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刘桂荣改嫁

刘桂荣改嫁

收录日期:2025-08-08 01:48:37  热度:9℃

        不多时徐家族人都来了,大家听说后很高兴,都夸山花会办事。

        徐家户数不少,饮酒时两桌还没坐下。虽说山花不是本族,可她是名副其实的媒人,理所当然地以宾客相待,坐了一把。徐老四是文化人,陪着山花。宴会开始,山花举起杯子说:“后天是徐先生的大喜之日,今天邀请大家来商议公事。尽管徐先生年纪大了,老来娶妻自古有之。这是你徐门的一大喜事。虽然时间仓促,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一定会把这次公事办好的。为了圆满完成这次任务,大家共同干杯!”于是大家端起酒杯一齐饮尽。接着徐老四也站起来,手执酒杯说:“为答谢山花为徐门牵针引线干杯!”大家一饮而尽。随后大家自由饮起来,有说有笑的,非常热闹。进行到高潮时士珍说道:“大老爷把我们请来,不是饮酒作乐,是筹备红公事的,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徐二叽叽子说:“老侄子说得对,大叔,把你的打算说一说吧。”徐先生说:“我也拿不定主意,是用木轮车接她好呢,还是顾顶黑老婆轿?”徐老四说:“我看用黑老婆轿最合适。”二叽叽子说:“明天我去顾。”徐老四说:“虽说是银婚,但也是喜事一桩,要贴对联,这工作就是我的了。”三结巴说:“炒……炒菜算我的。”士珍说:“你是老厨师了,我给你帮炊,学点手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用分派就自觉找到活了。山花说:“你们徐府就是好,自觉抢着干活,不用强派,看来这是个良好的风气,以后要发扬光大下去。”

        二叽叽子忽然想起什么,问:“怎么没把王生叫来,让他一人在家饿着?”徐先生说:“我把菜留出来了,等会我俩一块吃。”二叽叽子说:“这就对了!”

        大家快吃完饭了,王生还没来。二叽叽子说:“我去叫叫他!”说完就出去了。不多时和王生一块来了。大家都站起来。王生说:“我早就吃了,你们坐下研究公事,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分派,不要不好意思。其实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不分姓氏宗族,能帮就帮。”士珍说:“这话说得有水平!我们徐家支股多,要是几家忙不过来,不也找外人帮忙吗?”二叽叽子说:“对!对!这话说得有道理。”徐老四说:“不管情况如何,把事情做好为原则。”

        翌日,大家按照分工不分家的精神,完成了各自应该做的工作。

        晚上寅时,几个人抬着花轿,来到徐家庄村口。

        读者不禁要问,以前娶亲为什么都定在夜晚,黑灯瞎火的多不方便。从前不是现在,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办公事都安排在白天。一般人家花钱顾几辆出租车,把新人迎进家中,拜了堂成了亲就百事大吉了。有权有势的的人家可排场了,为了光宗耀祖,籍公家之便,豪华轿车一安排就是几十辆,不在白天迎亲送亲,那车辆不都装进裤裆去了?

        以前就不行,人们生活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哪来闲钱风光。再说公事一头沉,女家配送东西很少,只好选择在晚上,为的是大不见小不见,遮遮丑而已,这都是为穷所逼。

        再说徐先生二人都是二婚,为了保住两家面子,也只能在晚上办理。渺渺悄悄,挡一挡外人耳目就可以了。

        花轿在许家庄村口休息了一会,忽见从庄里出来一班吹手,然后由他们头前带路,呜呜哇哇地进了村庄。二叽叽子说:“女家还动了乐器,真拿着当牌打。”花轿在翟青家门前停了下来,徐家人进家说了套客情话,桂荣便上了轿。四个人抬着,吹手头前带路,奏着喜乐,热热闹闹地出了许家庄。

        花轿进杜家庄时天已放亮,大街小巷站满了人。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徐先生这么大年纪了,还找老婆干嘛?”“为的是夏天打扇,冬天暖和脚呗。”有的鸣不平:“这事自古有之,有的空巢老人八十多岁了还找老伴,这叫金婚。”“不居孤山不知忧,到时候说不定你也一样。”

       不多时,花轿忽闪着来到大门口,这时唢呐声、火鞭声响成一片,院内外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气氛。徐家年轻媳妇把新老太接进家中,行了大礼。

       今天,虽没设宴招待客人,但徐门人来人往,热闹了一天。

        那吹手不知何时不见了,人们非常奇怪。

         晚上喝酒时,有人问新太婆:“你家把哪里顾的吹手?吹得真好听!”刘桂兰说:“没有,不是你们顾的?”这一来人们更加奇怪了。山花说:“可能是素绢凑热闹吧。”徐先生说:“赶快去请人家!”士珍说:“好,我这就去!”

        不多时素绢来了,见了大家说:“这点小事值得请我吗?”徐老四说:“来喝杯喜酒,一起高兴一下,还在乎吃喝?”素绢说:“那我不客气了!”于是觥筹交错,大家说说笑笑地喝起酒来。

         正喝得高兴,徐先生女儿秋菊从东北回家了。徐老四赶紧站起来说;“妹妹回来了,何时下的车?”二叽叽子说:“怎么不事先来个电话,我好去接你?”秋菊说:“国庆节放了三天假,我就急着回来了。”秋菊问:“张灯结彩的,像是有喜事。”士珍说:“大老爷给我娶了个奶奶,今天刚过门。”徐老四白了他一眼,大家都为徐先生捏着一把汗。秋菊埋怨起父亲来了。

猜你喜欢

  • 亲爹亲娘

    那天早晨,也没有什么异常情况:院里的公鸡照样打鸣,树上的鸟儿照样叫唤,霞光照样鲜亮,日头照样出山,可是女人在去喂猪的时候,突然一头栽倒在地,不管麦收老汉怎么着急怎么呼喊,也是听不见了。麦收就手忙脚乱地给儿子打电话。第一次拨的是空号,少了一个

  • 电话惹的祸

    深夜11时许,我正准备关机熄灯安寝,突然,手机叫了。拿起一听,是局长家邻居打来的,说他到局长家串门发现局长在家里哭,叫我速去一下。晚餐,我和局长一起陪客喝酒,局长兴致很好,多喝了两杯,但还不至于醉。局长酒醉后有点多言,从没见过他因酒醉而哭。

  • 醉鳖的滋味

    本市众多的餐饮店中,最受老陈青睐的当数明月饭庄。老陈青睐明月饭庄主要是爱吃那儿的一道招牌菜醉鳖。据说做这道菜先后得经过二十八道工序,其中第一道工序入味”就很不寻常:将选好的鳖翻转身子搁置在一个铁制圆盆中,夏季太阳暴晒,冬季高温烘

  • 少妇鸡 处女鸡

    香樟镇上开了三家以鸡肉为特色且以鸡命名的餐饮店:少妇鸡煲店、处女鸡煲店和鸡鸡快餐店。前两家生意兴隆,唯有鸡鸡快餐店难以为继,濒临歇业。王镇长喜欢吃鸡肉煲,还有个讲究,喜欢吃雌鸡肉煲,特别喜欢吃刚刚开始生蛋的年轻的雌鸡肉煲。王镇长给他喜欢吃的

  • 提了

    重阳节的时候,吴作为回到山河镇,看望百岁岳母。自从10年前,吴作为来过山河镇之后,就不曾再来过。虽说吴作为已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但他和山河镇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单地说,山河镇快速发展的成绩单里,应该有吴作为的一份功劳。用吴作为的话说,

  • 单色调的生活

    一个在商场上厮杀打拼多年的男人,他累了。他在和一位老者聊天的时候,抱怨道:“这个社会怎么了?到处充满着欺骗和虚假,我觉得我就像生活在火焰里,随时都有可能被烈火焚身。” 老者笑着说:“可这就是生活,说明你努力了。你在享受着生活给你带来的

  • 人熊复仇

    2011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断颈山下解家村的解老八,肩挎一张祖传的牛角胎硬铁弓,腰悬一壶钢尖竹杆雁翎箭,又钻进了断颈山。 自从十几年前禁猎后,断颈山上再难听见猎枪声。没有枪声,并不代表没人打猎。禁猎是禁不了解老八的。解家有一门祖传的绝艺&md

  • 金玉蝴蝶

    话说明代万历年间,陕南地区新上任了一位叫贾林的知府,此人年纪才三十出头,据说他的家族挺有来头,是皇帝钦点的知府,他一来,想巴结的人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