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周文王访贤

周文王访贤

收录日期:2025-08-08 03:21:19  热度:9℃

很久以前,周文王出外访贤,途经到一所村庄,觉得肚子饥饿,口中发渴,实在难忍,就坐在大树下休息。

正巧,一位农妇,手提一瓦罐稀面糊糊,从这里路过。文王连忙问农妇道:“大嫂手提稀饭,去哪里呀?”农妇告诉文王:“丈夫在田间劳动,时已过午,去给他送饭充饥解渴。”

文王又饥又渴,见了瓦罐里的稀面糊糊,肚子“咕咕”叫得更厉害了,嘴里不觉流了馋涎。他请求农妇,让些给他充饥解渴。农妇把手里的瓦罐递给他。文王饥不择食,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顿时精神爽快,口中余味无穷,觉得比皇宫里的山珍海味还要香甜可口。

他谢了农妇,问道:“大嫂,这稀面糊糊是什么粮食做的?这么好吃。”

农妇告诉他:“春荒三月,青黄不接,只有芒麦成熟得早,用它救急,搭救性命。”文王点点头称赞芒麦的功劳最大,说它在所有的麦子中,应该占首位,以后就改名大麦。

正在田间劳动的丈夫,见日头偏西,妻子还不送饭来,就丢下手中的农活,回家吃饭。走到半路上,老远看见妻子与一个过路客人说话,随后妻子又从客人手中接过瓦罐,转身回去了。丈夫便以为妻子行为不端正,气得火冒三丈,追赶上去,抓住就打。

文王看在眼里,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想上前去辩白几句,又不知从向说起。丈夫发完脾气,到田间去了,农妇回家重新为丈夫做饭。这时,文王尾随上农妇,抱歉地说:“是我不该吃了你丈夫的饭食,害你遭了打骂。”

这农妇很会说话,她说:“客人莫见怪,我丈夫不是小气人,他怪我有失礼貌,没有把客人请到家里去招待,才打了我的。”

听了农妇的话,文王思忖道:“我专程四下里访问贤德人,眼前的农妇和她丈夫不就很贤德吗?”文王便解下一根玉带,递给农妇说:“大嫂今后若遇急难,就拿上这根带子到京城去找大王,他会帮你解危的。”说完扬长去了。

文王回到京城,想起路途吃的大麦面糊,很香甜。就吩咐御厨师做给他吃。他吃了几口,觉得味道又苦又涩,淡而无味,远远不及路途上那农妇做的好吃。

一连三年过去了。那位农妇的家乡遭了天灾,实在无法谋生度日,才想起吃大麦面糊的客人留下的一根玉带来。夫妻便带上它,沿途讨米要饭,去京城找大王。

到了京城,文王召见了他们夫妇,安置在皇宫住下,并当着满朝文武官员封夫妻俩为“贤德人”。

一日,文王又想起那顿大麦稀面糊糊来,传旨农妇为他做。农妇做了大麦稀面糊,端给文王。文王尝了几口,很不好吃。问农妇是什么原因?农妇告诉文王说:“饥时糠也甜,饱时肉也嫌。”文王听后拍案称好,说:“贤德人使我明白了一个重要道理:饱时不忘饥时苦,富贵常记贫贱寒。”

周文王不仅仅只听取这夫妻俩的忠言,他还广招天下贤德人,并且重用他们。文王把这种美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从而使周朝江山稳坐八百年。

猜你喜欢

  • 换一些时间

    去年,为了买房,家里借贷了几十万元。每月千余元的“月供”让我们这个工薪阶层家庭的财政显得捉襟见肘。看到妻子在菜市场为了5毛钱与小贩进行着艰苦卓绝的讨价还价,看到女儿望着别的孩子身上漂亮的童装露出羡慕的眼神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次,偶尔在

  • 满世界旅行的母爱

    春节回家的时候,为了给家人一个惊喜,只说了个大概的时间。可当我满心喜悦地提前3个小时回家的时候,我看见母亲早已站在家的路口,身上落满雪花。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苦日子都没有击倒母亲,可是现在,轻轻的雪花,却轻易地将母亲的脊背压弯。我一边替母

  • 我是你的冤家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畏惧父亲,同时对他也很腹诽。这怕似乎没来由,怨却有因。而今想来,大约是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理阴影吧。母亲生我时,父亲才二十出头。或许他还没有做好为人父的心理准备,猝不及防,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如条尾巴追随左右,张口要吃,伸手索

  • 和父亲坐一条板凳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印象里,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也是父亲第一次喊我坐到他的身边,与他坐同一条板凳。家里没有椅子,只有板凳,长条板凳,还有几张小板凳。小板凳是母

  • 背债后的幸福转机

    买房前,我跟婆婆格格不入:我手“大”,她手“小”;我爱花钱,她爱攒钱;我看中的衣服刷刷卡能一款来不同色的两件,而婆婆看中衣服,左转右转就是不舍得买……我最恨婆婆吃苹果,一个苹果切4瓣,家里4个人一人一瓣——这个时候,我通常选择逃,出去买一兜

  • 父母的心思

    一直想给父母家装台空调,可每次父母都说乡下比城里凉快,他们早习惯了。当父亲指着健康杂志说,出汗可以排毒,多出汗有益健康,我便不再坚持,并渐渐忘了这件事。去年夏天,母亲因患高血压特别怕热,我回家照顾母亲的两天里,每每见她大汗淋漓,遂又动了装空

  • 住得离父母近点

    开始没房子,和父母挤,4个大人,一个孩子,磕磕碰碰。好容易攒了首期,房贷一个小两室,离父母却很远,一个东城,一个西城,以为清净了,麻烦却来了。孩子上学前班,接接送送不说,中午还没地方吃饭。父母埋怨,当初买房子,让你们离我们近些,偏不,这么远

  • 我妈的故事

    我妈是那个有五个孩子的家庭中,女儿里最小的一个,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她是个特例。从小脾气差劲,动不动就哭,外公外婆都拿这个闺女没什么办法。老人们后来给我讲过我爸妈初次相识的故事:高中毕业,我妈接了外婆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