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耐力才是金

耐力才是金

收录日期:2025-08-08 02:46:05  热度:9℃


斯特曾在印度生活过,他回来对朋友说了这样一件事:

从前,在印度,有些穷苦的人为了挣点钱,不得不冒险去猎蟒。

那是一种巨大的蟒,一种以潮湿的岩洞为居穴的蟒,背部有黄色的斑纹,腹部白色,喜吞尸体,尤喜吞人的尸体。于是它被某些部族的印度人视为神明,认定它们是被更高级的神明派遣来承担着消化尸体的使命的。因此人死后往往抬到有蟒占据的岩洞口去,祈祷尽快被蟒吞掉。为使蟒吞起来更容易,要在尸体上涂满油膏。油膏散发出特别的香味,蟒一闻到,就爬出洞了……

为生活所迫的穷苦人,企图猎到这种巨大的蟒,就佯装成一具尸体,并往自己身上涂遍油膏,潜往蟒的洞穴,直挺挺地躺在洞口。

蟒就在洞中从人的双脚开始吞,人渐渐被吞入,蟒的躯体也就渐渐从洞中伸出来。如果不懂得这一点,让头朝向洞口,那么顷刻便没命了,猎蟒的企图也就成了痴心妄想了……

有一个13岁的孩子。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患了重病,奄奄一息,他们无钱医治。只要有钱医治,医生保证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其实钱也不多,那少年便萌生了猎蟒的念头。他明白,只要能猎得一条蟒,卖了蟒皮,父亲就不会眼睁睁地死去了……

某天夜里,他就真的用行动去实现他的念头了。他在有蟒出没的山下脱光衣服,往自己身上涂遍了油膏。他涂得非常仔细,连一个脚趾都没忽略掉。一个少年如果一心要干成一件非干成不可的大事,其认真态度往往超过了大人们。

那少年手握一柄锋利的尖刀,趁夜黑仰卧在蟒的洞穴口。天亮之时,因为蟒发现了他,就从他并拢的双脚开始吞他。他屏住呼吸。不管蟒吞得快还是吞得慢,猎蟒者都必须屏住呼吸。蟒那时是极其敏感的,只要人有稍微明显的呼吸,蟒都会察觉到。通常它吞一个涂了油膏的大人,需要20分钟。

猎蟒者在蟒将自己吞了一半的时候,也就是吞到腰际时,便猝不及防地坐起来,以瞬间的神速,一手掀起蟒的上腭,另一手将刀用全力横向一削,于是蟒的半个头,连同双眼,就被削了下来。自家的生死,完全取决于那一瞬间的速度和力度。蟒突然间受到剧烈疼痛的强刺激,便会将已经吞下去的半截人体一下子吐出来。人就地一滚躲开,蟒失去了上腭与双眼,就想咬也咬不成;想缠又看不见,愤怒到极点,用身躯盲目地抽打岩石,最终力竭而亡。

但是如果速度达到而力度稍欠,未能将蟒的上半个头削下,蟒眼仍能看到,那么它就会带着受骗上当的大愤怒,蹿过去将人缠住,直到将人缠死,与人同归于尽……

结果不幸就发生在那少年的身体快被吞进了一半之际,有一只小蚂蚁钻入了少年的鼻孔。少年打了个喷嚏,结果可想而知……

【人生点击】

在人生的旅途上,成功与如愿的取得,没有什么比耐力更重要的了。能忍耐方可奏奇功。

猜你喜欢

  • 起死回生的故事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人,本名秦越人。据传他少时曾从长桑君学医,擅长诊脉,能够洞察内腑五脏的症结,医术极为高明。 一次扁鹊到了虢国,听说虢国太子暴亡不足半日,还没有装殓。于是他赶到宫门告诉中庶子,称自己能够让太子复活。中庶子认为他所说是无

  • 骑虎难下的故事

    《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唐人讳“虎”为兽。) 晋成帝司马衍时,叛将苏峻和祖约率军攻入都城,挟持晋成帝,专擅朝政。江州刺史温峤组织了以征西将军陶侃为盟主的联军征讨叛军。由于叛军势大,而联军将少粮缺,

  • 曲高和寡的故事

    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才能很高,但是他写的文章太深奥,许多人都看不懂。有些人因此不满,背后说他为人孤傲。楚王听到,就把他找来问道:“人们经常在后面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不是你的行为哪里不端正,要好好检讨一下!”宋玉非常聪明,而且能言善辨,回

  • 如鱼得水的故事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妥之曰:“孤之有孔 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释义 就如鱼儿得到了水一样,比喻得到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 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故事 诸葛

  • 人心如面的故事

    出处: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产曰:人心之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释义: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人的心思像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故事: 春秋时,郑国的大夫子皮打算让尹何担任自己封地上的主管,尹何是子皮家

  • 如火如荼的故事

    出处徐谓《路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

  • 人言可畏的故事

    出处: 《诗·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释义: 言”语言。指流言蜚语。畏”怕。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名叫仲子的男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

  • 人杰地灵的故事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释义: 杰”,指有杰出才能的人。灵”特别美好的意思。这则成语表示杰出人物在那里出生或他曾到过那里,所以那里就成了名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