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放下,或者练习

放下,或者练习

收录日期:2025-08-08 07:08:51  热度:8℃

网上流传一则警世小故事,一女子因情爱之苦向智者求助:师父,为什么我还不能放手?智者示意女子握起桌子上的杯子,女子照做了。智者向杯内倒开水,水溢了出来,烫着她的手,她大叫着松开,杯子被砸碎在地上。智者开口道:不放手只因你没有真的觉得痛。千百年来,那些俯首求助的情爱受困者问的无非就是我们要这爱恋,可是很痛怎么办?长辈的答案常常是放下就不痛。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世间可与求不得一较的苦楚便是不放下。遭到倾心者的拒绝,不放下;被无情者抛弃,不放下;明明婚姻不幸,为了孩子,不放下。

女友与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男人痴缠5年。她现年30,他已50,且离异有子,她中邪一样要跟他一起过哪怕5年间被残忍地抛弃过两次。父母以死相逼,他没房没车没钱都不要紧,但岂能放心将女儿托付给这样不负责任的男人?父母与她交谈无数次,但她心意不变。执著在此是个贬义词。问她,你不觉得被他伤害了一次又一次吗?这样的人值得吗?她摇头说:我并没有觉得被伤害,在一起时很开心就可以了。那些令旁人听了都暴跳如雷、为她打抱不平的伤害,却并没有进入当事人的内心,究竟是她的愚蠢还是幸运?幸福究竟是旁人的冷眼判断还是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感受?到头来只能长叹一声,子非鱼焉知鱼不乐。

自古的圣贤道理仔细去想其实很玄妙。长痛不如短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类俗语都是告诫人们遇事不要太过执著,要懂得变通,适时收手。而滴水能穿石、坚持就是胜利这类俗语又是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不懈不怠的真理。可是圣贤只说长痛不如短痛,而并没有说何为长痛何为短痛。那么,她那在世人眼中皆不被看好的恋情,究竟是长痛还是黎明前的黑暗?

从小巴赫进入中巴赫,唯一一支《波兰舞曲》卡在那里过不去。小巴赫的最难曲目,像卡在喉咙里的一根不上不下的鱼刺。三个声部,左手控制其一,右手控制其二,难点在于右手的两个声部音量需强弱交替,可是一只手才有五根手指啊,她练到崩溃。情爱一事,答案只此两项,放下或者练习。要紧握那烫手的杯也可以,那就练习。练七情和六欲,练智慧与勇气。练被伤害后对痛感产生的抗体,练到一只手掌、五根手指可以分管悲欢离合四个声部,合成新的自己。

哲理:舍得之间,有舍才有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拿得起是一种自信,放得下是一种解脱。

猜你喜欢

  • 北齐宠妃穆黄花简介 穆黄花为何能上位当皇

    从宫女到太监,再到皇后,最后沦为娼妓。这话说来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婢女的女已经决定主人公是个女性,而太监通常不都指的是净身的男人吗?这两个职业,怎么联系在一起了?这事儿不是胡说的,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女人拥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生,此人就是北齐宠妃穆

  • 张嫣为何无子?为何说张嫣是明朝最美皇后?

    张嫣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说起皇后张嫣,难道不是汉朝汉惠帝刘盈的小皇后张嫣吗?怎么又跑到明朝去了?明朝本来就有位张嫣皇后,而且还十分出名,为中国五大艳后之一,丈夫是明熹宗朱由校。虽然为五大艳后,但是张嫣却是一位贤惠善良的女子。她拥

  • 汉宣帝生母王翁须简介 王翁须怎么死的?

    汉宣帝刘询是汉朝经历最惨的皇帝,因为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下入大狱坐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汉武帝时期的巫蛊案。刘询是太子刘据的孙子,巫蛊案爆发之后,刘据起兵反抗失败。刘据一脉都身死,只有尚在襁褓不知人事的刘询侥幸躲过一命,被判入牢。后来阴

  • 烧出的真相

    北宋时期,许元在造船厂任监管官。他审核旧账时发现,历次修造官船所登记的用钉数量都远远超出了预计。许元料定造船的官员可能在造假敛财,便想查出真相。许元来到工地日夜监督,每用一枚铁钉都做好记录,果然一艘新船造好后,用钉数减了不少。他找到造船官对

  • 因为你是我哥

    她从来没有祈求过像此刻这么多的泪水,能尽情的在他怀里哭泣,用微笑哭,用温暖哭……一他因为恨嘟嘟的母亲,所以自她来到这个世上的那天,他也便开始恨她,因为是她的母亲破坏了他原本完整幸福的家。母亲更是连同父亲一起恨了,连父亲给他的抚养费都不屑接受

  • 别以为有钱人就不会伤害你

    爱,全心全意,记得自保也记得防人。勿存贪婪心,也不要让人对你,起了贪婪心。年过三十之后,我渐渐发现,我周围,无论曾经多么理想主义的女子,在择偶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心口如一:有钱是第一位的。而她们,都不是缺钱的人,谈不上依赖,也并不想靠男人改变

  • 爱情晚餐桌

    他只是想有个人陪他一起吃饭,那是他心中最幸福的爱情。亲爱的,减肥就是女人的功课很多时候,我不能明白,罗拓怎会这样地热爱厨艺?这与他某知名公司区域经理形象太不相符了,每每想到此,我总是掩嘴窃笑。也正是因他沉溺厨房,惹得婆婆对我微词颇多,大意是

  • 让小人闭嘴

    西汉名臣袁盎个性刚直、极有才干,很受汉文帝赏识。他与宦官赵同不睦,赵同仗著文帝的宠信,常在其面前造谣中伤袁盎,袁盎对此很是忧虑。一天,文帝坐车出行,赵同在车上服侍。袁盎突然跪在马车前,向文帝进言道:“能与皇帝共乘马车之人,必是英雄豪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