外婆骂得狗血淋头。第二天,外公买了厚皮白瓤的西瓜,又被外婆说了一顿。

后来每次一回家外公就来诉苦:“你外婆反了天,就知道折腾我这老骨头。”

但外公买菜的技术也越来越娴熟,不仅知道了怎么挑水果,还知道活鱼要在柜台算完钱后拿到小窗口现宰。

每次外公介绍桌上的哪道菜是出自他手,外婆就很得意:“我教的好徒弟!”

外公学做菜还不够,外婆还在周末早上拽我起床一起学做饭,美其名曰“要懂得抓未来老公的胃”。我解释说网络上都有食谱,她得意又满足地说道:“你外公就吃得惯这个味道,别人做的他都吃不惯。”

谁承想,我的苦日子还不止如此。外公开始积极地教我换灯泡、接电线。我天生惧高,一踏到阶梯最高阶就忍不住哇哇大叫,时常被外公臭骂:“你这么没用,我哪天不在,外婆想要修个灯泡怎么办?”

我家向来民主,从来不提什么“养儿防老”的理念。但这几年,以往思想最开明的外公变得常常强调孝道。

他们害怕自己的离开对另一个人产生太大的影响,都在努力为对方塑造一个“离开我也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世界。

外婆信佛,屋子里摆着佛龛,初一、十五都要记着让母亲去山里“拜一拜”。外公偶尔会带我到教堂里唱诗。

外婆每次在家拜神,第一句话就是要各路神仙保佑外公身体康健。

后来有一日,我坐在书房里,听到外公在低声做礼拜,虔诚地告解说自己的一切都来源于外婆,希望神能赐福给她,延年益寿。

因为相爱,所以彼此的神明都在保佑着另外一个信仰的人。反倒让我觉得,人世间所有的信仰,不过就是简单一个爱字。

我曾经以为,在爱情里最需要提防的是争执、背叛、离弃。少年时最盼人间雪满头,情愿一路向北,愿爱如松柏最后凋。

但现在才发现,对于有爱的人来说,爱情到最后,是唯怕人间雪满头。

猜你喜欢

  • 无用于事,有用于心

    20世纪80年代,一个美国人参观了北京、上海、西安几所中小学,回国后写报告说:“中国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中国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教师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

  • 谁都无法替你买单

    那天放学后,他忐忑不安地回到家,猜测父亲会怎样“修理”自己。吃完饭,父亲说:“一会儿你到我书房来一下。”他的心陡然又紧张起来,看来父亲是铁定了要教训自己的,讲那些耳朵都听出茧子的大道理,或者干脆武力解决。他把刚才的柔软和温情一并收拾起来,身

  • 先给别人找理由

    数日前,曾看过一期访谈。主持人问著名影星葛优面对狗仔队恼人的偷拍时,都采取过哪些措施。“嘿,巧了,前几天我刚在家被人偷拍,”葛优摸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不过这事儿啊,我是这么想的,我不生气,你想想拍照片的这小孩,他冒了一挺大的危险,他得潜入

  • 无限风光在险峰

    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叫李勇的小伙子到深圳打工。在车站里,他结识了一位来自北方的年轻人。这个北方人身材瘦小,留着小平头,也是来深圳闯荡的,两人越聊越投机,很快就亲如兄弟,李勇亲切地称呼对方为“小平头”。在深圳,他们举目无亲,彼此患难与其。

  • 敲掉你的嫉妒

    在一个名叫德舍尔多夫的小镇上有一个著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非常出名,一天,连王子都慕名来请他做雕像,王子要做的是一个自己骑马的铜雕像。艺术家接了活儿便没日没夜地忙起来。终于,巨大的雕像做成了,被立在德舍尔多夫镇的广场上。王子带了几位大臣来看。

  • 读书的故事

    说道读书,我便禁不住想起自己一段读书的往事。这故事作为自己的珍藏,我曾多次讲给当时正在读书的儿子听。既为激励他发奋学习,也为鞭策自己继续读好书。自小学二年级起,我就和同学们一样遭遇了“文化大革命。”古人是十年“寒窗”,我们是十年“烈火。”结

  • 会游泳的肥皂

    1837年,英格兰移民威廉·波克特和爱尔兰移民甘保在美国合作成立了宝洁公司,专门生产销售日用品。因为新技术的发明,宝洁公司一度面临破产。不仅如此,在辛辛那提市的分工厂又发生了一起重大生产事故:在生产肥皂的流水线上,工人在下班时忘记了关机器,

  • 甘相伟:我只想跨进那扇门

    一位英国哲学家到北大去讲学,走到大门口,被保安拦住了。保安“啪”地敬了一个礼,用流利的英语说:“请出示证件!”哲学家摸了摸口袋,说:“糟糕,忘记带了!”保安“啪”地又敬了一个礼,问:“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位英国哲学家愣住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