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第二种失败

第二种失败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0:35  热度:11℃

第九次冲锋被击溃的时候,他悲愤得像一头因重创而恐怖因恐怖而咆哮的困兽,禁不住仰天嚎叫了一声。歇斯底里,撕心裂肺,荡出了不祥的回声。回声在紧张欲爆的空气中扩张、蔓延,瞬间越过山峰,传得很远,很远。

战争今天在这里登陆。这个可憎可恶的消息正是由他发布的。

他奉命要在天黑前拿下山头,时间紧迫啊,任务紧迫啊。他在八点钟组织了第一次冲锋,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一次又一次冲上去,一次又一次被打下来,像西西弗斯。

山坡下,士兵们又一次在整队集合。他要组织第十次冲锋。

队伍终于横出来了。他立在队伍面前,一种悲壮的感觉在心底油然而生。站在他面前的,不是那支他熟识的、雄赳赳气昂昂的队伍,而是四十几个衣衫不整的伤兵和哀兵。他们咄咄逼人的神情,像锐气,又像寒气。可是他似乎只能把它当做寒气了。

同志们他觉得自己的声音也是很陌生的,又哑又黏,像喉咙里堵满了稠血,敌人还在山上,我们还冲不冲锋?

冲!

冲!!

冲!!!

他觉得听到了四百个人的喊声。是最后一举啦!他想。

第十次冲锋开始了。士兵们猫着腰,吼叫着,全然不顾四伏的杀机,疯狂地直往山顶扑去。裸露的山坡上,顿时如同长出了一片蠕动的树林。

他冲在队伍的前面,时而匍匐,时而跃进,那挥舞手枪的样子,就像在指挥千军万马。可士兵们却一个个在和他告别,他们再也看不见他挥动的手,听不见他的召唤,他的指挥。他们趴在山坡上,一动不动,很安静的样子,温煦的阳光正在为他们做最后一次沐浴。

突然,他一下子跪倒在距离堑壕十几米远的山坡上,热乎乎的血瞬间从几个黑暗的窟窿里奔涌不息。子弹钻进他大腿了!

他想,可不要让我站不起来呀。他挣扎着想站起来,可大腿像被山压着。

我冲不上去了!

他悲愤地吼叫着。马上,他看见几个战士飞快地越过了他,这叫他振奋,他拉开嗓门大喊:冲!给我冲!往上冲!

不一会儿,所有没有仆倒的战士都越过他,冲到了堑壕外沿。他们跪倒在地,虎视眈眈,似乎在伺机做最后一次跨越。

他急了。烧红的铁冷不起,冲锋就是铁匠打铁,需要一锤敲到底!他大叫:上去!冲上去!

终于,一个熟识的身影突然领先跃进了堑壕。很快,第二个也跟着上去了。三,四,五七九,他激动了,又一次挣扎着想站起来。可两条腿简直像被灼热的焦土熔化了,他站不起来!

难道我就这样趴着等着来人把我抬下去,或者拖上去?他想。

不,我不想作为一个伤兵被人抬回去,也不能做俘虏,被他们拖上去。他自言自语道,我要爬上去,我没死,我应该爬上去,爬上去决一死战。

这个念头使他发冷的心再度热烈起来,勇气在战栗中滋生,他又一次感到了血的涌动和心绪的骚动。

他一拱一拱地爬起来,夕阳的光辉照耀着他,像照耀着一块熠熠发光的金属。每一次拱动,他都感到生命在一点点消失,感到黑洞洞的地狱正在一步步逼近。

他的双腿已如一截枯木,流干了血,爆开了皮。然而,他没有一点松懈,他的双手像两把铁铲,要将山坡铲为平地;他丑陋的身躯如同一条断尾的蚯蚓,只是不息地、顽强不屈地蠕动在焦土和血泥之中,直逼山顶,直逼那面狰狞的旗帜。一人前进,如万马奔腾,千军齐发,势不可当。他像一头暴怒的、歇斯底里的狮子!

于是,他开始下达此生的最后一道命令:开枪!

枪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他感觉到脑浆随着子弹飞进了脑门,同时他模模糊糊地想,枪声也许会传得很远,很远。

一个小时后,增援部队赶到,不费一枪一弹便冲上山顶。他们发现阵地上除了遍地的尸首之外,唯一的活物是一名奄奄一息的伤兵,他双手紧紧抱着旗杆,连松手的力气都没了。

原来山头是空的!

这一点,他不知道呢。

猜你喜欢

  • 雪地猎狍

    北大荒野生动物中,野雉多,狍子也多。所以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雉飞到饭锅里”的夸张说法。狍天生是那种反应不够灵敏的动物,故人们叫它们“傻狍子”。人觉得别人傻,在当地也这么说:“瞧他吧,傻狍子似的。”狍的确傻。再傻,它见了人还能不跑吗?当然也

  • 母羊兹拉特

    一年一度的掌灯节就要到了,可是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北面,天气仍是那么暖和,红日高照,草芽儿都钻出地面来了。以缝毛皮为生的爹,因为生意清淡,手头十分拮据。每逢掌灯节,通常家里总得买几支万不可少的蜡烛,去店里多少买点土豆和烙薄饼的油和一点送给孩子的

  • 人蟒恩仇记

    在印度南部的崇山峻岭间,生活着各种野禽野兽。住在山脚下的猎人巴巴尼,四十刚出头儿,身体结实,是个四口之家的主人。他靠打猎为生已20年,对这座大山上的弯道曲径、溪沟洞穴,都了如指掌,因此人家都称他为“土地”。误入蟒穴一个春天的早晨,他照常上山

  • 草原上的人狼大战

    1971年10月,我成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37团6连畜牧排的一名战士。我们的战斗任务就是放牧,管理着一千多只羊和几十匹马。连队地处锡林郭勒盟北部,靠近边境,生活相当艰苦,但我们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干劲冲天。我们很快遭到报应。一天凌晨两点

  • 殊死较量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无人的边缘,有一位刚强、友善的维吾尔族老人。他年轻力壮时,以长途运输为生。白天,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是他的运输工具;夜晚,骆驼卧成一个圈儿,他就睡在骆驼圈儿内。有一年,他养的牧羊犬生了一只独崽儿,按当地习俗,狗生独崽儿是一

  • 永不放弃

    辽阔的青藏高原上。一群藏羚羊在拼命地奔跑。它们不是在躲避猛兽的追击,而是逃避科学家的围猎。因为在那群藏羚羊当中,有一个16岁的男孩,科学家们叫他羚孩儿。这个孩子是在16年前,被一对年轻夫妇遗弃在青藏高原上的。因为他先天残疾,一条腿肌肉萎缩。

  • 我那些可爱的朋友们

    几天前我在做自己的照片集的时候,发现了一张照片,是我家的老母猫和公猫彼得的全家福。照片上,母猫和它刚生下来的四只小猫蜷着睡在垫着布的窝里,彼得在一旁守护着,而小猫们都蜷在母猫的身下吃奶。照片上,彼得的眼睛一只是红色的,一只是黄色的,而母猫的

  • 少女和海龟

    南非布列兹海岸有个叫帕比特的小渔村。十五岁的少女克莉娅和父亲亨吉相依为命,捕鱼为生。一天,克莉娅随父亲捕鱼回来,在沙滩上见到一只身受重伤的大海龟,样子十分可怜。克莉娅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恳求父亲为大海龟治伤。这时,海龟眼巴巴地望着克莉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