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宰相刘墉胡子上爬虱子 不杀虱子为何与乾隆

宰相刘墉胡子上爬虱子 不杀虱子为何与乾隆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8:58  热度:10℃

什么是(亏)什么是明(平),什么是奸什么是忠,嬉笑怒骂路不平背弯人不躬。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

这是《宰相刘罗锅》主题曲的歌词,用来形容刘墉还是比较贴切的。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出身相门。刘罗锅是他的一个外号,历史上刘墉到底是不是驼背并不能明确肯定。

在正统的史料中无据可考,但是在杂文笔记中可以找到些许踪迹。

据说当时参加科举考试,殿试前十名的卷子都被递到乾隆面前。摆在最上面的,赫然就是刘墉的试卷。但是当时乾隆想要提拔一位平民,刘墉出身相门不符合,所以最后与状元失之交臂。

刘墉个子很高,常年读书学习,考中之后又处理各式各样的工作,因此稍稍有些驼背,所以有了刘罗锅的说法。嘉庆帝时期,经常称呼刘墉为刘驼子,也算是一个侧面证据。

很多人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关系,将纪晓岚定位很高,但这其中有误会。真正历史上与和珅等奸臣斗智斗勇的是刘墉,而非纪晓岚。能力出众而为人正直的刘墉,却并不是书呆子,相反还特别会做人。

据说有一次乾隆召见刘墉,刘墉穿戴整齐的就入了宫。当时的人,大多数都喜欢留胡子。有可能是觉得留了胡子更有威严,也许是受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思想的影响,刘墉自然也不例外。

长胡须很普遍,但是这一次刘墉去见乾隆却因为这闹出了个笑话。乾隆召见刘墉,自然是有要事相商。话说到一半,就看见一只虱子顺着刘墉的衣领爬上去,一只爬到刘墉的胡须边上,然后就不动了。

乾隆看见之后,笑了笑但是什么都没有说。刘墉不知道乾隆在笑什么,当然也不可能多嘴询问。

等到事情完了之后,刘墉回道家中。刚一回家,仆人就看见了趴在刘墉胡须上的虱子。这怎么也不是件体面的事,于是就询问刘墉是否要把虱子捉走。

刘墉听了仆人的话,这才知道方才乾隆为何会笑。他想了一会儿,摇头说道:这虱子一直待在我的胡须上,方才皇上已经看过了。这虱子是有福分的,千万捉不得,顺其自然便好。

别人都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到了刘墉这儿就成了宰相虱子杀不得了。

猜你喜欢

  • 兄弟分水果

    何老的两个儿子何强、何丰多年前闹了矛盾,势同水火,互不相让。因此,何老临死前,坚持不肯让他们来。他嘱托律师帮自己办了后事,并交代了遗产的分配。一周后,何强、何丰匆匆赶来,一见面,又吵得面红耳赤。律师赶紧提议立刻分割遗产。何老多年炒股,挣了不

  • 戏神的来历

    戏台上常用的道具--木头娃娃,老艺人都叫它"戏神"。"戏神"的身价比哪个都高:放在衣箱里,脸要朝下;放在案板上,脸要朝上,还要盖块布,哪个也不能乱动它。据讲,戏神是唐明皇的儿子。唐明皇不光自己好客串唱戏,老婆也是个戏迷。有一回,唐明皇夫妻俩

  • 望儿山传说新编

    营口有座名山——望儿山,台湾某海岸有座名崖——望母崖。望儿山与望母崖之间有着一段令人肝肠寸断的传说故事。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朝廷有一位殿阁大学士,名叫轩辕林秀。此人正直刚毅,敢于藐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直言敢谏。他特别敬仰明朝的着名清官——

  • 神偷马栓

    马栓是个孤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十二岁那年,村子里闹饥荒,马栓饥饿地走在大街上,一个扛着大刀的人给了他一个馒头,让马栓跟他走。马栓喜欢吃馒头,所以没犹豫,就跟在那人的后面,离开了村子。后来,马栓才知道,原来,这个扛着大刀的人是个江洋大盗。那

  • 金刚炭

    明朝的时候,青州有个铁帽子山,铁帽子山有个金刚岭,金刚岭遍生铁核桃树。用铁核桃树干烧制的金刚炭,因为火力刚猛,是青州城军械营中锻造兵器不可缺少的燃料。可是烧制金刚炭的技术很复杂,只有本地最大的炭窑窑主缪镇掌握了烧制秘诀。这天一大早,缪镇让管

  • 蝴蝶脸

    三国时候的张飞是员猛将,因此,他的脸谱是"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勾花三块瓦,整个面孔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黑蝴蝶,始终是笑嘻嘻的。据说张飞是河北涿县一个卖肉的,他自己养猪,自己杀猪,自己卖肉。过去,北方人养猪不像南方,猪不是养在圈里,而是养在高

  • 周七猴子计劝侄女

    一天,周七猴子的侄女翠花,哭哭啼啼地来找他,说:"七叔,你快给俺想个办法吧,俺那个老不死的婆婆,吃饱了没事干,不是说俺这干不好,就嫌俺那不会干,还说俺好吃懒做。俺可受不了啦!"周七心中有数,他这个侄女,在娘家是庙门旗杆--独一根。自幼娇生惯

  • 曹操深藏笑刀脸

    曹操的脸谱是长眉细眼奸白脸,鼻子旁边还各有三把小刀。这个人奸诈得很,心眼小,肚肠子窄,皮笑肉不笑,杀人不见血。有人称他是满面春风笑里刀,一点也不假。有一次,曹操大宴群臣,叫当时的一个名士祢衡击鼓助兴,祢衡对曹操恨透了,当着众大臣的面,光着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