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唐太宗之子李佑简介 李佑是怎么死的?

唐太宗之子李佑简介 李佑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08-08 05:28:04  热度:11℃

李佑是唐太宗第五子,庶出,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643年,母为阴妃,是被唐太宗亲自下令处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李佑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地:长安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

父亲:唐太宗

母亲:阴妃

爵位:齐王,不祥之王位李世民杀弟杀子

职业:亲王

生平:没有帝王命,偏生帝王心

李佑在武德年间出生,具体时间不详。武德八年的时候,唐高祖李渊诏封李佑为宜阳郡王,食邑四千户。这时候为郡王,自然是因为他父亲还没有继位。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最终成功上位,成为皇帝之后,李佑也随之水涨船高,被唐太宗封为楚王。贞观二年又封燕王,拜同州刺史。这个时候他的年龄还不是很大。

过了不久,唐太宗又下令迁幽州都督、幽易等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宠儿子的皇帝,虽然李佑是庶出,并且还不是最受宠的一个,但是唐太宗仍然对其十分宠爱。

唐太宗下令前后所授官职,皆可不之藩。何谓不之藩,也就是说虽然领这个官职,有这个官职相应的权利,但是可以不前往封地任职。

不之藩是帝宠的表现,因为皇子只有留在京城中,时常在皇帝面前刷刷好感度,才能获得更多的庇护和好处。

贞观十年,李佑又封齐王,拜齐州都督、齐青等五州诸军事、齐州刺史。这时候的李佑已经成年,所以让前往封地。

长安富贵,李佑不愿前往,于是以病为由,留在长安未之藩。李佑有如此行动,足可见他对于皇位是有想法的。不过吧,他既不居嫡也不居长,同时也不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如此行为最终只能以悲剧结局。

李佑结交奸邪之人,招募死士,越长越歪。谈太宗斥责齐王府长史薛大鼎没有很好的规劝李佑,所以改权万纪为长史。权万纪多次犯颜劝谏,斥退昝君谟、梁猛彪等小人。此举最终引得李佑不满,有一天矛盾达到顶点,李佑竟然带人将人给杀了。

杀了不算,还把权万纪给肢解了。犯下此事之后,李佑身边人劝诫他干出此事肯定会惹怒太宗,不如起兵谋反。

李佑初始犹豫不决,后来唐太宗要开始处置他了,才下了决心。不过还没干什么事儿呢,就被唐太宗派遣的军队抓住,押往长安。

李佑被贬为庶人,后又被赐死于内省。李佑的同党,也全被处死。

猜你喜欢

  • 河流里没有多余的水

    从质地上说,花瓣是什么?它比绸子还柔软,像水一样娇嫩。雨后的山坡上,如果看到一朵花,像见到一个刚睡醒的婴儿,像门口站着一个被雨淋湿的小姑娘。花瓣的质地,用语言形容不出来,而它的鲜艳,我们只好说它像花朵一样鲜艳。无论是小黄花、小白花,都纯洁鲜

  • 超越生命的临界点

    爬山爬到一定时候,会感到筋疲力尽,再也不想往上多爬一步。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全身开始舒服起来,爬山的乐趣油然而生。跑步跑到一定时候,也会感到筋疲力尽,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呼吸舒畅起来,两条腿也好像

  • 因为卑微,所以绽放

    人生有时会有一种卑微的感觉,不管你是生而富贵,还是生而贫困,都无法逃脱这种感觉。山外有山,任何人都有自己遥不可及的梦想。仰望苍茫、深邃的星空,任何人都会感到无可奈何的渺小。尽管这种情绪所占的比重,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它终究是人生的一部分。

  • 幽默的纠错

    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有一个人所共知的败笔:火炬台的一根欢迎柱出现了故障,没有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竖起来,开幕式的点火仪式成了一个残缺的作品。但3月1日这天的闭幕式却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幕:闭幕式的大幕徐徐拉开,火炬台依然以“残缺”的状态搭建着

  • 谁需要诤友

    我曾经自以为,是诤友。有一个女友,鬼使神差爱上了有妇之夫。我道德感一向松散,从不认为奸夫淫妇该被沉塘,却替她不值,一个矮胖寻常的中年男人,有什么好——这其实是我庸俗审美观的体现,但当时的我,确实觉得,她应该找一个同龄的少年,一起唱歌一起蹦迪

  • 拥有

    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了,我们希望得到的太多,让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样短暂,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不经意地流走了。如果你失去了太阳,你还有星光的照耀;失去了金钱,还会得到友情;当生命也离开你的时候,你却拥有了

  • 有泪,就有希望

    一棵小树被人砍了一刀,伤口处,溢出了一滴一滴的汁液,像是小树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泪水。“它一定伤得不轻,流了那么多的泪!它会死吗?”小树们为受伤的小树担心起来。“孩子们,不用担心,有泪说明就有希望。”旁边的一棵大树安慰着小树们。“为什么呢?”小

  • 善良是属于自己的内心安定

    在一本书里看到过一段话,大意是,男孩羡慕邻居小孩得到的一盒贝壳,非常漂亮,因为别人有,他没有,终于开始嫉妒。处心积虑把它偷到手之后,用榔头把它们逐一敲破,此时才觉得解气。可见嫉妒是如此空虚而暴戾的东西,使人置身于内心的火焰中,纠结反复,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