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突围蚂蝗谷

突围蚂蝗谷

收录日期:2025-08-08 00:54:43  热度:10℃

1943年春,日军将驻守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击败,日军一路追击,趁势进入滇西。

在撤退过程中,中国远征军的一个连被日军打散,与主力失去了联系。置身于茫茫丛林,战士们又累又饿,还时不时遇上毒蛇野兽,人数越来越少,士气愈加低迷了。

“穿过前面那条山谷就能回国了。”连长高明义扯着嗓子说道。

战士们听说马上就能回家,个个兴奋不已,伤员们此时也顾不得伤痛,重新振奋了精神。

刚进入山谷不久,队伍中便传来阵阵惨叫。

“蚂蝗,是山蚂蝗!”官兵们大声呼喊起来。

“小声点,别把鬼子引来了。”高明义呵斥着躁动的部下。

原来他们走进了方圆五里的蚂蝗谷,平时那些山蚂蝗都潜伏在树叶下,只要有人或动物经过,他们便会感应到猎物的到来。如今这支队伍中的伤员因为伤口溢血,血腥味引来了更多的山蚂蝗,那些蚂蝗多得像蚂蚁,个个站立着向人群这边移动。有些蚂蝗已经钻进伤员的伤口中,一些没有受伤的战士也被蚂蝗攻击。看着越聚越多的蚂蝗,高明义咬咬牙,无奈的说了句:“回撤,往回撤!”

还好进入蚂蝗谷才几十米,这支六十多人的小队伍迅速沿着原路往回退了大概四五里。退着退着,突然就有人倒下了。

“不好了连长,那些蚂蝗通过伤口钻进伤兵的血管里去了。”护士张兰匆匆忙忙向高明义报告。

随行的王军医早在半个月前就牺牲了,唯一的护士张兰对于看病治病是一窍不通。那些伤员们因为蚂蝗钻血管,本就苍白的脸色此时却变成乌黑色,有两个伤员被上百条有毒的蚂蝗叮咬,已经牺牲了。

看着呻吟的伤兵们,高明义红着眼睛却迟迟想不出办法来,就在高明义紧握拳头捶打自己脑袋的时候,忽听得近处一阵枪响。

“不好,鬼子来了。”高明义拔出手枪小声说道,“宋排长,带着你的人跟我来。如果二十分钟后不见我们回来,其他人就赶紧绕道转移。”

说完,高明义就带着宋排长等十多人循着枪声去了。

高明义看到几个国军官兵正在被日军追赶。

“何连长,是何连长他们。”高明义拿着手枪背靠大树说道,“你数数日军大概多少人。”

“……十、十一、十二个,差不多一个班的兵力。”

“好,人不多,你带几个人抄到鬼子后面去。我从正面援救何连长他们。”

宋排长点头示意,带着七八个人弯着身子绕到日军后面。

几分钟的枪响过后,日军全部被消灭。

“真想不到还能活着见到你啊老高!”何连长高兴的拍着高明义的肩膀说道。

然而高明义却高兴不起来,他想日军的大部队肯定就在不远处,刚才的枪战势必会引来日军的围剿。祖国就在不远处,如果走那条五里左右的蚂蝗谷,只要两三小时就可回国,但如果绕道走,至少三天才能回去,这三天很有可能遭遇日军。就在高明义心里焦虑之时,何连长似乎看出了他的焦虑。

“是不是遇上什么烦心事了?”何连长亲切的询问着。

“哎……”高明义将实情告诉了何连长。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刚好带来个神医。”

听说有神医,高明义立刻就精神了,“你的神医呢?”

“就是他。”说着,何连长便拉来自己手下一位士兵,并且向他说明了情况。

“你果真能治这山蚂蝗?”高明义看着这似乎尚未成年的士兵,心里有些怀疑。

“请长官放心!”年轻人拍着胸脯说道。高明义再次仔细打量着这个自信的小伙子,“好吧,让你试试。”

在一一查看病情之后,年轻士兵面色开始沉重起来。

“治是能治,关键是现在可能没有药啊!”

“什么药?”高明义紧张的问道。

“生理盐水。”年轻人回答。

“你过来一下。”高明义指着护士张兰说,“我问你,生理盐水我们这还有没有?”

“早就没有了,那些用剩下的空瓶倒是还有不少。”

“有盐吗?有盐也行!”年轻人问张兰。

“盐?这个得问老马了,他是炊事员。”

高明义亲自去找来炊事员老马,一问,欣喜的发现还有一二斤。

“有盐就好办了!”年轻士兵立即对高明义说了一通自己的治疗方案,听完年轻人说的这些,高明义不禁皱起眉头,“这行吗?”

“我以自己性命担保!”年轻人再次露出自信的眼神。鉴于此,高明义便按照年轻人说的方案展开行动了。

高明义首先派人去附近的河里舀了几桶水倒入大锅中煮开,然后将一定量的食盐倒入开水中搅拌,等这些盐水冷却后,再用原来剩下的玻璃瓶盛装,这样就做成了生理盐水,虽说这种简单的生理盐水不是用纯净的氯化钠制成,但事到如今,也不管它纯不纯了。

“我命令你们每个人都必须吊一瓶生理盐水。”高明义遵循年轻人的意见向官兵们下了命令。

在高明义下达命令的同时,那位年轻士兵已经开始治疗了。只见他将绷带撕成几十个长条,然后在每个伤兵的脖子上系上一条,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年轻人开始给伤兵们吊盐水了。

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后,所有人的盐水都吊完了。此时的年轻人不知从哪弄来一大盆血,然后用勺子舀一点涂在伤兵的伤口上。只两分钟,伤兵开始抽搐起来,额头上大汗淋漓。

“真恶心,这么多蚂蝗!”张兰捂着嘴巴说道。

“啪——啪——”远处重又传来一阵枪响,并且能隐约听见日军的说话声。

“鬼子的大部队来了,赶快走蚂蝗谷回国!”高明义拔出手枪带头向蚂蝗谷走去,何连长、宋排长、张兰和那个年轻士兵紧跟着高明义,剩下的官兵们虽然害怕走那条路,可是看到连长带头,便也跟了上去。奇怪的是,之前走的蚂蝗谷那条路上竟然时不时地出现一具日军尸体,沿路的草丛上还洒了不少血。更奇怪的是就算有少许蚂蝗爬到身上也不吸血。

当这支小部队刚穿过蚂蝗谷回到国界时,身后的蚂蝗谷立刻传来阵阵惨叫,日军被蚂蝗包围了。由于日军的动静太大,引起了国军边防部队的警觉,在高明义等人的指引下,炮兵向蚂蝗谷发射了数枚炮弹。

抗战胜利后,那位年轻的士兵获得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向世人讲了这个故事,最后他说:“我弄来的那一大盆血其实是之前被我们打死的日本人的血。吊盐水目的是改变身体内血液的浓度,使蚂蝗不喜欢这种味道,然后将鬼子的正常浓度血液涂在伤兵的伤口上,伤兵身体内的蚂蝗便会从伤口蜂涌而出。后来我和高连长他们还将鬼子的血洒到蚂蝗谷小路边的草丛上,这样就能让蚂蝗谷的蚂蝗习惯喝日本人的血,刚好那些洒到草上的血足够蚂蝗们喝的,因此我们走过时,蚂蝗大部分都喝饱了,即使有些没喝饱的蚂蝗爬到身上也没事,我们的血它们不喜欢……”

说着说着,年轻人开始掉下泪来。

一阵静寂过后,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猜你喜欢

  • 小小的心,开出大大的花

    心眼都被脂肪填满了,想心较比干多一窍都難我不喜欢大而无当的问题,偏来了这么一个:“怎么才能成为格局大的人?”我气定神闲反问:“为什么格局大比格局小好?”以小说为例:《战争与和平》气象宏大,纵横捭阖,写了最惨烈的战场,也写了上流社会的衣香鬓影

  • 教授挨打

    刘文典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清华大学从事古籍校勘等研究和教學工作。他恃才傲物、桀骜不驯,平日里架子摆得极大。有一回,他听说北京西山香山寺藏有大量佛经,就想去查阅资料。但寺里规矩严格,非佛门弟子不得借阅,并且翻看时要洗手净案,正襟危坐,用专用的

  • 分你一半炒青菜

    一次,著名作家王安忆到外地出差,到达目的地时刚好是午饭时间,她便走进一家小餐馆点了份炒饭。不一会儿,餐馆里走进一位满脸病容的老妇人,她点了炒青菜和豆腐汤。菜端上来后,老妇人突然求助似的对旁边的中年男子说:“我把青菜分给你一半,好吗?”说这话

  • 与三观不合的人交朋友

    你没药,就不要总是提醒我有病作家艾小羊是个三观很正的人。艾小羊在一家国企做广告策划,有一个同事是那种“用青春换名利”的人,因为她长得漂亮,身材又好,老板特别器重她。可艾小羊对她却嗤之以鼻。后来那个同事接了个大订单,老板指派艾小羊配合她做策划

  • 男人三十五

    男人二十五岁之前,你问他女人的样貌重要,还是身材重要,他答:“样貌重要!身材好不好,我才不在乎。”三十五岁之后,你问他同样的问题,他会答:“身材非常重要。”男人二十五岁之前,认为自己可以凭借个人魅力以外,还需要事业。有事业,才有一切。男人二

  • 为挣脱束缚而努力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受到束缚,就像没有任何动物愿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人有了自觉意识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束缚抗争。从十一二岁开始,青少年一般都会经历几年强烈的反叛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常常不管父母或老师说得对或不对都会和他们对着干。这一

  • 牛马行

    各人做事,方式不一,觀察所得,大伙儿喜欢骑牛找马。牛性驯良,牛背安稳,是易骑动物。可惜,一般来说,走得慢。马胜在快,但难骑。最理想是有牛有马,看心情和环境,替换坐骑。那可真是要快就快、要慢就慢了。自己骑功要好,才能驾驭。千里马必有独特个性,

  • 不要怀疑信念的力量

    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已经不再是犯错而是你的选择参加一个活动,遇到研究国学的中学校友。他对我说:“县城里读书的人少,很多人说他是书呆子。”我说:“这很正常,读书人在不读书的人眼里就是书呆子。问题是,你是想顺从大家的价值观变成一个不读书的人,