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秦桧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秦桧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08-08 06:06:00  热度:8℃

近年来,随着秦桧一份遗嘱的出土,学术界开启了秦桧是奸臣还是忠臣的大争斗,以及他究竟是不是害死岳飞的凶手。历史已定论上千年之久,结果却突然被翻案,但历史这个东西,谁又说得清呢?自司马迁之后,中国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史官记载也包含了自己的个人感情,更别提修改史书也是家常便饭。

但不可否认的是,秦桧是一个权臣,也是一个奸臣。初期的秦桧在抗金一问题上,并不是坚决地主和,他对金兵的欲望还是摸得很清楚,表示要割地也只能割燕山,不然金兵会贪得无厌,就算签了协议,也得对其多加防范。

南归之后,秦桧自称是杀死监视他们的金兵夺船回来的,但是你一介文人,还有妻儿弱小,是怎么能够打败强壮的带武器的金兵出逃的?孙傅、何粟、司马朴等人呢?同期被俘的为何只有秦桧一个人回来了,对这些同僚的下落,秦桧为何绝口不言?从北方到南方一路舟车劳顿,还得经过重重关卡的检查,就算金兵放任你,也得将你的妻儿扣留,如此轻轻松松,全家平安回到南方,没有问题是绝不可能的。

秦桧回到临安就开始政治活动,力主议和,诬陷排斥主战派成员,窃取相位。第二次拜相位之后更是明目张胆地结党营私,残杀抗金将领,致使抗金出现无人才可用的情况,斥逐异己,屡兴大狱。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奸臣之一,无论怎么平反,他在相位的时的所作所为不但没有使南宋稳定下来,反而使人才流失,土地割裂。

不过关于岳飞之死,他虽算不上元凶,但也是帮凶,有人说是赵构想要杀岳飞,秦桧无可奈何,但你明知他是忠臣,还撺掇别人诬陷他,就算不是秦桧做的,他为何不救这位忠臣,他的奸相才能去哪儿了?不过岳飞之死,赵构的确才是元凶,昏庸的君主,怕功臣功高盖主,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赵构这个皇帝反而在不停地挑战忠臣的耐心,自断臂膀。眼看着河山收复有望,都能一连发十二道召令将人给拉回来,有人说他是怕岳飞迎回两位皇帝,自己的皇位不保。真是可笑,为了皇位弃了江山,向外族称臣,帝王的脸面何在?降国之君,就像大清帝国的末代皇帝,被人所耻笑。

秦桧在政治上针对异己也就算了,他还搜刮民脂民膏,收受贿赂,历史上记载他的财产比皇帝的还要多几倍。到处霸占田产,修建庄园,贪官能做的事他都做了,据说,他的相府宅子在被拿来用作宋高宗赵构退位后,当太上皇的居所德寿宫,可见他的相府宅子的规格之高,历代的宰相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打击了一堆能干之臣之后,提拔的人还尽是些只会捞钱的无用之人,从根本上蛀空了南宋朝廷。

但,人生在世,终有一死,秦桧病重,知道自己没有多少年可以活之后,赶紧提拔儿子的位置,秦熺靠着父亲的牵桥搭线,顺速爬上高位。赵构虽然昏庸,但是也知道保全自己的利益,秦桧好不容易快要死了,为何还要一个他的儿子来碍自己的眼呢?

赵构亲临秦府探病,病榻旁的秦熺便迫不及待地问:由谁代任宰相之职?(可见秦桧的儿子对他的父亲并没有多少亲情,眼里只有官位)赵构冷冷地说:这件事不是你应该问的!很明显,皇帝这是表示了自己的意思,不可能让秦桧的儿子拜相,在第二天还直接下旨将秦桧、他的儿子和孙子的官都罢免了。秦家一夕之间贬为庶民,秦桧得知圣旨之后,当天就气得过了世。兜兜转转几十年,最后还是一场空!

猜你喜欢

  • 炊烟里的父爱

    父亲认为食物和人一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必须顺其性子而行,才能带出最佳的滋味。鲍鱼和咸鱼对于食物,父亲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从骨髓里透出来的款款深情。他爱吃,也爱煮。曾经,我们有过家徒四壁的日子。捉襟见肘的生活,贫瘠一如缺水的沙漠,可是,

  • 母亲墓地向北

    八岁还是九岁的那年,我住在香港,有一回在最热闹的中环街上和姐姐走散了。在努力地左奔右跑了一阵子之后,我终于明白自己是回不去了,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人站在马路旁边大哭了起来,一面哭一面向聚过来看热闹的路人哀求:“请你带我回家,好吗?”后来,还真

  • 妈妈,让不够优秀的我消失吧

    我16岁的日子,是苦涩的。那年,我正读高一。课余时间,我把自己埋在图书馆里,疯狂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我觉得,我对文学是一种“饥饿状态”,我“吞咽”中外名著。书看多了,思想也复杂起来,对人生的爱恨别离感觉特别敏锐。我常常想,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

  • 父亲的“怕”

    那天,一位同事看了一段关于父爱的小故事,十分感慨地说:“爸爸就是那个一边教育你勤俭节约,一边偷偷给你零花钱的人……”同事有两个女儿,他非常疼爱孩子,却也对她们管教很严。据说孩子们每次离家要去学校住宿时,他总会叮嘱她们不许乱花钱,然后又悄悄在

  • 我不是一个好儿子

    在我40岁以后,在我的事业和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时,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在于生下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是加油站。母亲一生都在乡

  • 重复辜负母亲

    外婆去世时,刘英16岁。她是外婆和母亲共同带大的,但外婆的付出甚于母亲。半夜一哭,外婆立刻翻身起床,伺候外孙女吃喝拉撒;学走路时,外婆整天弓着腰,耐心地护着她一步步前行;上学后,外婆风雨无阻坚持早晚接送……刘英没法接受外婆已经走了的事实。那

  • 与我有关的母亲

    一曾经,总在清明前后梦见去世的姥姥。老家习俗说,先人在烧纸的日子托梦,是有所惦记。母亲嘱咐我,烧纸时念叨念叨。“姥姥收着钱过好日子吧,别惦记家里啦”,这类话念着念着,梦里姥姥影像就淡了。很像在最古老的送别路口,连个弯儿都没转,一个眼错,姥姥

  • 文盲母亲写家书

    我们现在很少用书信沟通联系了,但时间退回去十几年,那时鸿雁传书是异地交流的最普遍方式。母亲曾给我写过一封信,我一直保存着,因为它在我心中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母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进过一天学堂,经常说自己是睁眼瞎,因此她一定要让我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