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走遍中国

走遍中国

收录日期:2025-08-08 03:23:05  热度:7℃

1.春风得意

小海是旅游局局长的秘书,平日里吃香的喝辣的,那是不用说了,最让他满足的就是能跟着领导天南地北地跑。

这个秘书才做了一年半,小海就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这年的黄金周,小海风尘仆仆赶回了山里的老家。他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尽一下孝心,带一辈子窝在山里的老爹出去转一圈。

老爹见儿子回来,自然是喜出望外。晚上,小海打开带回来的名贵酒,父子俩对桌坐下喝了起来。小海的老爹是乡里的邮递员,小海就问爹,这个黄金周单位放几天假。

老爹随口说:“乡下哪能跟你们城里比,什么黄金周白金周,农村没这个。”小海一摆手说:“不管放不放假,这几天你别上班了,我带你出去转转。”

小海满以为老爹一定会笑逐颜开,谁知老爹却不假思索地说:“我还得送信哩。”

见爹竟然没有什么兴趣,小海一愣,接着不解地皱了皱眉头:“爹,你天天在山里跑呀跑呀,难道就不烦呀?”说来也是,老爹干了三十多年邮递员,天天走村串寨,年年拿先进工作者,在小海的印象中,老爹从来就没缺过一天勤、请过一天假。老爹的事迹还上过当地的报纸呢,上午去县里领奖,下午他还赶回来送信。

老爹笑了笑说,以后再说吧。小海有点急了,老爹现在五十多岁了,不趁着能走动的时候出去见见世面,难道还要等到老了跑不动的时候吗?老爹见儿子一片孝心,好像有点动心了,低下脑袋想了想,又摇起手说:“外面不都一样,转来转去的没啥意思,年轻时,我也去过省城哩……”

“爹,你知道中国有多大吗?”小海差点笑出声来,“长城,你爬过了吗?东海,你见过了吗?泰山,你上过了吗……”他用手指一下一下地敲着桌面,如数家珍地报出了一串长长的地名。老爹放下筷子,满面笑容地望着儿子。等儿子停下来,老爹小心翼翼地问:“这些,你都去过了?”

“去过了!”每当想到自己去过这么多地方,小海就禁不住一阵自豪,“爹,你连飞机都没坐过,那不是白活一辈子了吗?”

老爹呵呵一笑:“儿子,不瞒你说,我早就把全中国都走遍了。”小海一怔,知道老爹在跟他开玩笑呢,自己也只是跑了大半个中国,他能把全中国都走遍,鬼才相信哩。

小海给爹添了酒,笑着说:“爹,反正钱我也准备好了,你想去不想去,今晚想清楚,咱们明天就走。”

于是,父子俩接着喝酒聊天,结果都醉了。

第二天一早小海醒来,一看老爹已经不在家了。不用说,肯定又是去上班了。他知道是劝不动老爹啦,郁闷地在家呆了一会,想想没意思,就留了些钱,自己回城里去了。

2.一落千丈

眨眼过了几个月,小海的领导被查出有问题,换了个新领导。新领导也换了个新秘书,把小海下放到了办公室。而办公室里早已经人满为患,小海在那里连张桌子也没有。

这一下身份地位一落千丈,让小海感觉就像从云端直接掉进了深渊。他在单位里整天抬不起头来,回到家里,总是神情黯然地盯着墙上那张中国地图伤心。地图上画着许多红圈圈,以前他每次从外面回来,都要兴致勃勃地拿支红笔在去过的地方画个圈,然后盯上半晌,很有成就感。

他本来还计划着,再有两年的时间,地图上所有出名的地方都应该会画上红圈圈的,可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心愿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小海情绪最低落的时候,老爹这时又生病了,打来电话,叫他立马回家。小海匆匆忙忙赶回家,谁知一看,老爹人好端端的,精神得很哩。他这才明白,老爹是装病叫他回来的。

小海当即就发火了:“爹,你没病骗我回来干啥?我老爹也板起了脸,大声道:“我知道你烦什么,你这个秘书干不成了呗!我不骗你回来,只怕你要把自己憋死!”小海一听,火气顿时小了下来,原来老爹已经知道他的事了,看来一定是妻子担心他,偷偷告诉了老爹。

小海一屁股坐了下来,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老爹气呼呼地瞪了他一阵,突然问道:“还没来得及走遍全中国吧?”

小海脸上立刻火烧一样,埋着头没回答。老爹坐在他对面,伸出一根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桌子:“台湾,去过了吗?西藏,去过了吗?喜马拉雅山,爬过了吗……”

小海仍然闭着嘴巴不出声。

“我去过!”老爹哈哈一笑,“你去过的地方,我去过,你没去过的地方,我也去过,全中国我都走遍了!”

小海惊愕地抬起了头,茫然地盯着老爹。上次回家的时候,老爹好像就说过他走遍中国了,那时他只是一笑了之,可现在再听老爹这么说,虽然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不知咋的,居然有三分相信了。

老爹大声说:“吃了饭,洗个澡,明天我带你出去转转,让你知道什么叫不白活一辈子!”

3.心满意足

第二天一大早,老爹就把小海从床上叫起来,让他跟自己去上班。小海无精打采地跟着爹到了乡邮电所,老爹取了信件报刊,看见有汇款单子,就把钱取了出来。

老爹一边忙乎,一边说道:“山里人出来一趟不容易,人家信得过咱,就把钱取出来送去。”

完了来到街上,老爹又从怀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老爹拿着纸进了商店,像个采购员一样买这买那,都是些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是人家托他买的。

看着爹一副忙碌的样子,小海就越发替爹抱不平:爹几十年如一日就干这些琐碎小事,太委屈了。

全部买好了,老爹就把东西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再加上那些书信报刊,车上已经是满满当当的了。老爹在前面推着车走,小海在后面跟着。因为走的都是山间小路,大部分是不能骑的,有的路还得把自行车扛在肩上。走了半天,才到了第一个村子,老爹告诉他,这个村子有一封信和一个汇款,另外还有三家托买的东西。

进了村子,全村的人都围了上来,递烟的递烟,端水的端水,热闹得很。离开村子,老爹拿出一张白纸,拿支笔在纸上点了一个圆点,告诉小海,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下一个村子离这有二里远,位置就在这个村子的后面一点。

小海嗯了一声,不理解老爹跟他说这些有什么用,但也懒得问。

又走了一阵,就到了第二个村子,这个村子虽然没有书信,但经过这儿,也得进去看看人家需要买点什么,顺便抽个烟、歇歇脚。从村子出来后,老爹又拿笔在白纸上画了个圆点,告诉小海这叫什么村,接下去,要怎么走。小海也只是烦闷地嗯一下。

这一趟出门,直走到傍晚才回到家。小海累坏了,坐下了就不愿起来。老爹一边忙着做饭,一边呵呵笑着问小海:“咋样?这下你能安心干你的工作了吧?你想想,你把全中国都走了个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小海鼻子里哼了一声,有气无力地说:“爹,虽然我替你感到不值,但我真的佩服你,天天就这样周而复始在山里跑,我绝对做不到!”

老爹哈哈大笑:“你错啦!我天天都走遍中国,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你想,天下能有几个人跟我一样?”

小海懒洋洋地说:“算了吧,爹,你根本就不知道山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好。”

老爹掏出白天画圆点的白纸递给小海,只见上面被老爹画了许多小圆点,每走过一个村子,老爹就在纸上画一个圆点。小海数了数,说道:“一共是三十四个村子……”

老爹含笑说:“你用笔把纸上的圆点连起来。”

小海就拿笔在纸上画起了线,把纸上的圆点连了起来,看了看说:“爹,画好了……”不等老爹回答,猛地一怔,眼睛瞪大了:纸上竟然出现了一幅中国地图。

小海顿时恍然大悟,抬头望着老爹,鼻子酸酸地喊了一声:“爹……”

老爹头也不回地说:“回去就好好干你的活,委屈的时候,就想一想,咱可是把全中国都走遍了的人……”

猜你喜欢

  • 宇文护为何连杀三帝?宇文护为何不自己当皇

    宇文护是北周时期权臣,历任都督、征虏将军、骠骑大将军等职,后来更是位至大冢宰,统领百官,成为北周的实际掌控者。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独孤天下》,故事背景放在北周,自然也就少不了宇文护。宇文护在里面是个大反派,但是因为挚爱独孤般若,是少见的情

  • 关羽怎么死的?关羽有没有后代?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知道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也有很多人从其他渠道了解到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刘备、关羽、张飞还在微末的时候相识,因为意气相投,同样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所以对天盟誓,举酒结义,此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三兄弟一同打

  • 项羽的父亲是谁?他的身世为何变成千古之谜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开头就写到: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说了半天,我们只知道历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有个季父叫项梁,由于项氏一族世世代

  • 卫青三个姐姐都有谁? 她们最后结局如何?

    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大将,在汉对匈作战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不可遗忘的功绩。卫青原本只是奴仆之子,后来受到重用,一路飞升到大将军大司马的位置,乃至娶汉武帝长姐平阳公主为妻,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姐姐卫子夫。虽然说卫青的功绩,是他实打实拼出来的。但不

  • 李守贞是谁?李守贞结局为何自焚而死?

    后汉隐帝刘承祐真不算一个好皇帝,他在位的那段时期,不断有人反叛,比如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再比如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巡检使、节度使王景崇。这些人反叛也就反叛了吧,反正汉隐帝手底下还有非常多的优秀将领,他最大的底牌就是他的老师郭威。可是,汉隐帝

  • 萧何为何自污名节?刘邦为何没有杀掉萧何?

    要说谁是西汉得以建立的最大的功臣,汉高祖刘邦认为非萧何莫属!所以,分封诸侯和给功臣排名次的时候,刘邦把萧何列为第一,分给萧何的食邑也是最多的。西汉建立以后,萧何辅佐刘邦安抚万民,使天下太平,功劳颇著;韩信意图谋反,也是萧何献计才将其伏杀。所

  • 费祎是谁?费祎怎么死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最终还是为蜀汉操碎了心,溘然长逝,留下年轻的后主和被吴魏虎视眈眈的蜀汉。诸葛亮虽然去世了,但是蜀汉政权还在,那么必然要有人来接手,那么此人是谁呢?便是蜀汉名臣费祎,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费祎是蜀汉第三任

  • 郦商的生平简介 郦商是怎么死的?

    西汉能够建立,都要归功于刘邦帐下那一位又一位开国功臣,其中郦商按功排第六,排第五的是樊哙。郦商是谁?为何他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呢?秦末时期,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以后,陈留高阳人郦商就聚集起了许多年轻人,为了响应各地的反秦斗争,他们四处招兵买马,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