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冷酷的天才思想家

冷酷的天才思想家

收录日期:2025-08-08 04:56:08  热度:10℃

在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韩非忧国忧民,曾多次上书韩王请求变法图强,但都不被采用。于是他发奋着书立说,写出了《孤愤》《说难》《五蠹》《内外储》《说林》等几十万字的文章。文中,他比较了各国变法的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韩非在研究着述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历史观,并且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的思想理论经后人编辑整理,辑成《韩非子》一书,流传至今。

在《韩非子》一书中,寓言故事非常丰富,达340多个,风格幽默,语言浅近而意蕴深刻,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众生相的展示,这也是韩非寓言的一大成就。

后来,秦王嬴政读到韩非的文章,非常赞赏。为得到韩非,秦国发兵攻韩,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在秦国,韩非不但向秦王讲解自己的学说,还劝秦国攻打赵国保存韩国。这一观点为秦国李斯、姚贾等人陷害韩非提供了口实,使得很敬重韩非的秦王也产生了疑心,于是,将其下狱。不久,韩非被毒死狱中。

当今之世,学非所用已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当年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却搞了行政,这算正常;学的法律,搞了新闻,学的金融,搞了教育,这也算正常。然而如果学的是悲天悯人的医术,却做了剁肉剔骨的屠夫,这就有点让人吃惊了!

科幻片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某极端主义的天才科学家创造了一个力量强大的机器人,要以此来统治世界,屠杀人类。结果,自己反而被机器人杀死了。机器人说:“您要清楚,机器人是绝对服从创造者的命令的。所以,我首先要杀死您……”于是科学家惊慌失措地大喊着,被这个冷冰冰的机器毁灭了……好了,你应该已经明白,这两个故事,说的都是韩非子。韩非子擅用比喻和寓言,本文就以他的笔法开头,以示怀念。

他本是儒家学派顶级大师荀子的高徒,最后却成了冷酷残忍的法家;他强调尔虞我诈、利益至上的“法、术、势”,最后却惨死在欣赏并贯彻自己理论但妒忌自己才能的同班同学李斯手上。这个实用性影响了中国所有时代的大思想家,这个逻辑性超越了同时代所有高手的大散文家,这个下笔万言的口吃者,这个命运多舛的贵公子,像一颗曾经发出耀眼光芒的彗星,迅速地陨落和消失。但那无可匹敌的光,却一次次地使人们惊叹,感叹,嗟叹……韩非子的光,是冷光。

猜你喜欢

  • 做一件美丽的事

    有5年了,房金妹一直在致力于一件事,一件为残疾人子女学习的事。要说做这件事,对一个普通的正常人来说也许只需要毅力,可对房金妹呢,却远不止这一些。房金妹躺在床上16年了,对于胸以下的部位,她没有感觉,若是没有人帮助,她自己动弹不了。早先,我们

  • 最后的一锤

    有一次我去沂蒙山区,在一个小山村的村头见到一个专打铜锣的铺子。工匠师傅已经近七十岁了,还每天坚持掌锤。他的两个儿子虽然已干了十几年,但每到锣心的时候,他们就停止了,这个时候,他们把锤子交给父亲,由父亲完成最后的一锤。我不明就里,问老者。老者

  • 人生不能一味匆匆赶路

    上帝交给麦克一个任务,叫他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麦克又是催促又是吓唬又是责备,可蜗牛只是用抱歉的目光看着他,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全力了!”麦克又气又急,对蜗牛又拉又扯又踢,蜗牛受了伤,爬得越发慢了。麦克真想丢下

  • 训练自己,训练灵魂

    著名的LEG公司为商界精英提供了为期三天的灵魂训练”课程,收费3000美元。第一天,他们给每一个学员发一张问卷,要他们认真思索后回答下列五个问题:1、假如你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准备对儿孙说出你一生中懂得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它们是什

  • 由南瓜的成长想到人生

    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地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大约500磅的压力。最后当研究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

  • 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户人家,立刻兴奋地奔上前去。 "我家又不是旅店!"屋主听到他所提出借宿一晚

  • 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

    几个人在岸边垂钓,旁边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只见一名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三尺长,落在岸上后,仍腾跳不止。可是钓者却用脚踩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海里。 周围围观的人响起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

  • 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从读小学起,我就一直很努力地学习,可成绩总是平平。有一段时间,我曾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后来,父亲带我去公园,指着园内的两排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一排是白杨,一排是银杏,与高大的白杨相比,银杏显得十分矮小。父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