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自己开门

自己开门

收录日期:2025-08-08 04:30:11  热度:10℃

自己开门

“我要自己开门!”小春气冲冲地对妈妈说道。

小春只有六岁,但是他已经渴望能够有自己开门的权利了。每天回家,他总是需要等待妈妈或者爸爸把门打开,他觉得这样很烦恼。

“小春,你才六岁,还太小了,开门需要一定的力气和技巧,等你再大一些再考虑吧。”妈妈温柔地劝解着。

小春却是不甘心,他迫切地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开门的瞬间,尝试过伸出小手,瞪大眼睛看门,甚至默默地练习使用钥匙,但都无济于事。

一天,小春在学校遇到了老师。老师问道:“小春,你最近有什么心愿吗?”

“我想自己开门!”小春急切地回答。

老师微笑着说:“小春,你知道吗?开门并不仅仅是指用钥匙打开房门的动作,它更是生活中的一种能力和责任。你首先需要学会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才能拥有自己的开门权利。”

小春疑惑地抬起头,问道:“老师,什么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呢?”

老师耐心地解释道:“保护好自己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什么是会伤害到自己的。比如,要记得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要遵守交通规则,要尊敬帮助别人。保护家人,则是要爱护他们,关心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一起创造幸福的家庭。”

小春默默地听着,他明白了自己过去关于开门的理解是多么肤浅。他决定从现在开始,先把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这个课题学好,然后再争取自己的开门权利。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春用心学习了礼貌和安全知识,在家里帮助妈妈做家务,关心弟弟妹妹的需求,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和喜爱的小朋友。

终于有一天,当小春回家时,他看到妈妈在忙碌中抱怨着:“唉,手上拿着这么多东西,开门好麻烦啊。”

小春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心想:“这是我的机会!我要自己开门!”于是,他迅速跑到妈妈身边,接过她的东西,并自信地走到门前。

小春拿出家里备用的钥匙,握紧了它。他彷佛能够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力量,他决定用这次机会展示他学到的能力和责任。

小春插入钥匙,轻轻地向右转动。门缓缓地打开了。小春惊喜地看着妈妈,“我成功了!”

妈妈笑着点点头,为他的成长感到骄傲。

从那一天起,小春成为了家里的开门大师,他也明白了自己的成长和责任是开门的关键。他学会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尽管他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孩,但他拥有了自己开启幸福的大门的能力。

猜你喜欢

  • 农夫和蛇

    从前,有位非常善良的农夫。每次遇到别人有困难求他帮助,他总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冷,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地。这天,农夫赶着马车从集市上回来,突然看到路上有一条大花蛇,他担心马不小心踩到蛇,蛇咬伤马腿,就急忙停下车。可是大花蛇并没有

  • 和平鸽的故事

    小朋友,你知道和平鸽的来历吗?那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凶恶的德国侵略军占领了法国。在一个夏天的早晨,法国首都巴黎的一个小楼的楼顶上,爬上来一个男孩。他到楼顶来干什么呢? 原来,昨天一只小鸽子飞出去了,可到了晚上还没回来,他心里特别着

  • 小老鼠,敢说不敢做

    很久以前,一户人家里有很多老鼠,主人为此十分头疼,于是就养了一只猫来捉老鼠。果然,不久,老鼠减少了许多,主人非常高兴,猫儿也很得意。有一天,老鼠们决定召开全民大会,共同商讨对付那只猫的办法。会上,老鼠们纷纷举手发言。首先是勇士甲站起来发言:

  • 聪明的王后

    一天,国王外出,路上遇到两个农民为了争夺一匹小马驹而吵架。原来一位农民用母马驾车,小马驹跟在后面。另一个农民用两头牛驾车,小马驹淘气,跑到了两头牛中间。赶牛车的农民说马驹是他的牛生下的,应归他所有。赶马车的不服,请国王裁决。国王果断地把小马

  • 程门立雪

    我国北宋时有个著名的学者名叫杨时。他年轻时非常好学,经常访师拜友,向别人请教问题。寒冬的一天,杨时在学习中遇到了不明白的问题,就和同学游酢一起去向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求教。当他们来到程家时,恰巧程老师正在睡午觉。为了不打扰老师,他们就在大门

  • 纪昌学箭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纪昌。他想拜著名的射箭手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对他说:“你先回去练习不眨眼睛的功夫再来跟我学射箭吧!”纪昌听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练习不眨眼睛的功夫。他天天在妻子的织布机前看梭子来回运动。一晃两年过去了,纪昌来到飞

  • 用脚画画儿的人

    一天, 法国著名画家纪雷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很诚恳地说:“您能收我当徒弟吗?我很想跟您学画画。”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疾人,就婉转地拒绝他,并说:“学习画画是一件很辛苦的工

  • 学问无止境

    隋朝时,有个名叫卢思道的少年。他长得非常漂亮,又很聪明,大人们很喜欢他,常常称赞他。他渐渐得意起来,成天东游西逛,不再好好学习,到十六岁还像小孩子一样贪玩。有一天,他到朋友家里玩,朋友把刚刚写好的文章拿给他看,请他提意见。他一看,别说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