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被后人拜为“河神”的清代名臣

被后人拜为“河神”的清代名臣

收录日期:2025-08-07 16:21:16  热度:8℃

清代道光年间,曾出过一位功勋卓著的治河大臣,泽被千秋的他去世后不仅万民哀悼,连道光皇帝和林则徐都为他亲自写了祭文,老百姓们为他修建了祠庙,拜他为“河神”,每逢水患,便去祭祀。

获此殊荣的这位人杰,就是清代名臣栗毓美。

栗毓美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治理黄河。清道光年间,黄河流经河南境内泛滥成灾,引起朝廷重视。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就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治理黄河事宜。

其时,黄河下游河道两岸均有不少滩地,尤其河南河段,河宽滩广,每遇伏秋大汛,洪水漫滩,将滩面冲成许多串沟,首尾与大河相通,往往分溜成河,冲刷大堤,造成决口之患。

栗毓美到任伊始,经过调查研究,对整治滩面串沟隐患,十分重视。他曾经多次专程乘小船考察了大河南北两岸,每次行程四十多里,发现北岸串沟积水很深,串由沟尾部已与大河连结起来,并且与沁河、武陟、荣泽诸滩的积水汇合一起,注倾堤下。堤下又没有任何防护工程,石堤南北全是水,也不能取土筑坝。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抛砖筑坝”,才能减缓水势。于是,栗毓美从老百姓那里买了一批砖块,组织群众向河里抛砖,采取应急措施,建成数十个“砖坝”。“砖坝”筑成以后,恰逢风雨大作,此时凡是支流小河,大都决口数十丈,而大堤却安然无事。从此以后,人们才认识抛砖筑坝的巨大作用。

栗毓美试用砖坝成功后,曾向皇帝上书请求推广,但遭到一些在朝的官员反对,认为抛砖不如修埽,购砖不如购料。粟毓美一再上书力争,认为每年黄河两岸,多用石料护埽,但石料采运困难,价格高昂,计一方石可购两方砖。同时碎石虚方大,砖料虚方小,一方砖可当两方石用。而秸料埽,抗洪能力不强,年久易于腐烂。建议用备防石料、秸料的经费沿堤多置砖窑,烧制大砖,以备工用。到道光十九年,皇帝才批准制砖修堤的建议,进行推广。河工用的大砖为椭圆形,每块重20斤左右,中有圆孔,可以用绳穿系易于抛修,并可用以砌筑坝体。这是黄河上御水工程的一次革新。直到1949年,黄河在开封还设有砖料厂,专门烧制河砖,以补石料之不足。

栗毓美心中有一张治水图,河道之曲直高低,河水之宽窄深浅,流速之快慢,他都了如指掌。每逢风雨即将到来,他立即到达险地。一旦水患发生,他又能亲自指挥抢险,将水患降服。因此,很受当地人民爱戴。在他任职五年期间,河东一带地区很少发生水灾。

栗毓美于道光二十年病逝任内,任河督虽仅五年,治绩卓著。栗毓美一生勤奋,事必躬亲,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深得皇帝的厚爱和群众的尊敬。后积劳成疾,死于任上,当他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沿途群众挥泪相送,千里不绝。许多官吏“亦皆闻之流涕”。他去世后,甚获殊荣。皇帝追封为太子太保,赐“恭勤”,道光皇帝还作了祭文和碑文,并赐祭葬。这便是现存浑源县城内由皇家敕建的栗毓美墓。这座全部用巨型汉白玉构件雕刻的规模可观的陵墓,成为流传后世的珍贵文物。著名爱国大臣林则徐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如今,两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

死后道光皇帝向近臣说:“栗毓美办事实心,连年节省帑金数十万,一旦病故,诚为可惜。”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河南的一些地方为他修建了祠庙,拜他为“河神”,称为“栗大王”。

栗毓美著有《栗恭勤公砖坝成案》一书传世。

猜你喜欢

  • 乔丹:鞋子里的盐

    乔丹很喜欢打篮球。每个星期六,他跟着哥哥赖瑞和罗尼去公园,希望能跟他们一起打球。如果另一个常和他们一起打球的男孩没来,他们就会让乔丹上场。可是,有个叫马克的男孩总是找乔丹麻烦,而且马克在他们之中个子最高。“怎么啦,小乔丹,太矮了吧?”马克在

  • 把好位置留给别人

    2011年10月17日,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大学知名教授帕瑞克·摩尔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生们讲授人际关系学。开讲之前,摩尔教授先说了一个小故事——我上大学时,有一次坐公交车去学校。刚上车时,我发现车上乘客并不多,所以我抢了一个靠近过道的好位置坐

  • 水滴和石头

    窗下地面的冰还很硬,但和煦的阳光照一会儿,挂在屋檐的冰锥便滴下水来。每一滴水在临死时发出“我!我!我!”的声音,它的生命只有一刹那的工夫。“我!”这是痛感无能为力而发出的悲声。但是眼看着地面的冰被水滴出了一个小坑;冰在融化,一直到化净了,屋

  • 厨房里的约会

    谁也没有料到,第一次约会,竟然在厨房里。大学毕业的时候,雪青非要嫁给张然。令人奇怪的是,父母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嫌弃张然是农村户口,来自小县城,吃饭穿衣都带着咸菜的味道,父母只是跟雪青讲,你不是和他一个人结婚,你想拥有他,注定要接受他的全家人

  • 化境

    王阳明的《传习录》中讲:“读书须入化境。”这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人与书渐入“化境”,二者融为一体,也是我们对精神境界成熟、自由和洒脱的期盼。读书真的会发生奇迹:能体验“另一种生活”,可获得“别样的经验”,因此有了“第二生命”。推而广之,人生的

  • 不为闲名所累

    洞山禅师即将圆寂之时,众僧赶来探望。禅师得知情况后笑着对满院的僧众发问:“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院里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正在这时,一个几日前才上山的小沙弥走到禅师面前

  • 简单的成功

    沃伦·巴菲特,当今世界第二个富有的人,最近给一家慈善机构捐赠了310亿美元。在美国CNBC电视台对他采访时,巴菲特先生谈及了他的生活并透露了他成功的秘密。这里有一些令人震惊的事实:他仍旧住在奥马哈市区一座只有三间小卧室的旧房子里面,那是他在

  • 眼睛都亮了

    我在外面碰到了很不靠谱的合作方,被临时爽约,晚上12点一个人拖着行李赶去机场。夜深人静,大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我在冷风中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F君打电话来,我气冲冲地说:“我不干了,我要辞职!”他什么也没说,帮我定了机票让我先回家。我在飞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